半干旱地区滨水绿地景观改造实践

2017-08-02 17:59潘芙蓉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改造方案

潘芙蓉

摘 要:滨水绿地是城镇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已超20%,使得这些地区的滨水绿地改造成为城镇更新的重点。文章以内蒙古多伦县龙泽湖公园为例,研究半干旱地区滨水绿地景观改造的方法和路径,实现龙泽湖公园景观改造与生态修复的双重提升,为我国北部和西部大面积的半干旱地区滨水绿地景观改造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景观改造 滨水绿地 改造方案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c)-0022-02

1 基地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意义

龙泽湖是一座沙漠草原上的人工湖,位于多伦县三河汇流的下游,多伦县政府广场东侧延长线上,面积约为41.33公顷。20世纪末,伴随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确保城市水环境和防洪安全将其改造硬质化,形成多伦现有最大的城市绿地——龙泽湖公园。

昔日的龙泽湖公园,广场过大过空、园路不成环,公共设施破损、休憩功能不足,植物长势不佳、绿地斑秃、土壤碱化现象严重。这一类的问题是中国20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大型公园普遍存在的现象(见图1)。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品质的要求提高,龙泽湖公园引来了重生的机会。2000年开始,当地政府开始重新搭建多伦区域的绿地网络系统,将破碎的绿地斑块连接成为多条生态廊道,相互渗透,龙泽湖公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2012年政府决定对其进行提升改造,还当地市民一个高品质的、舒适的休闲公园。

2 改造思路

针对龙泽湖公园生态环境脆弱、景观风貌破损的问题,该次公园改造设计必须是在充分尊重原有场地条件的基础上,以环境保护和修复为主,对公园布局进行功能完善和景观优化。

设计从营造园林小环境着手,通过塑造微地形,丰富植被层次,完善公园功能配套,梳理交通游线等措施最终打造舒适和多样的活动空间以及可持续性的滨水景观。

3 改造方案

(1)建立緩和的园林小环境。

根据公园地势西高东低,北侧以一座小山为背景的特点。设计中尽可能保留现状地形和植被,在北侧增加地形起伏,强化山环水抱格局模式,同时形成防风沙屏障。在南部沿道路局部抬高地形,设观景平台,与北山呼应。

设计中根据周边地块性质,将园区划分为特色观演区、体育活动区、商业娱乐区和滨水休闲区。

园区西北侧原有一处水上剧场,设计中提升为特色观演区,是公园主入口和主要活动区。原有入口广场是冗长的数十级台阶,设计重点梳理竖向关系,方便疏散,减少安全隐患,设计中顺地势改造为上中下三层。在观演剧场两侧,设计台式绿地,解决场地高差。对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增加绿地进行分割,在硬质岸线上设置亲水木平台,增加活动空间。

湖中原有一座自然淤积形成的不规则形状的小岛,设计对岛的形态进行改造,同时增加东西两个小岛,整体形态与岸线呼应。以自然石块堆筑驳岸,既起到稳固驳岸的作用,又增加了水下物质交换的通道。在岛周边的近水区域栽植具有净化水质作用的耐水湿植物,在岛上主要栽植浆果类植物,为鸟兽提供食物。改造后,人们只可远距离观赏、不可上岛游览,以减少人对动物栖息地的干扰。

(2)完善公园功能配套。

根据当地居民的日常需求和公园周边的用地布局,在保留公园原有格局的基础上,针对湖体南北两岸不同的立地条件,完善公园的功能配套。

公园以北临近居住区,因此将公园北侧设计为体育活动区,改造利用原有的空旷广场,为周边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尺度适宜的活动空间,如篮球场、儿童乐园、太极广场、卵石健身步道等。多伦冬季长而寒冷,设计中尤其考虑布置适合冬季的户外活动场所,从而降低场地的闲置率。结合遮阴乔木设置休憩设施,对破损的公共设施进行修缮和更换。在拆除大面积硬质广场时,保留可重复利用的铺装材料,用于新增园路,降低成本,减少浪费。

公园南侧为滨水休闲区,考虑水中岛的建设目标是为动植物营造良好的生物栖息地,在改造设计过程中以保护为主,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因素的植入,只增设一条连接两岸的滨水栈道和一处隐蔽的观鸟挑台,为原本僵硬的水岸线增添活力。

(3)丰富植被层次。

龙泽湖周边原是一片草原湿地,公园绿地是随河道硬质化之后由建筑垃圾堆填而成,导致地面沉降不均,造成植物根系损伤严重。同时受区域风沙和土壤盐碱化等因素影响,改造前的公园内植被种类单一,种植层次简单,植被长势不佳。考虑植被生长的立地条件,绿地改造在保留现状大树的前提下,采用塌陷处填土和局部更换种植土的方式,为植物生长提供合适的土壤环境,在植物选择方面以当地节水、耐旱、耐盐碱的品种进行恰当的配植。根据不同功能片区,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如:由杨树和油松构成的防护林树阵,由油松、云杉、樟子松构成的常青区,滨湖花带、台式绿地、湿地等,丰富公园景观层次的同时,也为公园提供了阴凉湿润的小气候。

(4)完善公园游览体系。

改造前的公园在交通方面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剧场观众区的安全疏散通道不顺,导致公园消防系统存在很大隐患。公园路网分布不均,出入口数量不足,河道两岸园路不连接,造成公园的可达性和游览性较差。改造设计新梳理内外部交通关系。首先,在三个出入口增加集中停车场,解决公园周边私家车和自行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其次,通过拓宽滨河路和主园路,疏通安全疏散通道的方式建立公园消防体系环路。最后,结合场地条件,在河道最窄处架设跨河木栈道,连接河道两岸,使其与公园绿色游园路、林荫自行车道、滨水步道以及卵石散步道组成完整的公园慢行交通体系,为市民提供多样的游览体验。

4 结语

改造后的龙泽湖公园,减少不透水硬质铺装17 780 m2,增加绿地面积43 300 m2,修复后的滨水绿地成为鱼鸟的天堂,丰富的活动空间受到周边居民的欢迎,2015年公园建成后,迅速成为当地居民的聚集地(见图2)。

公园提升改造的方法为多伦县乃至周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生态修复实践经验,为提高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力保障。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措施加速了多伦县的城市转型,并在带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水浪,沈泉,吴晓华,等.城市旧公园改造与更新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农业科学,2014(1):66-69.

[2] 荣丽华,吕慧芬.基于地域特征的内蒙古多伦诺尔镇城市水系营造策略探讨[J].中国园林,2014(4):45-50.

[3] 冯玉楼.四季龙泽湖春来龙泽早[N].锡林郭勒日报,2008 -12-26(3).

猜你喜欢
改造方案
变电站UPS系统交流输入电源的改造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发射机配套系统改造方案
惠农广播电视发射台机房综合布线改造方案
河南移动IPv6升级改造方案设计与实施
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改造的探讨
浅谈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能源审计研究
自动扶梯节能改造技术及效果分析
空调自动间隔启停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