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教学心得

2017-08-02 23:02王春子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教学

王春子

摘 要:《数据库》教学也已经成为大学、中专学校计算机及很多相关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如何让学生尽快将数据库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相结合,融会贯通所学,并能设计相应的数据库软件,是笔者教学以来一直摸索和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的动力。该文结合中专计算机数据库课堂教学实践,结合当今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数据库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 数据库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c)-0215-02

笔者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师范学校,自工作以来,在中职学校担任计算机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几个年头,刚刚任教就担任《数据库》的教学工作,从最开始的foxbase、foxpro到现在的access讲授过多个数据库的版本,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的经验,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也希望得到同行的经验和指正,共同进步。

随着计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应用领域迅速扩展,数据库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数据库》教学也已经成为大学、中专学校计算机及很多相关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如何让学生尽快的将数据库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相结合,融会贯通所学,并能设计相应的数据库软件,是我教学以来一直摸索和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的动力。

在二十几年教授数据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经历了各届中专学生,了解学生们在数据库的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经过不断的教学总结,得出了一些粗浅的经验如下。

1 合理选择教学软件

笔者在1995年刚刚参加工作时,教授的《数据库》还是foxbase,这款软件还是主要以命令,编程为主。后来又相继讲授过foxpro,虽然引进了面向对象编程,但还是要涉及大量的命令。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软件越来越面向对象,越来越简单,越来越面向操作。学生的状态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枯燥的命令和编程让现在的中专生很难再接受了。而做为office办公自动化组成部分的access,不但界面和office办公自动化的其它常用软件相似度高,而且也易学易用,是目前最新、最流行的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仅仅通过直观的可视化操作即可完成大部分数据库管理工作,也是开发中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首选。基于这些,最近几年的数据库教学教授的软件就选定为《access数据库教学》。事实证明,access这种与office高度集成、操作界面一致的可视化数据库开发系统,学生更容易接受。

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针对当前职业中专学生的现状制定教学内容。当前职业中专的学生可以说基础知识底子薄,学习意志不是很强,有些学生基本的数学表达式都理解不了,如果教学讲得太深,太多,可能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引起厌学情绪。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些不是非常重要,非讲不可的内容,可以适当忽略,如,“SQL数据库语言”这一块,“VBA编程语言进行高级操作控制和复杂的数据操作”这一块就都没有必要过多的给学生介绍。而主要抓住“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和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宏、模块”这些基础知识学明白。对比窗体对象,则需要粗讲报表对象。系统开发的重点是“窗体”,所以教学的重点可以集中在设计窗体所用到的各种控件上。对于数据访问页和宏访问页的重要性相对较低,仅要求学生明了宏的作用和常用的使用方法即可。最后通过“综合实例”把这些基本知识点灵活贯穿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3 理论与任务相结合、深入浅出联系实际举例

针对中专学生的学习特点,每节课理论教学不宜过多,而且尽量在讲授的过程中只要能用演示屏演示操作的内容,都尽量演示出来,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在学习每个知识点的时候都列举相应的案例及习题,在讲解的过程中,也一定要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联系,便于学生接受。例如,在讲到数据库的作用时,可以举学生成绩统计的例子,还有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数据表格,让学生对于“数据”和“数据库表”有相当充分的认识。当讲到表的维护时,就可以针对些表,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如何添加记录、删除记录、修改记录、排列成绩等等,这都属于维护范畴。建立完善一张数据表的最终目的,是使用这张表,“查询”就是按照要求显示相应表记录的操作。如果要更加个性的显示表内容而且能在显示的过程中还能进行更改,那就进一步学习“窗体”的知识。每次讲授完以后,都布置一个相应的实践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们可以互相研究,也可以请教老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知识点得到了巩固。例如,在窗口设计中,讓学生们根据一定的要求,自己来设计符合要求的表窗口,学生在设计完成以后,对于各种控件的应用就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4 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教学是一种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这种教学手段现在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接受和喜爱。它较之于单纯的黑板教学更直观、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能丰满的传递丰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我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是幻灯片,也可以是操作演示的幻灯播放,还可以是视频短片。这样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讲解、演示、实践、指导各种教学环节也丰富了课堂学习。多媒体教学中也可以鼓励学生针对某个知识点自己动手制作短片,或鼓励学生讲解,因为能讲出来的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理解了的东西。

5 多样考核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每节课感觉都有收获,都能认真听课,我设置了多种考核方法,如,每节课的任务完成情况实时跟踪测评,作业完成之后的随机提问考核,以便得知学生作业的真实性和真正掌握情况。期中、期末的卷面考核,以及期末程序设计实验考核等等。如果学生自己能够在课外单独找资料设计小型程序项目,可以免除考试给予鼓励。这样就从多方面、多角度不间断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效好的效果。

6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每个班里都分几部分学生,一些是基础相对好些,学习习惯好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强些的学生;还有一些不爱学习,不爱听课,基础差些的学生;当然也有一些处于中游,不上不下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要求要有所不同,即要让好学生能吃饱,也不要让差生掉队,还要让中等生有提高。所以,每节课,每阶段课程,笔者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布置一些难度不同的任务,这尤其在期末综合实例实训时更能体现,可以在书本之外再找些有些难度的实例,指导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内容,以实现上面分层教学的目的。

7 作业巩固,课外拓展

结合分层教学,在作业的布置上也要有所区分,对于知识接受能力差些的学生,其实大部分学生来说,布置的作业内容一般都是对该次课堂内容的重复训练,如定义、知识点、习题练习等。对于个别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额外布置一些提高的内容,如复杂数据表格的处理,复杂查询的条件设置,窗体的设计以及程序的开发等等,这就要求他们自己要动手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并且老师也要给相应的指导,但通过这几个学生的学习,往往能拉动一部分中间学生的学习热情。

8 学习小组,互动讨论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布置实践等任务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尽量保证每组中学生的学习梯度)进行互动讨论完成实践。尤其在程序项目设计的初期,形成程序设计思路时,更要发挥学生们自己互动讨论,自主想像的主动性,让学生们不要怕出错,大胆设计,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以上是笔者总结的数据库教学中的一些心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方法的转变,对于数据库知识领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仅限于以上内容。所以,在我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我深知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教师在教课过程中不但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还应该拓宽视野、博览群书、扩大交流、博采众长、充分的利用网络等信息资源和手段,以努力寻求更好更新的切入点,从而更好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養出更多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瑞新,费昀,孙亿圳.数据库应用基础[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魏茂林,主编.数据库应用技术[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 孙瑞新,孙亿圳,费昀.Access学习辅导与上机实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张莉,王强,赵文昉,等.SQL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数据库教学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