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研究方法论研究

2017-08-03 07:53张君莉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7期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二元经济研究范式和研究工具的梳理,寻找进一步推进二元经济研究的有效方法:逻辑演绎与初等数学的应用;历史归纳和统计方法的应用;数理演绎与高等数学的普遍运用;系统论、耗散结构、概率论和计算机模拟的运用。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经济研究方法论;二元经济研究述评

经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研究方法有着很深的历史烙印,二元经济研究同样如此。尽管二元经济的提出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但如同人类孕育于母体时重复经历了人类进化的全过程,二元经济理论也在返祖过程中实现着发展。

一、经济理论基础的返祖和创新过程

1、古典的研究方法

一般认为,二元经济理论由刘易斯开创,1954年在他的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首次提出了關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具有非常强的古典经济学烙印,并将劳动生产率作为了主要的研究变量。刘易斯认为,农业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或“伪失业”,即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工业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农业,工人工资水平高于农业劳动者收入;只要没有行政或社会障碍,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流向工业,工业能够在现行工资水平上得到它需要的无限劳动力;工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会积累更多利润,转化为更多投资,使工业进一步发展,再吸收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

劳动生产率比较作为社会分工的基础是古典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贸易方面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但应看到,古典经济学形成于农耕时代末期和资本时代初期(18世纪60年代),工业化时期主要稀缺资源是劳动力,为获取劳动力圈地运动(1793-1815)和黑奴贩卖(18世纪后期)在此时都处于高峰。但随着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和资本等要素都成为稀缺资源,单纯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已经不能指导生产,古典的研究范式需要让位于新古典的边际分析。

尽管刘易斯的时代已经远离了亚当斯密的1776年,但刘易斯模型依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并被许多发展中国家认可,也因此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与工业革命时的领先国家有类似性,同样存在着城乡二元和工农二元。但这种类似是表面的,世界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领先国家的生产能力和世界整体的资源稀缺度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刻舟求剑的套用只能是无果而终,拉美国家失败的尝试即是验证。

在刘易斯之后,费景汉、拉尼斯(1961)和托达罗(1969)等人对其模型又进行了一些修正,但这种基于现实问题的修补对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帮助不大,因为刘易斯模型的缺陷并不是对经济系统认识的适度留余,而是整体性方向有误。舒尔茨(1964)则从相反的角度用古典范式给出了二元经济的另一个解决办法,即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角度虽然不同,但问题的症结一样。

2、新古典的研究方法

将新古典的分析方法引入二元经济研究的是乔根森(1961),在《二元经济发展》一文中他首先否定了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广泛存在的假设,并从生产函数角度将经济系统分为现代部门和落后部门;落后部门的发展取决于劳动和土地两种要素,土地供给固定且边际报酬递减,不存在资本积累;与之相对,现代部门的发展取决于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存在资本积累,规模报酬不变时,工资和利润绝对额均呈上升趋势。因此,劳动力具有由落后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的倾向。他同时认为粮食剩余是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工业部门就业的前提。

尽管乔根森引入了新古典的边际分析范式,但分析方向仍局限于劳动力在工农业之间的流动,并没有关注经济系统的开放性,也没有全面应用新古典分析范式的精髓——边际分析和三位一体思想(资本、劳动、土地),否定资本对于农业的贡献,人为的将工农业分开。H-O理论是经济学在新古典时期关于贸易、分工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贡献,其应用了全面的要素边际贡献分析这一新古典分析范式的基本理念。但这一理论在二元经济理论研究发展中并没有得以体现,如同股票跳空后必然补缺一样,这一领域在未来的二元经济研究中一定会有所继承。

新古典经济学的确立是在1890年,距《国富论》发表已经百余年,以马歇发表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为标志,该书主要是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百余年的总结,在价值构成上坚持三位一体理论,继承了亚当·斯密“看不见手”的自由主义市场哲学。此时的欧洲在欧洲革命(1848)、巴黎公社(1871)、普法战争(1871)冲击下,资本主义体制正风雨飘摇,原有的为资本家服务、只关注生产和供给的经济学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关注民生和社会需求的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关注国家竞争的德国历史学派也应运而生。历史学派在发展经济学中并没有直接关注二元经济,其主要影响体现在罗斯托的起飞理论和产品替代理论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体分析是剥削的来源,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西方主流的发展经济学很少采用这一分析范式。

3、凯恩斯的研究方法

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劳动力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并存的问题,即经济中大量过剩产能无法与剩余劳动力相结合,市场信用匮乏抑制了二元经济转化。新古典对于二元经济的分析范式与新古典经济学一样,只关注生产、不关注需求,作为指导宏观经济的理论,其需要从社会需求方向予以修正。许多学者因此试图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引入二元经济发展框架之中。拉克西特(1982)的模型最具代表性,在《劳动剩余经济:一种新凯恩斯主义思路》一书中,他一改传统发展理论仅仅强调促进农业劳动剩余力供给转化的思路,采用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分析了二元经济转化,重点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得出非农业部门生产存在着三个约束条件:利润约束、需求约束、农产品的供给约束,在两部门的生产能力、工资和不同阶层的消费倾向既定的条件下,调节自发性支出以达到市场出清和最大的产出水平。拉克西特之后,其他经济学家还从不同角度思考了发展中国家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如工农业贸易条件变动、公共部门投资增长速度、进口替代战略潜力以及农业部门发展状况等等。

凯恩斯理论成形于1936年,这时一战(1914-1918)和大危机(1929-1933)都已经爆发,对于资本主义如何从危机中重生,凯恩斯和罗斯福分别从理论和实际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关注社会需求,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前提假设下分析经济问题,需求决定供给,通过提升社会需求,进行宏观经济政策设计,这是凯恩斯主义的分析范式。事实证明,凯恩斯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但有效需求不足并不是社会的常态,其微观机理——商品价格下降也并不是社会的常态,在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同样束手无策。寻找凯恩斯主义的微观基础,将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范式融合成为理论研究的方向。

4、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新兴古典经济学者努力尝试着对经济学进行全面解释。与刘易斯等人的古典研究范式不同,新兴古典经济学虽然标榜着对古典经济学灵魂的复活,但实质上却是基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实际对古典与新古典的融合。以杨小凯(1996)为首的经济学家多数来自中国,既深刻体会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也深刻体会着国际间的资源竞争,而超边际分析同时关注了这两者,一方面工业化需要分工以提高劳动效率,另一方面资源的稀缺制约着生产的可持续性。超边际分析一方面通过角点总效用比较解决分工问题,一方面在分工确定下采用一般边际分析解决资源分配问题,从而对两个问题同时解决。与杨小凯本人的经历相关,新兴古典经济学者具有明显的自由主义倾向,其强调交易自由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强调择业自由以发挥分工所带来的生产效率。以超边际分析为基础的分析方法,部分的融合了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思想,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整套关于贸易、制度和产业的经济理论框架,杨小凯强调经济本身具有随着分工的发展属性,分工将会推动生产可能曲线外移,实现经济的自生发展。

用新兴古典的范式研究二元经济转化问题,萨克斯、杨小凯(2000)认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出现和演化是个人专业化水平不断演进的结果,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经济由自给自足转向部分分工,直至完全分工,从而改变了二元经济结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和分配理论部分的表达了经济空间演化过程中经济环境的差异,部分回答了新古典所不能回答的贸易理论和区域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仅限于分工环境,新经济地理学将这种基于后天的要素禀赋差异(经济环境)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分析,运用规模报酬递增模型,基本解决了里昂惕夫反论。分工并不是经济系统的全部内涵,尽管从这一角度可以解释很多经济现象,但分工只是经济运行当中的一个环节,与之相比,包含多种生产要素的规模报酬递增更为全面。

5、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新经济地理学是由克鲁格曼(1991)等人开创的对区域经济和国际贸易研究的新模式,其以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1977)为基础,通过集聚和扩散的空间均衡寻找对经济物品和经济活动的最优空间配置。与以往经济理论的经济空间均质假设不同,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是经济空间差异化的形成过程,强调经济要素(与历史自然禀赋要素相区别)的空间异质性(空间独占性),如本地市场规模、属地性固定资产存量、地方财税政策、产业聚集等,其有效解释了里昂惕夫关于H-O理论的反论,为解決现实区域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新经济地理学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上既是相承,也是革新。说是继承,因为从单个经济体而言,从劳动生产率比较、自然资源禀赋比较、再到以人类活动累积为基础的经济要素比较,择优发展的内涵没有变化,研究范式保持了一致性;说是革新,因为就经济系统的发展而言,古典、新古典和新兴古典均采用了系统非均质向均质转化的简单线性系统研究模式,而新经济地理学则采用了非线性对称破缺的复杂系统研究模式,在远离平衡态条件下通过系统的自组织实现宏观有序,从这方面看,后者无疑是对前者的巨大革新。

近年来新经济地理学者利用聚集理论对二元结构改善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Basu(2004)比较了外生工资、内生工资扭曲下城市部门的集聚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以及效率工资下的集聚效应和内部规模经济,得出结论:就业提高了效率工资下的城乡迁移效应,效率工资下的集聚效应远远大于托达罗模型中最小工资扭曲下的集聚效应。新经济地理学对于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也保持了相当的兴趣。Henderson(2005)认为二元经济和“中心—外围”模型是区域模型,他提出城市分布的地理集中理论,即城市专业化的内生增长模型,着重研究了城市化中城市体系、城市规模、城市分布的演进和数量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融入对人力资本市场、迁移、储蓄的分析,构造了存在城市的完整城市化模型(郭文杰,2007)。

二、研究方法的返祖和进步过程

1、逻辑演绎与初等数学的应用

逻辑演绎是人类科学发展最早采用的方法之一,也是科学研究使用最广泛和最具覆盖度的方法,其以公理设定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外推定理,在抽象定理具体化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经济学研究首先广泛采用的方法就是逻辑演绎。学科发展的程度一定以数学为标志,数学的应用有力推动着一门学科的形成,学界公认经济学学科的确立是以斯密《国富论》发表(1776)为标志,书中就大量采用了数字性的说明。古典时期的其他经济学家也多采用逻辑演绎与初等数学结合的分析方法,从马尔萨斯、李嘉图、萨伊到马克思、马歇尔,研究方法和工具上都保持了一致性。

二元经济也重复着经济学发展研究工具的历程,张培刚、刘易斯、费景汉等人的研究也广泛应用了与早期古典经济学者一致的研究方法,这反映了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形成中的必然,用自然辩证法中对完善的一种定义,即完善就是适度留余的逐步退减。

2、历史归纳和统计方法的应用

历史归纳的方法同样是人类科学发展最早采用的方法之一,是演绎所用公理的来源(不论演绎者是否承认),其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归纳寻找规律,从而指导未来的行为。经济学上首先大量采用该方法的是李斯特以及随后的德国历史学派,一部分学派成员否认任何经济规律的正确性,只相信发展模式可以在历史中得到辨认。历史归纳在经济学研究的应用主要通过两种范式,一是历史事件的同层相似借鉴,如发展经济学者借用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二是历史归纳的方法与统计学结合在一起,该方法已成为当前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方法。当前历史归纳已成为与逻辑演绎并重的研究方法,基于统计的实证研究几乎遍布于所有经济学学术期刊。

二元经济的研究也在历史归纳与统计方法的推进下前进。克拉克在搜集和整理若干国家统计资料基础上,基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分类进行了国际比较和时间序列分析,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得出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库兹涅茨(1989)统计分析表明:长期来看,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份额和在总劳动中份额会显著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所占的份额则趋于明显上升。

3、数理演绎与高等数学的普遍运用

17世纪后半叶,牛顿和莱布尼兹等人发明了以微积分为基础的高等数学分析方法,边际思想在科学分析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学分析工具由初等数学向高等数学过渡标志着经济学发展又进一步,这其中产生了经济学所谓的边际学派(也称奥地利学派),其以杰文斯、门格尔为代表,确立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新古典分析的基本范式。二元经济研究中的新古典范式就广泛的应用了边际分析的方法。

随着非线性规划等数学理论的发展,边际分析方法也在向前推进。如前文所述,20世纪末,以杨小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创了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并为经济学引入了名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

4、系统论、耗散结构、概率论和计算机模拟

系统科学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由贝塔朗菲提出,其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标志着系统论的形成,其主要研究复杂系统的一般规律,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1967)是系统论的核心,其代表作《确定性的终结》标志着人類科学研究从简单科学向复杂科学的飞跃,其本人也被誉为与牛顿、爱因斯坦比肩的科学家。复杂系统以不确定性为特点,在对称破缺中实现自身演化发展,其规律有赖于概率论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针对系统的不确定性规律研究快速向前推进。社会经济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具有一般复杂系统的普遍特性,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经济这一复杂系统的内在运行规律。在以空间演化、空间异质性为基础的研究中,计算机模拟得到广泛运用,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工具的研究正广泛开展。

新经济地理学以经济空间的聚集演化为主要对象,强调随机现象产生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采用了复杂科学的研究范式,广泛使用了计算机模拟的研究方法,在二元经济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随着经济系统对复杂科学研究范式的采用,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进一步运用,二元经济研究将会走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 何炼成、李忠民: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 郭文杰:国外学者关于二元经济理论的研究综述,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6.

[6] 沈小峰、胡岗、姜璐,耗散结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张君莉(1972-)女,陕西秦农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