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2017-08-04 00:38陈园胜廖金梅王黎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呼吸功能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

陈园胜?廖金梅?王黎明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统计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COPD患者共102例,其中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共80例,根据住院号末尾数奇偶性进行分组,每组40例,将奇数者纳入对照组,为其提供临床常规治疗及传统护理措施;偶数者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性呼吸功能锻炼。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肺活量、呼气量、呼气流速、呼气峰值流速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6min步行实验距离远大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较对照组更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統计学判断标准,P<0.05。 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其肺部功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值得重视并加以推广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呼吸功能;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9-207-04

Effects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life quali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

CHEN Yuansheng LIAO Jinmei WANG Liming

Internal Medicine,Nanxiong People's Hospital,Nanxiong 512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life quali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102 patients with chronic emphyse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June 2016 were analyzed.Among them,a total of 80 patients conformed to the standard in the paper.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arity of the end admission numbers.The odd number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providing routin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and the even number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providing systematic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on the basis of intervention of control group.The lung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and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changes of life quality after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lated indexes of lung function including vital capacity, expiratory volume,expiratory flow rate and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6min walking experimental dist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 which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istical criteria(P<0.05).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ung function,help patients to establish a good way of life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Therefore,it is a key measure that is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Respiratory function;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Pulmonary function;Life quality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1]。若未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将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或呼吸衰竭,致使患者的活动耐力下降,日常活动逐渐减少,最终脱离社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2-3]。因此控制COPD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其肺功能康复日益受到医学领域的广泛重视。以往基层医院对接诊的COPD多采用药物控制,虽可有效缓解其症状,但尚未出现特异性根治的药物[4]。有学者经过研究后认为[5],采取正确的护理功能锻炼能够帮助COPD患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进而控制肺功能损害的进展。现就呼吸功能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符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年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标准[6]。(2)经治疗病情稳定(处于缓解期)患者。(3)年龄≥60岁。(4)具有正常的学习认知能力。(5)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2)智力障碍、精神异常及长期卧床患者。(3)伴有影响运动的骨关节病、肿瘤、结核疾病者[7]。

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接收并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80例COPD患者,根据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奇数者)与观察组(偶数者),每组40例,对照组一般资料:男28例,女12例,年龄62~75岁,中位年龄68.5岁,病程1年~16年,平均(8.56±4.21)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2例,高中6例,大专及以上2例。观察组一般资料:男26例,女14例,年龄61~74岁,中位年龄67.5岁,病程2.5年~18年,平均(8.93±4.56)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7例,大专及以上3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得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分组方法、实验项目均已获得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与氧气吸入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对症支持疗法,辅以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指导、疾病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等等。为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护理中另外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具体方法为:(1)成立COPD康复治疗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接受专业训练,熟练掌握COPD相关知识及康复锻炼技巧。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后,根据个体情况制订锻炼计划,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呼吸功能锻炼教育,直至其完全掌握并适应,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并预约回院复查的时间。(2)具体实施:①有效呼吸法: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第一种缩唇呼吸,嘱患者经鼻吸气闭紧嘴口,再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慢慢吐气,注意收腹,保持呼气与吸气时间比为2∶1,呼气流量以能够将距离15~20cm的蜡烛火焰无法吹灭为准;第二种腹式呼吸,指导患者选择合适体位,如坐位或平卧位,初始训练者一般取半卧位,两膝稍屈曲呈30°,放松腹肌,两只手分别平放于胸前和上腹部,以限制胸部活动并强迫腹部活动,经鼻缓慢吸气,松弛膈肌,腹部隆起,憋气1~2s,然后撅嘴缓慢呼气,呼气时应见到腹部凹陷,而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或不动为准,重复1min,休息2min[8]。②降低氧耗:进行一些短距离行走,吸气时走2步,呼气时走4步;或做上下楼梯运动,上楼梯时站着吸气,呼气时尽量上2个台阶。③训练有效呼吸功能:可采用扩胸运动、转体运动、体侧运动、哑铃操等活动方式。④减轻气喘:可指导患者进行提肩运动、胸肌锻炼、肋间肌锻炼等运动,根据患者的最大耐受量选择合适的呼吸功能锻炼[9]。以上训练每次1h,每日1次。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采用肺功能测量仪测量其肺活量、呼气量、呼气流速、呼气峰值流速等相关指标,并对其进行6min步行实验,距离越长者活动能力越优[10]。(2)采用临床常用的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来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表中内容包括疾病认知、用药依從性、情绪管理及生活管理等4项内容,每项分值为0~25分,得分高者自我管理越优[11]。(3)采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蔡映云教授所制定的生存质量评分表[12],于治疗后进行评定。问卷内容共分为4类: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将所有项目评分相加为总分,将总分除以项目数为总均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肺活量、呼气量、呼气流速以及呼气峰值流速均优于对照组,且6min步行实验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促进COPD患者坚持锻炼的相关护理措施

在提供针对性呼吸功能锻炼的同时,还应提供科学的护理干预指导,包括:(1)健康教育:呼吸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但部分患者出院后缺乏医护人员看管,遵医行为大大降低,没有真正认识到呼吸康复锻炼对自身疾病的积极意义[13]。因此护理人员应担任其健康宣教的重要职责,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掌握COPD的诊治、康复以及护理新进展,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宣教,以保证宣教质量[14]。同时也要注意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指导患者戒烟戒酒;保持呼吸道卫生的方法:①合理饮食,宜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素食物,不宜过饱,尽量少食多餐[15];②改善厨房环境,定时开窗通风,注意保持空气温湿度适宜,避免进入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有害物质对有害物质的刺激。有学者认为[16-17],积极有效的健康宣教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2)心理护理:由于COPD患者病程较长,体质量变差,加上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其难免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为坚持训练增加难度。因此护理人员应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呼吸功能锻炼的全过程,通过暗示法、支持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培养耐心,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不断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真正达到延缓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8]。

3.2 呼吸功能锻炼对COPD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缩唇呼气法可有效增加呼吸道内压,延长呼气流速,便于肺泡内气体排空;而腹式呼吸法能够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呼吸方式,减少不协调呼吸,两种呼吸方式均能提高机体潮气量与肺泡有效通气量,降低功能残气量及呼吸频率,改善吸入气体分布不均状态和低氧现象[19]。邵燕儿等[20]在研究中表明呼吸功能锻炼能使吸气肌肉得到锻炼,进而增加肺活量,促进肺功能的康复,可作为防止病情恶化的有效防治措施。本研究结果提示:实施呼吸功能锻炼的观察组其肺功能、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均优于行常规康复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与上述学者研究结论相符。

总结得出,呼吸功能锻炼是影响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患者与医护人员须予以高度重视。而持续改善并提升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需要综合干预,如健康教育、营养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通过连续、全程的护理干预,全面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戴晴霞,赵宝英.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56-58.

[2] 黄玉琴,于海霞,徐艳芬,等.呼吸功能锻炼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症状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0):2778-2779.

[3] 张兴菊,何兴中,何林岩,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3):88-89.

[4] 黄孝玲,梁伍今,刘兴山,等.呼吸功能锻炼及饮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4,15(5):334-340.

[5] 杨素花,张兵,郑玉龙,等.社区护理干预对低体重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148-151.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诊治规范》编委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4):199.

[7] 任凯,章荣.肺功能训练合并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康复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4,35(1):78-81.

[8] 易小萍,魏芳,李芸,等.呼吸功能锻炼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5,27(1):29-31.

[9] 胡其秀,朱晓玲.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21-23.

[10] 张婷雅,赵楠.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在空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6,30(28):3479-3482.

[11] 徐巧英.三位一体教育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病情控制水平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6):4454-4456.

[12] 蔡映云,梁永杰,汪仲贤,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6):241-245.

[13] 沈曼玲.呼吸功能鍛炼对缓解期COPD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7,18(9):59,116.

[14] 凌云.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9):122-124.

[15] 陈玉兰,曹志媛,夏继平,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0):174-175.

[16] 姜艳.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203-204.

[17] 刘丽.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226-227.

[18] 徐春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循证护理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483-2484.

[19] 沈曼玲.呼吸功能锻炼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7,14(5):54-55.

[20] 邵燕儿,周磊.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康复,2015,30(5):370-371.

(收稿日期:2017-03-23)

猜你喜欢
呼吸功能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塞的诊治体会
综合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维生素D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呼吸功能分析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与未合并肺气肿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0例临床治疗体会
胸外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补肺活血胶囊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效果观察
呼吸康复方法对COPD气流受限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