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为“限电危机”大打嘴仗

2017-08-04 13:24萧师言
环球时报 2017-08-04
关键词:马英九民进党英文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本报记者 卢长银 ●魏辉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萧师言●本报记者卢长银●魏辉

值三伏酷暑,台湾公务员的日子可不太好过。受台风“纳沙”吹倒花莲县和平电厂一座电塔影响,岛内目前供电紧张。在此情况下,蔡英文当局出台多项节电措施,要求公务部门每天下午用电高峰时关空调2小时。一座电塔倒塌让台湾的电力供应能力现了形,也在岛内引发一场口水仗。面对各方质疑,民进党急着“甩锅”,宣称民进党政府执政才一年多,限电是马英九的错。话音刚落,迅速遭到蓝营“打脸”,他们嘲笑说,马英九执政时,反核电的民进党不断宣称“台湾从来不缺电”,蔡英文更是拍着胸脯承诺“民进党执政后绝对不会缺电”,结果谎言被一场台风吹破了。一些人还扒出民进党主导的2015年“废核大游行”中的一个抢眼的口号——“用爱发电”,现在是喊该口号的人“显神通”的时候了。

“中二”VS“脑子烧坏”

台当局节电令引发的争议连日来在岛内不断发酵。“中时电子报”3日以“绿营赢得政权,公务员=叫花鸡”为题称,因“纳沙”台风吹倒花莲和平电厂电塔,抢修期内将影响130万千瓦供电,也让台湾未来2周陷入缺电危机。“行政院”发文各公务单位,要求下午1时至3时关闭空调节电。对此,自由作家洛杉基表示,绿营赢得政权后,咱们的公务员,真的很像是两岸知名的美食——“叫花鸡”。网友也质疑:“密闭式办公室,下午关2小时空调,能省多少电?真的是很可笑的事。”

台“行政院”针对公务部门的节电令包括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8度、下午1时至3时不开空调、停用多余照明设备及电梯等多项措施。另外,台“经济部”还宣布,包括卖场、百货和电影院等20种营业场所,温度都要调到26度以上,如果规劝不改善就要处罚。台电公司则呼吁全民共同响应节能,通过将空调调整为送风、搭配电风扇循环或调高制冷温度等方式,降低夏季高峰时段用电量。为了鼓励企业减少在高峰时用电,台电还加价20%“回买”电力。

众多措施中,观感最直接的公务部门关空调2小时也是被质疑、吐槽最多的一个。国民党籍新北市长朱立伦出席公开活动时被媒体问到如何看限电危机,他表示,节电不是只靠公家机关下午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关掉空调,那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朱立伦提到新北市已经连续几年都是台湾节电冠军,他以新北的做法为例,呼吁政府用智慧节电的方式,来度过用电危机。

朱立伦的表态刺到民进党当局的痛点,台“总统府”发言人黄重谚2日回应称,朱立伦发言“有点中二”。此言一出,网上评论如潮,有人还专门制作视频解释什么是“中二”。台湾三立新闻网称,“中二”最早源自于日本的

“中二病”,是指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为了想要表现,而经常做出自以为是的举动,是青春期特有的价值观,也是一种急于表现自己来获得别人认同的心态,并陶醉在自己的幻想中。

面对民进党的嘲讽,新北市副发言人叶元之3日反击说,不知道“总统府”发言人说“中二”,是“总统”的意思,还是发言人自己的玻璃心。“我们呼吁政府好好解决电的问题,不要又想用酸言及政治语言转移焦点,这样无法让

人民少流一滴汗。”国民党“立委”杨镇浯的办公室主任黄子哲反唇相讥:“黄重谚是中暑到中猴(中邪)吗?到医院要看哪科才会好?”

民进党“立委”叶宜津在参加政论节目时,则把缺电归咎于马英九政府。她说,民进党执政至今不过一年两个月,不可能所有新的能源发电在一上来时全部就位。她批评以前国民党拥核,什么都没做。

“限电是马英九的错?热到脑子烧坏!可以申请‘国赔吧!”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洪孟楷在脸书上对叶宜津猛烈抨击。洪孟楷表示,过去一年多来,只要民进党政府出错,千篇一律就是把中共、马英九“两个救援投手”搬上来,千错万错就是不会检讨自己,民进党政府这样做只会凸显自己的无知与可笑。

马英九时期的“总统府”副秘书长罗智强撰文称,2015年8月,蔡英文说“我向大家保证,民进党执政之后,绝对不会缺电”;2015年12月,蔡英文说“民进党研究团队发现,即使在用电需求持续增加之下,台湾未来不会遇到缺电危机”。“非核”“不缺电”一直是蔡英文保证的超级支票,但现实是,一个电塔被台风吹倒,台湾就进入限电危机。蔡英文不知道台风几乎每年必来台湾吗?罗智强质疑蔡英文“玻璃心”的同时,反问民进党,到处呛人、推卸责任,是不

是太“中二”?

从“用爱发电”到自打耳光

面对限电危机,台当局饱受质疑。“说好的执政后不缺电呢?那些年他们是这样喊的”,《联合报》3日以此为题称,以“非核家园”为目标的民进党政府,选前选后不断灌输选民“台湾从来不缺电”“国民党执政多年不好好开发,才导致限电问题”。文章列举了民进党此前各种“不缺电”的言论,其中

包括:2014年反对第四核电厂时,民进党智库学者以“没有核电,台湾也不缺电:破解马政府的制造缺电伎俩”为题撰文,指责供电吃紧的说法是“被制造出来的缺电危机”;2015年12月时,蔡英文向七大工商团体再次拍胸脯保证,未来不会缺电,将通过电业自由化让电价下降;2016年6月,蔡英文就职后,重申“2025年完成非核家园”决心,强调缺电不会是选项,新政府不会让人民只能在“缺电”和“核电”之间二选一。

由于能源短缺,电力供应一直是台湾的难题。蒋经国当政时推动十大建设,其中最重要的电力建设就是兴建核电厂。但是在马英九执政时,民进党以各种斗争、陈抗的方式,在台湾内部塑造了一种“我是人、我反核”“台湾电力充裕、废核后还有足够电力应用”的假象。在民进党主导的2015年“废核大游行”中,甚至出现“用爱发电”的抢眼口号,成为台湾反核运动的标志性一幕。在绿营煽动的社会压力下,马政府不得不将耗资数千亿台币建好的第四核电厂“封存”。

“限电危机来了,和平电塔压垮政治谎言”,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柏云昌撰文称,政府先前可笑的“不缺电、不涨价”政治谎言即将被小小电塔倒塌事件戳破了。淡江大学兰阳校区全球政治经济学系主任包正豪说,一觉醒来,台湾变成第三世界地区。

为了应对电力紧张,蔡英文当局近期其实已经在不断自打耳光。据《联合报》报道,台电近日紧急启动大林电厂的三号、四号备用机组,作为调节。大林三号、四号机组美其名为“紧急备用”,其实是因燃油排放不符环保标

准,去年已被迫停机。而且,蔡政府一边宣示废除较新的“核四”厂,一边却又在今年6月重新启用相当老旧的“核二”厂一号机及“核三”二号机组。这种作法不仅矛盾,也与“非核家园”的目标显然背道而驰。简而言之,看似神圣的“非核”承诺,事实上却是要靠着老旧核电厂、更污染的火力电厂以及昂贵的天然气电厂来共同粉饰和支撑。

台湾东森新闻网2日报道了一件体现台电力现状的“趣事”。7月31日,“驻日代表”谢长廷在东京接见来自台湾的大学生。为了比较两地文化差异,谢长廷举了一个例子说明:“我们说2025年要成为非核家园,日本人吓一跳,问电要从哪里来?我们说没有问题;日本又问,只剩8年就2025年,台湾不会缺电吗?我回答说,绝对不会,但电从哪里来,还不知道。”语毕,台下学生哄堂大笑……

舆论担忧吓跑投资者

在《联合报》网站上,不少岛内网友就限电发表评论。有人留言说,难怪外商不敢在台湾投资。还有人说:“最好把工业都赶走,年轻人外出做外劳,就不缺电了。这个政府不拼经济就算了,还扯后腿。”

岛内媒体也担忧,台湾经济这些年本来就不景气,缺电会进一步吓跑投资者。台湾《工商时报》3日说,这次“总统府”和“行政院”处理风灾引发轩然大波及政治上的蝴蝶效应,让人不禁怀疑,蔡英文“2025非核家园”的政策目标,已经无法禁得起台风夹击台湾的考验,又如何能够让需要稳定电力供应的诸多企业界人士更安心地“根留台湾”呢?

台湾《中国时报》称,近年来,岛内外企业家不约而同地向政府表达对“缺电”的疑虑。美国商会和欧洲商会发表的建议书中高度关注能源稳定供应问题,台湾高科技龙头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多次表示他的最大隐忧之一,就是2017年可能面临限电危机。为何?因为能源稳定供应是企业投资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稳定且足够的电力,厂商无法持续从事生产,进而可能因断电损失惨重,将大幅冲击台湾的生产力。可惜政府缺乏通盘的能源供给规划。

“宁可‘商人无祖国,切勿‘祖国无商人”,《联合报》2日的社论联系到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宣布在美国投资百亿美元一事。文章称,如此大手笔投资无法落脚台湾,让不少人感到遗憾。相对而言,郭台铭对投资台湾却步,问题不在他的主观意愿,而在台湾整体客观环境的不友善。诸如,最严重且存在已久的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加上政府、环评的无效率,乃至社会对投资者的不信任,皆让投资人望而却步。▲

猜你喜欢
马英九民进党英文
“拒绝民进党”
卖水果
不够用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日本民进党成立
上万猪农扔粪抗议马英九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