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朗读会”荡气回肠

2017-08-07 12:39孙大光
侨园 2017年7期
关键词:蔚然朗诵会鞍山市

文本刊记者 孙大光

“家书朗读会”荡气回肠

文本刊记者 孙大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流传千古的名句。诗中饱含了作者眷怀家人的感情,显然,家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反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精髓的家书却被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淡忘了。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为传承和弘扬家书这一宝贵的民族传统,于6月27日在鞍山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令人荡气回肠的“家书朗诵会”,酣畅淋漓表达了人们从家书中释放出的真情实感。

朗诵会场座无虚席,来自沈阳、海城和鞍山的会员齐聚一堂。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钟连良介绍:“筹备这场朗诵会只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事先征集到30多封家书,其中有父亲给儿子写的,妻子给丈夫写的,很多家书是儿女给已经逝去的父母写的。经过预演,最终选出15篇在今天的会上朗诵。”

主持人简短的开场白后,首先朗诵的是2001年10月15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由于公务繁忙不能回家参加父亲习仲勋88岁寿宴而写给父亲的家书。习近平以朴实、真挚、饱含深情的文字,表达了父亲为人做事对习近平的影响,以及在好的家风教育下,习仲勋的儿女们从小就艰苦朴素、崇尚节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满怀激情的朗诵,深深感染和打动了在场的人,朗诵还没结束,会场就爆发出阵阵掌声。

接下来是一位父亲给马上就要做母亲的女儿写的。“我亲爱的女儿,昨日你呱呱坠地,今天你就要做母亲了,为父想对你说的话很多”……字字叮咛,句句嘱托,书信里满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谆谆教诲和期盼。

一位女会员写给已故父亲的家书读来令人动容:“父亲,当年我们家在农村,你和母亲省吃俭用供我们姐弟上了大学,而您却饥一顿饱一顿,最后竟然因中风而离不开轮椅了……”朗诵者声音哽咽,听众们泪眼朦胧。

由于会员大多是老者,都经历过国家困难时期,因此写到那个时期的事情尤其令人忧伤悲情不已。一位姓张的会员今年78岁,身体不太好,但她坚持做了2个多小时的车从沈阳赶到鞍山参加活动。她朗读的是写给已经去世的亲人的家书。由于家庭困难她十五六岁就辍学了。她父亲对奶奶特别孝顺,但奶奶却为了让孙女早日回到学校,省吃俭用竟然饿死了。读到悲伤处,她几度泣不成声……

一位会员写给逝去母亲的家书催人泪下:“妈妈,1960年正是国家困难时期。一天,您熬了一锅能见底的大米粥,非让我和弟弟吃。结果,我和饥肠辘辘的弟弟一次就将我们娘仨一天的饭吃没了,您却饿了一天,晚上竟饿昏了过去。您醒了还问我和弟弟吃饱没有?妈妈啊,一想起这段往事我就泪流满面……我曾不想上学去干活帮您养家糊口,您拿着烧火棍赶我上学,最后,我考上了丹东师范学院……妈妈,您的恩德我终生不会忘记。”

将“家书朗诵会”推向高潮的是沈阳离休干部殷蔚然写的《祭母文》。由于早起殷蔚然身体出了点情况没能到现场,他的家书由赵若鹏代为朗诵。“娘啊,您从31岁开始守寡,为了抚养我们一直守了60多年,受尽了苦难。那时我和弟弟还小,全家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您就一针一线支撑起这个家。”殷蔚然写的句句真情,赵若鹏朗读得声泪俱下,不少人泪眼婆娑。最后一句更是“煽情”到了极致:“娘啊,您走了这么多年,儿子无时无刻不怀念您,尤其您留给儿子做人的好传统、好家风我都继承了下来,并一直激励着我们和您的孙辈。娘啊,我已经80多岁了,您的音容笑貌每天都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您的冷暖都挂在儿子心上,将来,儿子一定会去和您团聚,继续为您尽孝……”此时,全场几乎没有不落泪的。

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沈阳分会会长于洪元写给14岁、即将去美国读书的儿子的家书,是其儿子现场朗诵的。信中,充满父爱的文字让这个未成年儿子深受教育,在他朗读的“画外音”中透出一种浓浓的父亲牵挂儿子的大爱。

还有一位军嫂写给当兵丈夫的书信,那是表达怎样的眷恋之情啊。13年两地生活,13年中每年仅有一次20天的探亲假。虽然聚少离多,但妻子对丈夫始终怀有一颗热恋期待的火热之心,一种纯真之爱……

将近三个小时的“家书朗诵会”,让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大家都反映:这是一场宣示中华民族传统的活动,是一场传递优良文化的活动,更是一场读家书、传亲情、传家风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活动……

由于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的这次活动非常成功,影响很大,鞍山市有关部门准备在全市开展一次更大规模的“家书朗诵会”,以此来继承和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猜你喜欢
蔚然朗诵会鞍山市
中华诗词学会“纪念孙轶青先生诞辰百年诗词朗诵会”在学会会议室举行
《牡丹花开》
成长相册
自 己
Factors that affect students’oral ability and their strategies
推进鞍山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我见
浅谈高校图书馆展示区的应用
小小余数作用大
柯蓝散文诗朗诵会隆重举行
第九届“桃园之春”散文诗朗诵会作品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