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芽肥不同施用时期对中稻再生季生产的影响

2017-08-07 15:00孙小成蒋小军刘明壮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再生稻中稻生育期

孙小成,蒋小军,陶 卫,杨 烨,刘明壮

(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永州 425100)

促芽肥不同施用时期对中稻再生季生产的影响

孙小成,蒋小军,陶 卫,杨 烨,刘明壮

(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永州 425100)

以中稻品种深两优876、准两优199为材料,于2014~2016年连续3 a开展不同时期(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收割当天、收割后5 d)施用促芽肥(150 kg/hm2尿素)的田间试验,通过比较中稻再生季的生育期、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差异来确定再生季水稻促芽肥的最佳施用时期。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在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施促芽肥的再生季产量最高,且植株生长期适中,有效穗多,穗粒结构合理。

促芽肥;施肥时期;中稻再生季

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连续多年的丰产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化进程不断加快,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加上特定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的限制,中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再生稻在我国有1 700 a的种植历史,再生稻生育期短,日产量高,在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不足的一季中稻地区可以广泛应用。相比双季稻,再生稻既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又减少了种子、农药、肥料、水等生产资料的投入。中稻加再生稻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温光条件,种一茬收获两季,总产可达15 t/hm2,其中再生季单产在4.5 t/hm2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1];同时,再生稻用药极少,灌浆成熟期温度适宜,稻米品质好,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品质优良的稻米[2],显著提高了稻谷种植的经济效益。在中稻种植区引导农户发展中稻加再生稻种植是当前水稻生产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永州市每年中稻种植面积在53 333 hm2以上,有充足的温光条件,适宜发展中稻加再生稻种植模式。笔者从2014年开始连续3 a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以丰产性较好且再生能力强的中稻品种深两优876与准两优199为试验材料,开展促芽肥不同施用时期对中稻再生季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初步确定了促芽肥的最佳施用时期,为完善再生稻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了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地点

选择中稻品种深两优876、准两优199为试验材料,于2014~2016年连续3 a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选择有代表性的黄壤质地、肥力水平中等偏上的潜育性稻田开展试验。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促芽肥施用时期:B1,头季中稻收割前6 d;B2,头季中稻收割当天;B3,头季中稻收割后5 d。试验种植的两个中稻品种:A1,深两优876;A2,准两优199。两个品种头季中稻的促芽肥施肥水平统一为150 kg/hm2尿素,再生季统一稻桩留桩高度为30 cm左右,即保留植株倒2~3节位为主,采取人工收割,试验设B1A1、B2A1、B3A1、B1A2、B2A2、B3A2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13.33 m2,试验按裂区设计排列。两个品种每年3月28日播种,采取大田湿润育秧薄膜覆盖,每蔸插足4~5苗,大田施足纯氮200 kg/hm2,氮磷钾比为1∶0.5∶1,田间加强水份管理,特别注意纹枯病、稻飞虱病虫防控,其他管理措施按高产栽培技术要求实施。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每个处理每个小区定点20株观察记载有效穗,并抽取6株进行室内考种,测定其平均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每个处理按小区全部收割晒干测实产,并对各处理植株的始穗期与整齐度、成熟期等进行记载。

2 结果与分析

2.1 促芽肥不同施用时期对中稻再生季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中稻品种深两优876在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施促芽肥再生季的植株各年的生育期平均为44.0 d,分别比头季中稻收割当天与收割后5 d施促芽肥处理短1.3与4.0 d,且植株抽穗整齐度也好于其他两个施促芽肥时期处理。

表1 各处理中稻再生季生育期的比较

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中稻品种准两优199在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施促芽肥再生季的植株各年的生育期平均为45.0 d,分别比头季中稻收割当天与收割后5 d施促肥处理短2.3与5.7 d,且植株抽穗整齐度也好于其他两个处理。

2.2 促芽肥不同施用时期对中稻再生季穗粒结构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中稻品种深两优876在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施促芽肥处理每年的有效穗都最多,3 a平均有效穗为233.0万穗/hm2,分别比头季中稻收割当天和收割后5 d施促芽肥处理的多25.5万和54.0万穗/ hm2;虽然平均每穗总粒数在2016年低于收割当天追促芽肥处理,但3 a平均每穗总粒数为84.3粒,仍稍高于处理当天追促芽肥收割的83.6粒,两个处理的3 a平均每穗总粒数明显高于收割后5 d施促芽肥处理的77.2粒。收割前6 d施促芽肥处理的再生季植株3 a平均结实率为88.0%,分别比收割前当天和收割后5 d追促芽肥处理高3.2和3.7个百分点。3个促芽肥不同施用时期的再生季千粒重在26.3~26.6 g之间。

表2 各处理中稻再生季穗粒结构的比较

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中稻品种准两优199在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施促芽肥处理,每年的有效穗都最多,3 a平均有效穗为221.5万根/hm2,分别比头季中稻收割当天和收割后5 d施促芽肥处理多20.5万和47.0万根/hm2。收割前6 d和收割当天施促芽肥处理的3 a平均每穗总粒数分别为89.1和87.9粒,差异不大,但都明显高于收割后5 d施促芽肥处理的79.4粒。收割前5 d施促芽肥处理的结实率最高的为88.8%,略高于其他两个处理,3个促芽肥不同施用时期的处理的再生季千粒重28.5.~28.6 g之间。

2.3 促芽肥不同施用时期对中稻再生季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中稻品种深两优876在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施促芽肥150 kg/hm2尿素的再生季3 a的平均产量3 689.5 kg/hm2,是3个促芽肥不同施用时期中产量最高的,虽然在同一年份中有个别小区产量与在头季中稻收割当天施促芽肥的再生季小区产量较接近,但该处理连续3 a的产量都最高,3 a平均产量比头季中稻收割当天追促芽肥处理增产551.0 kg/hm2,增产达17.6%,差异达显著水平;比头季中稻收割后5 d追促芽肥处理增产1 146.5 kg/hm2,增产45.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3 各处理中稻再生季产量的比较

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中稻品种准两优199在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施促芽肥150 kg/hm2尿素的再生季3 a的平均单产3 867.5 kg/hm2,也是3个促芽肥不同施用时期处理中最高的,虽然存在同一年份中有个别小区产量与其他处理较接近,但该处理连续3 a的单产都最高,3 a平均产量比头季中稻收割当天追促芽肥增产736.0 kg/hm2,增幅达23.5%,差异显著;比头季中稻收割后5 d追促芽肥处理增产1 396.5 kg/hm2,增幅56.5%,差异极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深两优876与准两优199两个中稻品种在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施促芽肥产量明显高于在收割当天与收割后5 d施促芽肥,产量随着促芽肥的施肥时间延后逐步降低;3个处理中再生季植株的生育期随促芽肥施肥时间的延后而延长。在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施促芽肥再生季的植株长势最理想,抽穗较整齐一致,有效穗最多,再生季的植株穗粒结构更合理,为高产打下更好的生物基础。

再生稻是利用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给予适宜的水、温、光照和养分等条件,使之萌发再生蘖,加以培育,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3]。在收割前施促芽肥不仅可以促使头季稻潜伏腋芽的萌发,还能延长头季稻顶部叶片的功能期,增强了稻根活力,达到秆硬根壮芽活的目的。

若要获得较理想的再生稻产量,除施好促芽肥外,还需选好头季产量高且再生能力强的中稻品种,于3月底4月初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确保植株根系与茎秆的活力;加强病虫害防治,避免头季稻的茎秆受纹枯病与稻飞虱的危害,在成熟时青株蜡秆;头季中稻收割时保留合理的稻桩高度(以保留植株倒2节位为主)、保留更多的再生腋芽;科学管理再生季田间水分。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普及,机插机收必将成为今后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中稻加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集成需要结合与融入各类机械化的操作,以完善其高效栽培技术。

[1] 文 立. 一季中稻配套再生稻超吨粮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5,(1):123-124.

[2] 何 超,罗深誉. 一季稻加再生稻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2015,(6):14.

[3] 谢华安. 超级稻作再生稻高产栽培特征的研究[A]. 第一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论文集[C].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17-26.

(责任编辑:夏亚男)

Effects of Different Application Period of Bud Fertilizer on Growth of Semilate Ratoon Rice

SUN Xiao-cheng,JIANG Xiao-jun,TAO Wei,YANG Ye,LIU Ming-zhuang
(Yongzhou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Yongzhou 425100, PRC)

Using hybrid mid-season rice Shenliangyou 876 and Zhunliangyou 199 for the test materials, 150 kg/hm2urea was applied on different application period of frst season, including 6 days before harvest, the harvest of rice harvest day, and 5 days after bud from 2014 to 2016, the optimal application period of rice sprout fertilizer was determined by comparing the growth period, grain structure and yield of rice regeneration seas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both rice varieties reached the highest when applied bud fertilizer about 6 days before harvest in the frst season, for moderate growth period, more panicle number, and reasonable spike grain structure.

bud fertilizer; fertilization period; semilate ratoon rice

S511

:A

:1006-060X(2017)06-0035-03

10.16498/j.cnki.hnnykx.2017.006.011

2017-04-17

湖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经费(湘财农指〔2015〕263号)

孙小成(1962-),男,湖南永州市人,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等农作物栽培技术研究及科研管理工作。

蒋小军

猜你喜欢
再生稻中稻生育期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
西南地区氮肥后移对杂交中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生育期遮荫淹水对烤烟形态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烤烟叶片生育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