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优质杂交晚稻桃优香占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2017-08-07 15:00高汉清欧阳江南郭明选刘大锷覃立群伍中胜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粒肥穗肥晚稻

高汉清,欧阳江南,郭明选,刘大锷,覃立群,伍中胜,周 锋

(1. 桃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桃源 415700;2. 桃源县农业局,湖南 桃源 415700)

高档优质杂交晚稻桃优香占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高汉清1,欧阳江南1,郭明选2,刘大锷1,覃立群1,伍中胜1,周 锋1

(1. 桃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桃源 415700;2. 桃源县农业局,湖南 桃源 415700)

桃优香占是桃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档优质杂交晚籼中熟新组合,为了掌握该组合氮肥运筹规律,2015年进行氮肥用量试验,2016年进行氮肥运筹技术研究。2015年试验施纯N 120~210 kg/hm2,随着氮素增加,单产提高,说明该组合耐肥性较强,对氮的需求较高。2016年试验施用量为纯N 180 kg/hm2,P2O530 kg/hm2,K2O 135 kg/hm2,氮肥按照基∶蘖∶穗肥比为5∶2∶3施肥方式,效果最好,单产最高。

桃优香占;晚稻;氮肥运筹技术;桃源

桃优香占是桃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选优质不育系桃农1A[1](湘审稻2015052)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稻黄华占配组而成的中熟杂交晚稻组合[2](湘审稻2015033)。2012年参加湖南省第九次优质稻评比,被评为湖南省高档优质稻(2级),已被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开发,并在全国双季稻区推广种植,其中在桃源县双季稻区2015年推广种植333 hm2,2016年超过680 hm2。

氮肥是水稻增产的主要肥料因子,在水稻高产和稳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3-4];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稻米的需求,氮肥对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5];中国水稻单产较低,而氮肥用量较高[5];据有关文献报道,中国稻季氮肥平均用量达180 kg/hm2,较世界平均水平102 kg/hm2高出约75%[6],造成原因是农民偏施氮肥和氮肥利用率低。因此,为探讨不同肥料运筹方法对杂交晚稻桃优香占产量的影响,确定桃优香占的最优肥料运筹方案,为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2015~2016年连续2 a在河砂泥土壤同丘田块上进行了杂交晚稻桃优香占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本情况

试验田位于青林乡白洋河村三组,前作早稻中嘉早17号,面积0.2 hm2,河砂泥,肥力中等,灌溉方便。试验前(2015年)取耕作层混合样化验:有机质含量22.38 g/kg,碱解氮146 mg/kg,有效磷6.2 mg/kg,速效钾49 mg/kg,缓效钾266 mg/kg;2016年前作施25%有机无机复混水稻专用肥,有机质24.6 g/kg,碱解氮142 mg/kg,有效磷10.1 mg/kg,速效钾60 mg/kg,缓效钾225 mg/kg,pH值5.8。供试作物品种为杂交晚稻桃优香占,供试肥料为45%复合肥(N 15%)、尿素(N 46%)、过磷酸钙(P2O512%)和氯化钾(K2O 60%)。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2015年处理1(CK),不施任何肥料;处理2施纯N 120 kg/hm2;处理3施纯N 150 kg/hm2;处理4施纯N 180 kg/hm2;处理5施纯N 210 kg/hm2。小区面积20 m2(4 m×5 m),N素按基追施各半方式施用,除对照外,处理2~5用45%复合肥(N、P、K比例为15∶15∶15)375 kg/hm2(每小区750 g),加相对应N素补足作底肥,处理2~5补充尿素分别为16.3、81.5、141.3和205 g。2016年设置为处理1(CK1),不施任何肥料;处理2(CK2),基肥∶分蘖肥为6∶4,即氮肥的60%做基肥,40%用做分蘖肥;处理3,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4∶1,即氮肥总量的50%做基肥,40%做分蘖肥,10%做穗肥;处理4,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2∶3,即氮肥总量的50%做基肥,20%做分蘖肥,30%做穗肥;处理5,一次性施肥,所有肥料一次性做基肥施用。小区面积24 m2(2 m×12 m),处理2~5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纯N 180 kg/hm2、P2O530 kg/hm2和K2O 135 kg/hm2。氮肥按处理要求分次施用,磷肥全部用做基肥,钾肥基肥和穗肥各占50%(处理2~4)。基肥在移栽前面施入泥,分蘖肥在移栽返青后施用,穗粒肥在晒田复水后施用。

移栽前分区做埂,统一用农膜包埂防渗漏,稻草在早稻收割后翻压还田。2015年6月23日播种,7月19日移栽,湿润育秧,大苗洗插,规格为20 cm×25 cm,每蔸插2粒谷秧苗。移栽后7 d按设计要求追施尿素,即处理2~5分别为260、330、390和460 g。2016年6月19日播种,7月22日抛秧栽培,7月29日秧苗返青后施追肥(分蘖肥),8月23日施穗粒肥。移栽、施肥、中耕除草、病虫防治、灌溉等农艺措施在同等条件下同一天完成,收获单独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用量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2015年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增加,植株增高,有效穗增多,千粒重降低。处理5(施纯氮210 kg/hm2)的植株最高达98 cm,有效穗最多达328.05万穗/hm2,千粒重最低30.7 g(见表1)。

表1 2015年桃优香占的不同氮用量经济性状

2.2 不同肥料运筹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2016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穗粒肥的处理(处理3、处理4)其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均明显的高于传统施肥处理(处理2)和一次性施肥处理,处理3株高为83.0 cm,处理4株高为82.8 cm,分别比处理2(CK2)高2.3和2.1 cm;处理3和处理4穗长均为22.3 cm,比处理2(CK2)增加0.6 cm;总粒数和实粒数均以处理3最高,分别为128和102.9粒/穗,与处理2(CK2)比较,分别多10.4和12.5粒/穗,其次是处理4,总粒数和实粒数分别为120和94.9粒/穗,分别比处理2(CK2)多2.4和4.5粒/穗。说明氮肥按照基肥、分蘖肥、穗粒肥分段施用,适当增加后期穗粒肥,有利于晚稻植株个体的发育,促进穗大粒多。而一次性施肥处理(处理5),其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与处理2(CK2)比较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除无肥处理(CK1)外,4个处理间有效穗未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见表2)。

2.3 不同氮用量对产量的影响

2015年单产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提高,处理5的单产最高达8 515.5 kg/hm2,比对照增加2 710.2 kg/hm2,增产46.7%(见表3),施氮的效果达极显著水平。

2.4 不同肥料运筹对产量的影响

2016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肥料运筹对杂交晚稻桃优香占产量有明显的影响,以处理4产量最高,为6 792.0 kg/hm2,比对照处理2增产541.7 kg/hm2,增产率8.7%,其次是处理3,产量为6 500.3 kg/hm2,比对照处理2增产250.0 kg/hm2,增产率为4.0%;处理5与对照处理2比较表现为减产291.7 kg/hm2,减产率4.7%(见表4)。经方差分析,试验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最小显著极差法(LSR-SSR)比较表明,处理4与处理5、处理1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处理2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3与处理5、处理1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表4)。说明增施穗粒肥氮、钾对杂交晚稻桃优香占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表2 2016年桃优香占的不同肥料运筹经济性状

表3 2015年桃优香占的不同氮用量小区产量

表4 2016年桃优香占的不同肥料运筹小区产量

3 结 论

氮肥用量试验设计N素水平均在桃优香占适用范围内,施氮量增加单产提高,说明该组合对N素要求较高;作晚稻种植要获得7 500 kg/hm2以上的产量,施纯氮必须达到150 kg/hm2以上;施纯氮210 kg/hm2增产幅度还较大,说明该组合的耐肥性较强,适当增施氮肥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杂交晚稻桃优香占适当增加后期穗粒肥的施用,有利于促进植株个体的发育,增加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从而达到增产效果。2016年试验与对照处理2比较,增施穗粒肥的处理3、处理4株高增加2.1~2.3 cm,总粒数增加2.4~10.4粒/穗,实粒数增加4.5~12.5粒/穗;平均增产250.0~541.7 kg/hm2,增产率4.0%~8.7%。经统计分析,处理4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2。与凌启鸿、张洪程、胡雅杰等[7-9]研究基蘖肥∶穗肥为6∶4~5∶5的前氮后移、重施穗肥的高产栽培模式基本一致。推荐杂交晚稻桃优香占肥料运筹采用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2∶3的施肥模式,其中分蘖肥在移栽返青后追施,穗粒肥在晒田复水后追施。

在土壤有机质含量24.6 g/kg、碱解氮142 mg/kg、有效磷10.1 mg/kg、速效钾60 mg/kg、缓效钾225 mg/kg和pH值5.8的条件下,施用量为纯N 180 kg/hm2,P2O530 kg/hm2,K2O 135 kg/hm2,按照基∶蘖∶穗肥比为5∶2∶3模式施用,以此为基数,在桃优香占推广种植区域进行科学施肥,按照土壤肥力适当增减用量。

[1] 伍中胜,刘大锷,王建龙,等. 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桃农1A的选育与应用[J]. 杂交水稻,2015,30(4):6-8.

[2] 伍中胜,周少川,刘大锷,等. 优质中熟杂交晚籼新组合桃优香占的选育与应用[J]. 杂交水稻,2016,31(5):12-14.

[3] 王伟妮,鲁剑巍,鲁明星,等. 湖北省早、中、晚稻施氮增产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5):545-553.

[4] 郭汝礼,杨林章,沈明星,等. 太湖地区黄泥土水稻适宜施氮量研究——长期定位试验[J]. 土壤,2006,38(4):379-383.

[5] 武 良,张卫峰,陈新平,等. 中国农田氮肥投入和生产效率[J].中国土壤和肥料,2016,(4):76-83.

[6] 彭少兵,黄见良,钟旭华,等. 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J].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9):1095-1103.

[7] 凌启鸿,张洪程,戴其根,等. 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2):2457-2467.

[8] 张洪程,吴桂成,戴其根,等. 水稻氮肥精确后移及其机理[J]. 作物学报,2011,37(10):1-15.

[9] 胡雅杰,朱大伟,邢志鹏,等. 改进施氮运筹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1):12-22.

(责任编辑:肖彦资)

Nitrogen Fertilizer Management Technique for High Quality Hybrid Rice (Taoyouxiangzhan)

GAO Han-qing1,OUYANG Jiang-nan1,GUO Ming-xuan2,LIU Da-e1,QIN Li-qun1,WU Zhong-sheng1,ZHOU Feng1
(1. Taoyuan County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Taoyuan 415700, PRC; 2. Taoyuan County Agricultural Bureau, Taoyuan 415700, PRC)

Taoyouxiangzhan is a high quality late season ind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in order to master the law of nitrogen management in this combination, nitrogen amount test was conducted in 2015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technique was studied in 2016. In 2015, the trial applied pure nitrogen 120 to 210 kg/hm2, with the increase of nitrogen, the yield per unit area increased, it proved that the fertilizer resistance of this combination was stronger, and the demand for nitrogen was higher.In 2016, the trial applied pure nitrogen 180 kg/hm2, P2O530 kg/hm2, K2O 135 kg/hm2, N fertilizer applied as base fertilizer : tillering fertilizer : panicle fertilizer by 5∶2∶3, then came with the best effect, the highest yield per unit area.

Taoyouxiangzhan; late rice; nitrogen management technique; Taoyuan

S143.1

:A

:1006-060X(2017)06-0038-03

10.16498/j.cnki.hnnykx.2017.006.012

2017-04-14

湖南省做优做强湘米产业高档优质稻新品种选育项目(2012)

高汉清(1960-),男,湖南桃源县人,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科研工作。

刘大锷

猜你喜欢
粒肥穗肥晚稻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粒肥施用时期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初探
穗肥施用时期对喀斯特区域杂交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控(缓)释配方肥和粒肥在粳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东北寒地单季稻区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减少氮磷、优化钾肥用量是关键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