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灰色关联分析

2017-08-07 15:00戴天放麻福芳魏建美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产能力鄱阳湖经济区

卢 慧,李 庆,戴天放,麻福芳,魏建美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灰色关联分析

卢 慧,李 庆,戴天放,麻福芳,魏建美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0)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深入探究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更好地发展农田水利来促进农业生产。分别选取8个投入指标以及8个产出指标,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分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投入要素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灌溉面积和有效灌溉率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联度分别为0.635 349和0.594 240,依次位居第13和15位,有效灌溉面积位居第5位,有效灌溉率位居第8位。从结果可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田水利投入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表明农田水利建设对促进农业综合生产力还有着较大的潜力,并提出相应建议。

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灰色系统模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发展农业必须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农业用水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其中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的90%以上[1]。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作,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来推进农田水利建设。2000年以来,随着政府对农业投入的持续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迎来发展高峰期。2008年开始,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在湖北、广西、山东、云南和贵州等省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2011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要“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国家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主要原因是它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关键作用。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稳定地达到一定水平的农业产出能力。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围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展开了探究:Romeo G. Teruel[2]研究了菲律宾1974~2000年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指出灌溉可以使农业成本降低0.12%。熊江英[3]提出农田水利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翟浩辉[4]认为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很重要,并提出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思路。赵珊[5]通过分析中国1980~2003年农业水利投入的相关数据,得出农业水利投资对于农业的发展贡献大于化肥施用量的投入。彭亮[6]以四川省为例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撑测度模型,并提出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模式。杜金华等[7]利用灰色系统模型研究了昌吉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投资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研究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灰色关联度的相关文献有很多,但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对象的研究几乎没有。该区域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有效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对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分析农田水利重要性的基础上,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测算出该区域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支撑度,提出促进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研究区域概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所辖县(市、区),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和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是由6个地级城市,6个县级城市,19个县,共494镇组成的城镇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土面积为5.12万km2,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丰富,农业人口较多,是江西省水稻、棉花、水产、水禽的传统主产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翻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耕作条件好,农产品量多质优,区内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50个,规模达到10.47万hm2,种植示范基地230个,种植业规模达到18.83万元/hm2,在江西省47个商品粮基地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19个[8]。

尽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业建设资金短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和公众环保意识淡薄等。特别是农业基础配套设施缺乏,使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对滞后,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承担的重任不相适应。其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尤其严重,鄱阳湖农田水利工程多修建于上世纪,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水库不断淤积,库容和蓄水量减小,另外病险水库数量增加,水库老化严重。同时小型农田水利投资总量小、投资结构不合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不到位等机制问题也逐步突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江西省唯一一个国家级的战略发展区域,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研究方法

2.1 灰色系统模型

信息完全明确的系统称为白色系统,信息未知的系统称为黑色系统,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8-11]。

2.1.1 建立数列 建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因子集。设X为灰色关联因子集,其中X0={x0(k),k=1,2,…,n}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序列,即参考序列,Xi{xi(k),k=1,2,…,n;i=1,2,…,m}为影响因素序列,即比较序列。

2.1.2 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各数列的量纲不相同,不便进行计算和比较。所以要先对所有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文中采用均值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将所有数据除以序列平均值,得到一个占平均值百分比的新数列,见公式(1)和(2)。

2.1.3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先逐个计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序列(即参考序列)与每个影响因素序列(即比较序列)对应元素差的绝对值,即计算出绝对值矩阵中两极最小差和最大差,即,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影响因素序列的关联系数,见公式(3):

式中:λ为分辨系数,文中令λ=0.5。

2.1.4 计算关联度 通过特定方法将各个时刻(即曲线中的各点)的关联系数集中为一个值,即灰色关联度。主要计算方法有邓氏灰色关联度法、灰色欧几里德关联度法以及灰色加权欧几里德关联度法。综合比较,文中选用邓氏灰色关联度法进行计算,见公式(4)。

2.1.5 综合评价 将相关数据代入以上公式(3)、(4),即可得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序列(即参考序列)与每个影响因素序列(即比较序列)的灰色关联度。计算得到的数值越大,关联度越大,反之,则关联度越小。

2.2 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联度模型

2.2.1 指标选择 笔者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6个县市(除去各城区)的农业生产总值(2006~2010年)来体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用X0表示。农业生产过程中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投入要素主要指农业生产投入,包括土地,资本,劳动等因素,产出要素主要指农业产出水平,包括粮食、油料、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的产量[12]。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投入因子组”和“产出因子组”,其中,“投入因子组”指标选择了:X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单位为万人;X2: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位为万kW;X3:年末耕地面积,单位为万hm2,记为;X4:农村用电量,单位为万kW/h;X5:有效灌溉面积,单位为万hm2;X6:有效灌溉率,单位为% ;X7:化肥使用量,单位为万t;X8: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单位为万hm2。“产出因子组”指标选择了:X9:粮食产量,单位为万t;X10:棉花产量,单位为万t;X11:油料产量,单位为万t;X12:肉类总产量,单位为万t;X13:蔬菜产量,单位为万t;X14:水量产量,单位为万t;X15:禽蛋产量,单位为万t;X16:水产品产量,单位为万t。

由于农村水利建设是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笔者拟用有效灌溉面积和有效灌溉率来作为农村水利建设计量指标,其中有效灌溉率为有效灌溉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值。上述所选指标数据均来自《江西省统计年鉴》(2006~2010年)。

2.2.2 数据处理 为了便于计算和比较,依据上述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灰色关联度分析

根据上述公式(1)~(4),计算得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影响因素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灰色关联度,见下表1所示。

表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效灌溉面积、有效灌溉率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联度分别为0.635 349、0.594 240,依次位居第13、15位。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建设的排名处于较低水平,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不是很大。从上述结果可得出,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联度大大低于油料产量、肉类总产量、棉花产量、禽蛋产量、水产品产量等影响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直接与农产品的产出相关的。同时,农村水利因素也比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等生产投入因素的关联度低,主要是因为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间接相关。此外,农田水利因素比化肥使用量、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排序要靠前,说明农田水利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农业发挥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但作用不明显。这说明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重视,并从整体上验证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特别是在考虑到上述结果是在鄱阳湖地区多年来对农田水利投入较少的情况下得到的,更加说明了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有着巨大的潜力。

3.2 农业生产投入要素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灰色关联度分析

从投入要素内部来看,各投入因素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关联序为:农村用电量第1位,农业机械总动力第2位,年末耕地面积第3位,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第4位,有效灌溉面积第5位,化肥使用量第6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第7位,有效灌溉率第8位。在各种投入要素中,水利相关投入排序较为落后,如有效灌溉面积位居第5位,有效灌溉率位居第8位。水利投入排序在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年末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等农业资本要素投入之后,说明当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还是依靠能源消耗、农技创新等途径实现的,农村水利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4 对策建议

4.1 科学规划水利,规范资金使用

以江西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依据,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体系。翻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要编制本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加强与国家和省内有关规划的衔接,各部门形成合力,推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指导监督农田水利建设的开展情况。同时,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使用方向、使用主体、使用方式都要按相关规定来严格执行,统筹安排资金,保证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4.2 明晰产权主体,加强水利监管

推进水利产权改革,明晰水利产权主体,对投资量大、收益期长、影响面广的大型农田水利设施仍由国家投资和政府管理为主,相反,对投资量小、收益期短、分布面散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从法律的角度来明确不同建设模式的受益范围及其经营管理职能。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一是要对水价进行监控,合理确定水价,满足农户灌溉用水需求;二是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各环节进行全面、全程、全员的监管。

4.3 强调科教兴农,培养技术人才

科学技术是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提高农田水利事业的科技含量,加快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力度,引进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灌溉技术以及高效的灌溉设施,大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政府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的高精尖端农业灌溉人才,利用科技特派团、“三农”服务等资源开展灌溉技术下乡服务活动,培养灌溉技术骨干和示范农户。

4.4 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公众参与

加大政府预算中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专项投资的总量和比例,加大财政投入、基建投资、国债资金、土地出让收入等向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倾斜的力度[13]。拓展水利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领域,形成政府、企业、个人等多元化主体的投资机制。同时,强化金融信贷、科技服务、税收、土地征用等方面的扶持激励政策,如: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免担保或低息减息等政策性贷款,提高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比例、范围等。鼓励和引导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经营和运行维护,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

[1] 张明生,王 丰,张国平. 中国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节水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S1):1-6.

[2] Romeo G T,Kurada Y. 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Philippine agriculture,1974-2000 [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5,(16):555-576.

[3] 熊江英.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建设措施[J]. 硅谷,2009,(6):86.

[4] 翟浩辉. 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保障[J]. 求是,2005,(8):41-43.

[5] 赵 珊. 中国农业水利基本建设资金配置的实证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4-49.

[6] 杜金华,杨福成. 昌吉州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灰色关联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3):55-57.

[7] 彭 亮. 农村水利建设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灰色关联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 农村经济,2011,(4):32-35.

[8] 邓聚龙. 灰色系统理论与应用进展的若干问题[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9] 邓聚龙. 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10] 刘 芳,王慧芳,张利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现状、困境及发展思路[J]. 江西农业学报,2014,(9):140-142,146.

[11] 《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课题组. 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J]. 管理世界,1994,(4):166-175,220.

[12] 项英辉,刘全芝,李荣彬. 辽宁省农村水利建设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贡献的实证分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9-73.

[13] 刘石成.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11,(8):40-44.

(责任编辑:肖彦资)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and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pacity in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LU Hui,LI Qing,DAI Tian-fang,MA Fu-fang,WEI Jian-me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 Information,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chang 330200, PRC)

Selecting 8 input and 8 output indicators, the support of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e is calculated by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pport of the effective irrigated area and the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pacity is 0.635 349, ranked NO.13. The support of the effective irrigation rate and the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pacity is 0.594 24, ranked NO.15. Among all the input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effective irrigation area ranked No.5, the effective irrigation rate ranked No.8. Generally speaking, the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has little effect in the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pacity, but also has great potential. Fatally, the appropriate sugges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pacity; grey system model;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zone

S27

:A

:1006-060X(2017)06-0045-04

10.16498/j.cnki.hnnykx.2017.006.014

2017-04-17

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D201726);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15CQN009)

卢 慧(1988-),女,江西赣州市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工作。

李 庆

猜你喜欢
生产能力鄱阳湖经济区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鄱阳湖好风光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我国PVC糊树脂生产厂家概况
2015年我国聚丁二烯橡胶主要生产厂家概况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马自达汽车公司发动机SKYACTIV—G和SKYACTIV—D的年生产能力达8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