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开展药物重整工作实践的效果分析

2017-08-07 06:02杨楠
上海医药 2017年14期
关键词:慢性病社区

杨楠

摘 要 目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药物重整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9月在中心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211例,其中男性86例(40.76%),女性125人(59.24%)。年齡范围62~95岁,平均(74.65±8.16)岁。在12个月内对患者进行药物重整干预6次,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估药物重整指导效果。结果:干预后长期用药品种显著减少,每月药费总金额和每月药费自付金额显著降低(P均<0.01),一般健康状况和精神健康评分显著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和患者健康自评分明显上升(P均<0.01)。结论:药物重整可降低用药费用,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病;药物重整;社区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4-0048-02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development of 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 in the community

YANG Nan

(Zhenr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3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arry out 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communit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Methods: A total of 211 cases of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from July to Sept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in the center for treatment, among them 86 cases were male (40.76%) and 125 female (59.24%). The age range was 62~95 years old and average (74.65±8.16) years. The 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 intervention was carried out six times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within 12 month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long-term medication varieti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monthly expenses for medicine and the amount of monthly out-of-pocket payment for medicin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all P<0.01). The general health status and mental health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5). The scores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patient health self-scoring increased obviously(P<0.01). Conclusion: 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 can reduce the cost of medic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 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 community

药物重整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由医务人员对患者所服用的药物有详细全面的记录,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消除故意的和非故意的处方不一致,减少不合理用药,预防医疗过程中的药品不良事件[1]。本研究对真如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这一特定的慢性病人群进行药物重整实践,并进行效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年7—9月在本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211例,其中男性86例(40.76%),女性125例(59.24%)。年龄62~95岁,平均(74.65±8.16)岁。被调查患高血压患者病平均病程16(8~21)年,患糖尿病平均病程11(6~16)年。共涉及中心门诊部和下设的4个社区卫生服务点。

入组标准:(1)本社区居住的常住居民,年龄≥60岁,病情稳定、意识清楚、沟通无障碍,愿意配合本研究者(;2)日服用药物种类≥5种,各品种服药时间均≥3月,所服用药品中至少有一种在我中心配用;(3)高血压病诊断及排除标准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2],糖尿病诊断及排除标准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4)排除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患有恶性肿瘤及严重心肝肾疾病、认知或意识障碍者,排除患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患者;(5)排除期间病情恶化,不能继续参加者。

1.2 干预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具体如下(1)收集符合入组标准患者基本资料、用药情况,临床客观指标(血压、血糖等),自身感觉评分,患者满意度调查,并填写简明健康状况SF-36量表。自身感觉评分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患者对自身健康感觉越好。SF-36量表分为八大模块包括躯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健康生理职能、躯体健康躯体疼痛、躯体健康一般健康情况、精神健康活动、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各模块最高分8~30分,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生活质量越高。(2)在研究开始时和研究1、3、6、9、12个月共6次进行用药重整干预。评价指标包括目前用药情况、多重用药情况、临床客观指标(血压、血糖)、自身感觉评分。采用问卷调查评估干预前后药物重整指导的效果。

1.3 相关干预参照标准

参照新增修订版Beers标准[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以及相应药品说明书。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血压和血糖水平评价

干预前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用药情况评价

患者干预后长期用药品种显著减少(P<0.01),干预前后每月药费总金额和每月药费自付金额均显著减少(P<0.01,表2)。

2.3 生活質量评价

干预后患者的躯体健康躯体疼痛、躯体健康一般健康情况、精神健康活动、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平均得分均比干预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满意度和健康自我评价

对患者干预前后进行满意度测试,干预前评分(85.63±3.69)分,干预后评分(86.70±2.98)分,干预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1),患者满意度有所上升。按照百分制计算由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自评,干预前评分(69.08±14.55)分,干预后评分(71.81±11.48)分,干预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患者健康自评分有所上升。

3 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老年慢性患者的代表人群,其用药问题反映了目前大多数老年慢病患者的用药问题。在我国,大多数患者会到多家医院就诊,开具的处方可能出现正在使用的相近药物或者新增加了其他药物品种[5]。除医师处方外,部分老年患者还常自行购药,包括广告药物、非处方药物、保健品和中草药[6],用药问题导致药物重整需求日益迫切。

本次干预数据显示,干预前后患者血压、血糖等客观指标无差异,躯体健康生理功能和生理职能也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入组时的患者均为病情稳定者有关,通过重整干预,患者仍能够保持病情稳定和躯体健康的状态。同时数据也显示,干预后患者躯体健康躯体疼痛、躯体健康一般健康情况、精神健康活动、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各模块得分均有显著性提高,提示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是有所提高。干预后长期用药品种显著减少,每月药费总金额和每月药费自付金额均显著减少,提示药物重整干预在维持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控制水平的基础上,减少了用药种类和自付费用,使得患者健康自评分和满意度都有明显上升。

药物重整的效果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能够减少用药问题,引导目标人群建立正确的用药习惯、方式和意识;(2)保证患者躯体健康、精神健康和情感健康,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能够增进医患沟通,提高临床治疗中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4)通过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卫生资源,减轻社区、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7-9]。

参考文献

[1] Kathleen Cubera, David Custodio, Mary Starbuck, et al. 药物重整:美国俄亥俄州两家医院的成功经验[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2, 4(2): 41.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 3(5): 42-93.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22(8): 2-42.

[4] 闫雪莲. 新增修订版Beers标准[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2, 31(2): 636-638.

[5] 张波, 闫雪莲, 王秋梅, 等. 重视老年人多重用药问题[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2, 31(2): 171-174.

[6] 许尉, 周冠宇, 胡明. 北京市居民用药安全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药房, 2013, 24(28): 2602-2605.

[7] 李义秀, 王永龙, 章新晶, 等. 临床药师开展药物重整的药学服务实践[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6, 36(12): 1028-1031.

[8] 刘治军. 国外临床药师药物重整工作简介[J]. 药品评价, 2012, 9(32): 6-9.

[9] 徐姗姗, 赵环宇, 李荔, 等. 临床药师开展药物重整服务在防范用药差错中的作用与实践[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5, 18(6): 709-710.

猜你喜欢
慢性病社区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 国办发〔2017〕12号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护理干预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应用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