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PK中餐,哪种更健康?

2017-08-08 04:31于良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谷类饮食结构饮食习惯

于良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界各地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俗等各方面的因素,造成了人们在饮食上的千差万别。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饮食习惯上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几千年来以农耕文明为主,形成了以食用粮谷类食物为主、蔬菜水果为辅、肉蛋类为补充的饮食结构。《黄帝内经》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宜”,意思是说,日常饮食中,谷类食物是人生存的基础,水果可以辅助每日饮食,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蔬菜可以作为填充,实现饱腹感,如果还能有点肉吃,那就更好了。

《黄帝内经》中之所以会提出这种古老的膳食建议,是基于当时当地的地理、气候、自然、人文环境。在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我们把视野放大后发现,从广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再到今天的欧美地区,同样因为地理、气候、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许多饮食习惯。例如,在缺乏大面积耕地地区,或气候条件不适宜的地区,无法像我们汉族中原地区这样形成浓厚的农耕文化,相对应的,他们形成了畜牧文化或渔业文化,这些文化的特征也在今天这些地区的饮食情况中有所体现。

如在欧美国家,饮食上虽然同样有粮谷类,但是饮食方法上却和东方有所差异,他们很少会蒸煮,更多地会选择烤成面包;在副食的选择上,更多的选择牛肉、鱼类、奶类作为补充;在一些沿海国家,还会形成以食用丰富海产品为特点的饮食习惯。

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交流的频繁,西方的饮食方式也开始渗入到我们生活中。但在有些人看来,西方的饮食是不健康的,亚洲人不适合西方的饮食,或者西方的饮食不营养,热量高等等。

其实, 在饮食问题上,食物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是一件好事。食用异地饮食并不会因为人种不同,而对身体健康带来什么伤害。例如,一个东亚人如果从小生活在欧洲,也会形成区别于东亚人的饮食习惯,而这种饮食习惯,并不会因为人种的不同,让这个孩子无法正常成长,或出现健康危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饮食结构是绝对健康的,今天我们看来所谓健康的日本饮食结构、地中海饮食结构,也只是相对来说健康。我們东方的饮食,如油条、糖三角、炸面粿子等等,其实也无法做到营养学中食物多样、膳食均衡的要求。在西方饮食中,也有像薯条这种和油条差不多的不那么健康的吃法。

最后,笔者想告诉大家,每个地区的饮食都有其优秀的一面,也都有其劣势的一面。真正好的饮食习惯,是自己养成的,就是遵循食物多样、膳食平衡的营养科学理念。在科学面前,食物都是平等的,膳食结构是否健康,完全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选择和搭配。

猜你喜欢
谷类饮食结构饮食习惯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
戒除糖瘾先改饮食习惯
调整饮食结构,促进心理健康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居民的饮食结构与营养分析
6种“败性”饮食习惯
Have a Healthy Diet
常吃全谷类食物益健康
中俄饮食结构差异在汉俄熟语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