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补义

2017-08-08 20:29王诚
辞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列子吕氏春秋大词典

王诚

《汉语大词典》中“当年”条列有三个义项: 1. 壮年。指身强力壮的时期。2. 指果树开花结子最多的一年。3. 往年;昔年。其中第一个义项依据的是清儒的解释,即“当”可通“丁”,而“丁”有壮义。这是因声求义的典型例子。但是,清儒的考证并未周全,还有所缺失,“当年”还应补充一个自先秦就有且多见于中古的义项。下面先看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对“当年”的考释。

王引之《经义述闻·尔雅》“丁,当也”条云:“当字又有盛壮之义。《晏子春秋·外篇》曰:‘兼寿不能殚其教,当年不能究其礼。《吕氏春秋·爱类篇》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女有当年而不绩者。丁、当一声之转。当年者,丁年也。丁年者,壮年也。”《吕氏春秋》高诱注云:“当其丁壮之年故不耕植,则穀不丰,故有受其饥者也。”可见高诱并未认识到“当”和“丁”的关系,而王氏因声求义,揭示了“当年”有壮年义。又,《墨子·非乐》:“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股肱之毕强,声之和调,眉之转朴。”王念孙《读书杂志》亦指出“当年”为壮年。孙诒让《间诂》从王氏父子之说,且于《墨子·非儒》“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亦云:“当年,壮年也。”但我们认为清人之说犹未尽恰,《晏子春秋》《墨子·非儒》中的“当年”与《吕氏春秋》《墨子·非乐》中的“当年”有所不同,应当区别对待。

后代套用《晏子春秋》和《墨子·非儒》中的句式,如《史记·太史公自序》:“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法言·寡见》:“司马子长有言曰: 五经不如老子之约也。当年不能极其变,终身不能究其业。”《抱朴子外篇·省烦》引《墨子》作“累世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究其事”。在这些例子中,“当年”与“兼寿”“累寿”“累世”相對,而与“终身”相近。此外,《列子·仲尼》:“此道不行一国与当年,其如天下与来世矣?”《列子·杨朱》:“自枯槁于当年,求余名于后世者。”又:“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誉,规死后之余荣;……徒失当年之至乐,不能自肆于一时。”又:“为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这些例子中,“当年”与“来世”“后世”相对,和“一生”相类。通过上述对文的语境,大致可以猜测出“当年”的意思,显然不是壮年,当然也不是往年,而应该和“今世”相近。

其实,在故训中对此用法的“当年”早有提及,《汉书·叙传》:“然而器不贾于当己,用不效于一世。”颜师古注:“当己,谓及己身尚在,犹言当年也。”据此,“当年”相当于生时,即活着的时候。《三国志·吴书·韦曜传》:“盖闻君子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没世而名不称。”“当年”与“没世”相对。在《晋书》中“当年”不但与“后世”“后代”等相对(如《宣帝纪》:“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王濬传》:“况濬建元勋于当年,著喜庆于身后。”《习凿齿传》:“虽形屈当年,意申百世。”《赫连勃勃载记》:“不知何以谢责当年,垂之来叶。”),还与“前代”“过往”等相对(如《桓温传》:“此古贤所以叹息于既往,而臣亦大惧于当年也。”又:“此功既成,则陛下盛勋比隆前代,周宣之咏复兴当年。”)。所以“当年”也可以解释为今世、当今。

从“当”和“年”两个语素的含义来看,“当”是当前、当下的意思,而“年”的时间范围较为模糊,如《汉语大词典》所列,“年”有岁月义,泛指时间,如《文选·曹植〈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李善注:“傅武仲《与荆文姜书》曰:‘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年”又有寿命义,指一生的岁数,如《庄子·秋水》:“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成玄英疏:“夫年之寿夭,时之赊促,出乎天理,盖不由人,故其来也不可举之而令去,其去也不可止而令住。”这样就不难理解“当年”为何可以指生时,有今生、今世的意思。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汉语史研究中心杭州 310028)

(责任编辑 马 沙)

猜你喜欢
列子吕氏春秋大词典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列子学射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养生之道
《列子》研究综述
《列子》文体的分类梳议
NORTHERNMOST COUNTRY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