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膜包裹法储存甘薯茎线虫病薯的可行性分析

2017-08-08 22:50杜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4期
关键词:储存

摘 要:目的:探讨甘薯茎线虫的保存时间和温度对薯肉内茎线虫的影响,以方便实验教学的分析观察。方法:采集回来新鲜、表皮无伤的病薯置于干燥的房屋内晾上72h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个大小不等病薯,用洁净的保鲜膜将薯块裹严,分别置于4℃、10℃、16℃3个温度下,保存到2、4、5及6个月时用显微镜观察病薯内茎线虫活虫状态。结果:在2个月时观察薯块及其茎线虫,发现处于3种温度下的薯块内茎线虫保存完好,虫体活跃。在第4至6个月时,处于3种温度下的甘薯表皮都有不同程度的白色及浅粉色病菌孢子堆,并且随着温度的增加甘薯腐烂严重,腐烂的甘薯内有线虫,已死亡;无腐烂的甘薯内茎线虫保存完好。结论:甘薯茎线虫病薯标本保存的最佳温度为4℃,保存时间为6个月以上。

关键词:保鲜膜包裹法;储存;甘薯茎线虫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4-0067-02

Abstract:Objective:The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time which have the effects on the live 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has been research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this would be convenient to experimental teaching.Method:Collected fresh and epidermis unbroken infected sweet potato and keep them in a dry room for 72h.Divided the sweet potato into three groups of 20 each group randomly, and wrapped up each group with fresh-keeping film, then keep them at 4℃, 10℃, 16℃, respectively. Evaluated the vitality of 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state after 2, 4, 5 and 6 months.Result:The nematode were preservation in a good state and full of vitality at the different temperature after 2 months; the epidermis were decomposed in varying degree and had lots of pink spore mass after 4 month, and decomposed more serious with increased of temperature. There was dead stem nematode in rotten sweet potato. Conclusion:The optimum preservation temperature of 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is 4℃, and the time is 6 month.

Key words:Plastic wrap;Preservation;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新疆地处西北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北纬43°20′~47°15′。独特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宜种植甘薯,为国家甘薯产业开辟了新的产区。近年来,新疆在品种选育、栽培、加工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大力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疆甘薯种植面积达到1万hm2,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昌吉回族自治州、沙湾县、霍城县、新源县等[1]。甘薯高效农业发展的同时,病虫害的危害也日趋猖獗,其中甘薯茎线虫病(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又叫空心病、康心病、空梆子等[2]。王晓东等[3]证明了新疆甘薯茎线虫病病原为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destructor Thorne)。

为了在高校农业类植物病理相关实验中,让学生更好更直观的了解甘薯茎线虫的形态,笔者摸索出了一种保鲜膜包裹法的保存方式,此法不仅克服了课时进度与季节脱节而导致选材的困难,而且可以一次看到不同龄期的线虫,便于学生观察和学习,比直观的玻片教学效果更佳。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材料 病样来自于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病温室院内多年种植甘薯茎线虫病的病圃。

1.1.2 仪器 Haier公司生产SC-242型立式冷藏柜,宁波东南仪器厂生产SPX型智能生化培养箱。

1.2 方法 于10月底(内地可能要在9月底)将成熟发病的薯块小心挖出,置于室内通风干燥处干燥72~96h,从收获的新鲜病薯中挑出表皮没有破损且病症明显的甘薯,随机分成3份、每份都有大小不等的病薯20块,采用家用保鲜膜小心包裹好薯块,置于4℃、10℃、16℃3个温度下待测。在保存到第3个月时,将包裹病薯处于两端的保鲜膜戳破两个指头大小的小洞或者在薯块的中间撕开一个小洞,以便通风、通气防止薯块过早的腐烂及病菌孢子堆大量生成,分别在2、4、5和6个月不同的时间里用显微镜对病薯内茎线虫活虫进行观察并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3种不同的温度下保存的病薯在2个月内茎线虫活虫形态清晰,动态活跃,薯块无腐烂;在4个月时观察如下:4℃状态下薯块无腐烂,无腐烂的薯块中甘薯茎线虫活虫形态清晰,10℃和16℃状态下薯块腐烂分别为50%和60%;在5个月时观察如下:4℃、10℃和16℃保存温度下甘薯腐烂程度分别为5%、85%和90%,无腐烂甘薯茎线虫活虫形态清晰,并出现卵生小个体线虫;在6个月时观察结果如下:4℃、10℃和16℃保存温度下甘薯腐烂程度分别为15%、100%和100%,4℃下无腐烂甘薯表皮白色孢子堆增多,薯肉内茎线虫活虫形态清晰,并出现较多的卵生小个体线虫,虫体扭动缓慢。腐烂甘薯表皮呈水浸状,渗透出浅黄色液体,白色病菌孢子堆多,薯肉组织腐烂,呈黄色水浸状,液体稍滑,无味,内有茎线虫,已死亡。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采用低温保存法,在不同的时间内观察甘薯茎线虫“活虫”状态,发现处于4℃保存状态下,甘薯发生腐烂现象较少,薯块表皮随着时间的延长长出一些白色、浅粉色病菌孢子堆,但薯肉还呈深褐色的康心状,表皮干燥、稍皱缩,薯肉内的线虫是活虫、形态清晰。其余2个温度下的甘薯腐烂较多,原因可能两点,一是随着温度增高,甘薯呼吸强度增加,消耗的养分比较多,加速了软腐病发生;二是由于被保鲜膜包裹的甘薯通气不畅导致本身放出的热量挥发不出去,甘薯进行无氧呼吸,致使红薯过早的腐烂。

甘薯茎线虫病于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新疆[3],寄主范围广,除了不危害禾本科作物及棉花外,其他作物和杂草都能感病,已经被列为国家检疫对象之一。本试验对甘薯茎线虫“活虫”的保存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优点:使茎线虫保存在原来的甘薯内,保证了茎线虫形态不变,以便为在实验室或者高校研究“甘薯茎线虫”的工作者提供一个保存茎线虫活虫时间较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全俊仁,楊生宝.新疆新传入病害甘薯茎线虫病的研究[J].石河子农学院学报,1996(4):17-20.

[2]赵雅峰,王晓东,张琼,等.新疆甘薯茎线虫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1):43-45.

[3]王晓东,张莉,杜娟,等.新疆塔城地区甘薯茎线虫病原鉴定[J].植物保护,2013,39(2):139-142.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储存
食物的储存之道
冬眠
机场道面SBS改性沥青适宜储存时间及储存关键控制指标研究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浅谈处罚非法储存危化品之法律适用
安防云储存时代已来
没有冰箱怎么储存食物?
松鼠怎样储存食物
精液长时间冷冻储存与冷冻复苏率的相关性研究
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