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羟维生素D与骨碱性磷酸酶在幼年羊驼佝偻病诊断中的应用

2017-08-09 15:10夏茂华刘金鹏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佝偻病羊驼磷酸酶

夏茂华,李 莹,刘金鹏

(北京动物园,北京 100044)

25羟维生素D与骨碱性磷酸酶在幼年羊驼佝偻病诊断中的应用

夏茂华,李 莹,刘金鹏

(北京动物园,北京 100044)

对2只表现临床症状和1只明显无临床症状的患佝偻病的幼年羊驼检测25羟维生素D与骨碱性磷酸酶,均明显异常。采用维生素D3大剂量突击治疗后,25羟维生素D与骨碱性磷酸酶均有明显改变。应用检测25羟维生素D与骨碱性磷酸酶不仅可避免传统诊断佝偻病方法的一些不足,还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及治疗效果。因此,尽快建立羊驼25羟维生素D与骨碱性磷酸酶的准确参考值意义重大。

25羟维生素D;骨碱性磷酸酶;羊驼;佝偻病

羊驼(拉丁学名Vicugna pacos,英文名alpaca)为偶蹄目、骆驼科动物。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动物,主要分布于秘鲁、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等地。羊驼是一种毛肉兼用型的草食动物,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国内多家动物园均有展出。

佝偻病是常见于幼年动物的营养疾病,是新形成的骨基质钙化障碍,多见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紊乱。除了对骨骼的主要影响外,还同时影响神经肌肉、免疫等功能。临床主要症状为精神倦怠,食欲减退,被毛暗淡,身体虚弱无力,异嗜,骨骼、关节变形,骨端肿胀,跛行等。严重威胁动物健康。

1 诊疗情况

1.1 患病动物

北京动物园3只处于哺乳期的圈养幼年羊驼,分别为1号羊驼,雄性,5月龄;2号羊驼,雌性,4月龄;3号羊驼,雌性,5月龄。3只幼年羊驼均为北京动物园自行繁殖,由各自的母兽哺育,随母兽在圈养环境中生活,并对游人展出。

1.2 临床症状

1号羊驼:体质及膘情基本正常,能正常吃奶,偶尔随同母兽一起采食日常的饲料。每日活动正常,偶有起立时身体颤抖表现。2号羊驼:体质弱,被毛杂乱无光,膘情极差,皮下只能触摸到少量的肌肉。每天很少活动,大部分时间趴在地上。头部抬起时颈部明显无力支撑,站立时后躯无力,吃奶时站立困难。左前肢指关节严重肿胀变形;右后肢跗关节变形,使蹄部偏向身体右侧。3号羊驼:体质极弱,几乎不能自行吃奶,左右前肢的指关节严重变形,不能自行站立,需要人工辅助取食。

1.3 诊断

3只羊驼均颈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生化21项和25羟维生素D(T25-OH-VD)与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结合临床表现及血液检测结果,3只羊驼初步诊断为佝偻病。

1.4 治疗

采用维生素D3突击治疗法进行治疗。1号羊驼肌肉注射维生素D330万IU;2号羊驼肌肉注射维生素D350万IU;3号羊驼肌肉注射维生素D350万IU。间隔28 d后重复治疗一次。

2 结果与分析

3只羊驼第2次治疗后14 d,分别于颈静脉采血5 mL,分离血清,进行血常规、生化21项和T25-OH-VD与BALP检测。T25-OH-VD与BALP检测结果见表1和表2。由表1~2可见,治疗前,3只羊驼的T25-OH-VD均明显低于应有的正常值(人<6为严重缺乏);BALP高于应有的正常值(人为2.9~22.6)。经治疗后,T25-OH-VD与BALP水平都有明显改变。

表1 治疗前后血清T25-OH-VD检测结果ng/mL

表2 治疗前后血清BALP检测结果 μg/L

突击治疗后28 d,1号羊驼体重正常增长,毛色光亮,奔跑速度快,能正常采食成年羊驼的饲料。2号羊驼体重增加,皮下肌肉较丰满,毛色光亮,能正常采食。活动正常并能奔跑。到7月龄时,变形的关节明显恢复。3号羊驼肿胀的指关节体积缩小,可以自行站立并自由活动,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灵敏,能自行吃母乳。3只羊驼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维生素D中毒症状。

3 讨论

佝偻病病程渐进,自维生素D缺乏到骨骼变形,要经过诸多阶段。早期症状不一,缺乏特异性,单纯依靠临床表现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血清中钙、磷检测是较传统的佝偻病检测方法。患佝偻病时,体内的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异常,以致甲状旁腺功能代偿性亢进,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以动员骨钙释出,使血清中钙浓度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所以佝偻病早期血钙、磷水平变化不大。故血清钙、磷测定不能反映早期骨钙化的真实度,对佝偻病早期诊断价值不大[1]。

骨碱性磷酸酶是碱性磷酸酶同工酶中的一个亚型,由成骨细胞合成,当机体钙营养不良时血钙下降,甲状旁腺素上升,促进肾脏合成T25-OH-VD,后者可使静止的成骨细胞激活,骨细胞反馈性增生活跃,合成大量的BALP释放入血,在佝偻病的生物学发病期即亚临床状态时出现升高,升高程度与佝偻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2]。在本病例中,2只有佝偻病临床症状的2号羊驼和3号羊驼,在治疗前血清BALP水平极高,经过治疗后,水平大幅下降。对处于佝偻病亚临床状态的1号羊驼也同样有效。可见,BALP在体内的浓度与佝偻病状态密切相关。骨碱性磷酸酶在佝偻病早期即可升高,其改变先于影像学[3]。BALP测定具有检测方法灵敏、特异、快捷、安全、痛苦小,并有助于病情判断[4]。对人而言,BALP检测是用于佝偻病诊断的首选指标。在野生动物佝偻病方面则研究较少。

佝偻病的根源是维生素D缺乏,最常见的维生素D有25羟维生素D2(25-OH-VD2)和25羟维生素D3(25-OH-VD3),二者的总和为25羟维生素D(T25-OH-VD)。其中以25-OH-VD3在血液中浓度最高,最稳定,且半衰期最长。T25-OH-VD存在于动物的皮肤中[5]。皮肤合成是维生素D最重要的来源,且只要动物能定期获得阳光,则并不需要饮食补充。只有当日照不足时,饮食摄取才变得非常关键。有学者认为,测定血清中T25-OH-VD对确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具有诊断意义[6]。

本病例中通过检测佝偻病羊驼血清T25-OH-VD的浓度,发现患病动物在治疗前明显异常,经过大剂量维生素D3突击治疗后,有明显的恢复。因此,可将T25-OH-VD作为野生动物佝偻病诊断的标准和治疗效果评价的指标。

多种野生动物可患佝偻病,如雪豹[7]、东北虎[8]、马来熊[9]。采用大剂量VD3突击治疗,可减少捕捉治疗圈养野生患病动物的次数,降低因捕捉治疗对动物造成应激而引起的负面影响。

检测T25-OH-VD和BALP在野生动物佝偻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两者联合应用,不仅可有效减少传统野生动物佝偻病诊治中的一些不足,还有助于佝偻病的早期发现,使诊断和治疗更加准确有效。

包括羊驼在内的众多野生动物的25羟维生素D与骨碱性磷酸酶还缺少准确的参考数值,应该通过大量的数据积累,尽早确立相应的标准,以便尽早发挥其在野生动物佝偻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

[1] 蔡力民,刘芩,陈蕴,等.佝偻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照研究[J].安徽医学,20025,23(6):37.

[2] 赵颖新,王平,王海南.87l例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及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0):1239.

[3] 安丽花,赵琳.佝偻病的诊治进展[J].医学综述,2007,13(21),1650-1652.

[4] Crofton PM.Properties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isoenzymes in plasma ofpreterm and termneonates[J].Clin Chem,1987,33(10):1778-1782.

[5] 王小敏,马志超,生苗.25羟维生素D3与骨碱性磷酸酶在佝偻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3):3263-3264.

[6] 刘欢欢,王彬,王雁.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晚发性佝偻病临床症状的关系[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1):66.

[7] 吴秀山,金晟,宋丽霞.雪豹佝偻病[J].中国兽医杂志,2000,26(6):32.

[8] 卢岩,潘庆山,董军.幼龄东北虎佝偻病致死病例[J].中国兽医杂志,2006,42(3):47-48.

[9] 冯永其,傅建平,陈新生.马来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与防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5(5):73-75.

S824.7

A

2095-3887(2017)04-0071-02

10.3969/j.issn.2095-3887.2017.04.021

2017-04-19

夏茂华(1973-),男,高级兽医师,硕士,主要从事野生动物疾病诊断治疗工作。

猜你喜欢
佝偻病羊驼磷酸酶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4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羊驼为什么喜欢吐口水?
碱性磷酸酶和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儿童缺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
清凉装
儿童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羊驼展
酶级联反应放大策略用于灵敏检测酸性磷酸酶
全血钙与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佝偻病诊断中的价值
大孩子还会得佝偻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