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朝荣:一座精神丰碑

2017-08-10 12:52吴文仙
当代贵州 2017年27期
关键词:丰碑荒山年份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吴文仙

文朝荣:一座精神丰碑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吴文仙

“年份英雄”发布词

向荒山要绿地,让瘦土出效益。他领着群众,披星戴月鏖战贫瘠山岭。“青山有幸埋忠骨”,当满目荒坡披上绿绒,群众生活翻天覆地,他却累倒在这片松林。不,他没有倒下,仍如一棵傲然屹立、万古长青的华山松,痴守着海雀这片他爱得深沉的土地。

7月1日,文军福从贵阳领回爷爷文朝荣的“年份英雄”奖章及证书,回到绿树掩映的海雀村,他径直来到高坡上爷爷的坟墓前:“今天是党的生日,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您,昨晚我代您去领奖了,这是您的荣誉,也是您留给我们的财产。”

海雀,彝语意为“湖水灌注的地方”。而这个有着美丽名字的少数民族村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却陷入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中,森林覆盖率不到5%,人们住的是“树杈房”,靠吃野菜艰难度日。

1982年,文朝荣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时,上万亩的草山草坡和次生林沙化严重。1986年冬,面对肆虐的风沙,文朝荣决定发动村民种树让荒山披绿。

“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文朝荣一家一户做工作、讲道理,终于得到大家的支持。

1987年,文朝荣带领全村两百多名青壮年一头扎进沙尘四起的荒山沟壑开启植树造林、为海雀建设“绿色银行”之路。

几十年如一日,文朝荣不向困难低头,不向贫困折腰,团结带领群众向荒山要绿地,斗荒山战贫困,推广良种良法,把全村1.3万亩荒山从风沙四起的“和尚坡”变成万亩林海,把“苦甲天下”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带上林茂粮丰的致富路。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他坚持义务巡山护林近20年。

文朝荣坚信,一年一年地栽,一片一片地种,村里三十多个山头总能成林。“要坚持下来,我们以后才有幸福的一天。”这是文朝荣生前常对村民说的话。

从一个极贫村,变成了绿树成林的美丽村寨,今天的海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在黔西北民居过着有希望的幸福生活,学校也成了全村最漂亮的建筑。

2014年2月11日,72岁的文朝荣积劳成疾,医治无效离开了他热爱的海雀。这位全国“时代楷模”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在海雀、在贵州,留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爷爷在我心中是永远的榜样,我一定要发扬爷爷的精神,沿着爷爷开创的路,与海雀人一起致富奔小康。”文军福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 / 顾海凇)

贵州“年份英雄”获得者——文朝荣。(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森/摄)

猜你喜欢
丰碑荒山年份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童长荣:铮铮铁骨铸丰碑
特殊的一年
他们,是永远的丰碑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西迁丰碑
缪带弟:姐妹齐心 荒山生金
历史的丰碑
什么是闰年?
一样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