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诊断结果和应用价值探讨

2017-08-10 09:54于新设张扬张景云徐明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1期
关键词:核磁探查胆管

于新设 张扬 张景云 徐明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01)

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诊断结果和应用价值探讨

于新设 张扬 张景云 徐明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01)

目的:探析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结果。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诊治的8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资料分析,均行核磁胰胆管成像、B超以及腹部CT检查,并对三种探查方式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B超及腹部CT的结石检出率较核磁胰胆管成像低,而且在直径<8mm的结石检出率中均较核磁胰胆管成像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胰胆管成像的结石检出率高,在肝外胆管结石中具较高的诊断价值。

肝外胆管结石 核磁胰胆管成像 B超 腹部CT

肝外胆管结石可分为继发性或原发性结石,即可原发于人体胆管系统,还能从胆囊排到胆管处,其中以胆总管下端部位最为常见,多数胆管结石患者均可在改变体位或进食油脂食物后出现胆绞痛情况,主要因结石在患者胆管中往下移动而刺激到胆管痉挛所致[1,2]。目前多予以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核磁胰胆管成像、B超以及腹部CT探查,为明确核磁胰胆管成像、B超以及腹部CT的诊断效果,针对性选取本院诊治的8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作相应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诊治的8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均行核磁胰胆管成像、B超以及腹部CT检查,年龄为21~72岁,平均(46.33±5.15)岁,女性41例、男性45例,病程3~36个月,平均(1.58±1.01)年,其中81例行腹部CT探查、48例行B超探查、68例行核磁胰胆管成像探查,临床症状表现在细菌感染、胆道压力上升、胆道阻塞以及胆汁排泄障碍。纳入标准:自愿加入研究,未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意识清晰,年龄<80岁。排除标准:病例资料残缺,妊娠期妇女,言语障碍,合并血液疾病、神经性疾病、肝肾心肺疾病。

表1. 三种探查方式的检出情况(n/%)

表2. 三种探查方式对直径<8mm的结石检出率(n/%)

1.2 方法

消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成像确诊为肝外胆管结石。腹部CT选取螺旋扫描仪实施常规及增强扫描,核磁胰胆管成像选取超导核磁共振仪扫描,并对原始薄层图像进行分析,同时详细记录核磁胰胆管成像、B超以及腹部CT的诊断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用χ2检验,差异比对具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2.1 三种探查方式的检出情况

核磁胰胆管成像的结石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及腹部C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种探查方式对直径<8mm的结石检出率

核磁胰胆管成像对直径<8mm的结石检出率高于B超及腹部C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胆囊与胆管是肝外胆管结石的好发部位,其中胆总管下端发生结石的几率最高,胆管结石发病多存在感染,若不及时救治易引起肝脓肿、胰腺炎、胆管炎以及阻塞性黄恒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可造成严重威胁,尽早采取医治措施,排除体内结石是改善疾病预后的关键[3,4]。为探析核磁胰胆管成像、B超以及腹部CT的诊断效果,针对性选取本院诊治的8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阐述。

肝胆外结石是比较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临床多表现为黄疸、高热寒战以及腹痛,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休克、神志变化或肝区疼痛。此次研究中B超及腹部CT的结石检出率较核磁胰胆管成像低,提示核磁胰胆管成像的结石检出率高,在肝外胆管结石中具较高的诊断价值。核磁胰胆管成像、B超以及腹部CT是比较常用的几种无创性影像学技术,具安全性与非侵入性的特点,临床运用范围广,选取一种准确性及检出率较高的诊断方式用于胆管结石探查,对于疾病早期诊断具积极意义[5]。CT诊断时影像学表现为患者胆管总管中具高密度影,少数患者表现为四周高密度而中间为低密度,伴发胆管阻塞时则可见其阻塞病灶上端存在胆管扩张,与B超及MRI比较检测率属于中等水平,分析该诊断方式的漏诊原因和扫描层厚密切相关,扫描层较厚时对于小直径结石容易辨识不清,继而出现漏诊。B超诊断时影像学表现为患者结石胆管近端扩张且管壁增厚,可见强回声,横扫时可见海岛样变化,用于胆管结石探查检出率较低,原因分析可能为结石好发于患者胆管下端,而胆管下端邻近十二指肠,探查时易受肠气影响[6]。核磁胰胆管成像中MRCP序列可直接、清晰地观察肝外胆管结石情况,冠状面扫描时能多角度地重建图像,继而建立清晰度较高的胆胰管图像,可多方位、多角度的显示结石病灶全貌,结合多因素分析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MRI能多断面地施行综合探查,对相关组织形态进行重建,继而不易受肠气或肥胖的影响,比腹部CT与B超具更好的检查效果,因此可降低肝外胆管结石的漏诊率[7,8]。临床中B超操作简单且费用低廉,常作为结石诊断的首选技术,而核磁胰胆管成像结石检出率高,但是费用昂贵,而且对检验医师的操作水平具较高要求,因此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需依据实际情况选取诊断方法。关于患者行核磁胰胆管成像、B超以及腹部CT探查的副反应情况有待下次细致分析。

综上所述,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中具较高的诊断价值,结石检出率高。

[1] 孙国庆, 杨康. 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体会[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1(6):38-39.

[2] 杨树东. 腹部CT及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探讨[J]. 河北医学, 2014,20(9):1522-1524.

[3] 王崇峰, 姜良玉. 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科学, 2014,4(17):96-99.

[4] 张勇, 周蓉. 腹部CT、B超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医学装备, 2014,11(6):76-78.

[5] 丁汇清, 李长成, 韩向前, 等. 探讨分析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8(24):28-29.

[6] 孙永华. 探讨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15,2(25):5340-5341.

[7] 王仁财. B超与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甘肃科技, 2015,31(22):102-104.

[8] 黄阳辉. B型超声、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 2016,9(7):3-4.

Diagnostic Value and Value of Abdominal CT, Ultrasonic Testing and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YU Xin-she ZHANG Yang ZHANG Jing-yun XU Ming Liaoning Medical Career Academy (Liaoning Shenyang 11010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abdominal CT, Ultrasonic testing and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Methods: the data of 86 cases of liver in patients with bile duct stones from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from December 2015 to June 2016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underwent magnetic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Ultrasonic testing and abdominal CT examination, and the detection of three kinds of explora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Ultrasonic testing and abdominal C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calculus in diameter<8mm was lower than that of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has a high rate of calculus detection and is of high diagnostic value in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ultrasonic testing, abdominal CT

1006-6586(2017)11-0073-03

R445

A

2017-01-05

于新设,讲师,主要从事医疗影像技术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核磁探查胆管
上海某三甲医院CT、核磁大型影像设备的管理、配置和使用分析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基于低场核磁成像的银杏胚检测及分类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老人摔倒为何需要拍核磁?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X光、CT和核磁如何选
未成年人吸毒原因探查:或因家庭或因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