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综合保税区:没有海水的“国际港”

2017-08-10 06:28文丨
遵义 2017年15期
关键词:保税区贵州

文丨 全媒体记者 陈 涛

遵义综合保税区:没有海水的“国际港”

文丨 全媒体记者 陈 涛

遵义综合保税区(潘义军/摄)

遵义有了综合保税区

7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设立遵义综合保税区的批复》,标志遵义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设立。遵义综合保税区是贵州省“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之一,也是继2013年贵阳综合保税区、2015年贵安综合保税区后,国务院在贵州省批复设立的第三个综合保税区。

遵义综合保税区位于新蒲新区虾子镇境内,核心区规划面积为1.1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特色轻工产业。为致力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还同步规划了23平方公里的托管区及辐射区。

其规划用地北面有遵义新舟机场,南面有杭瑞高速,西面有渝黔快铁遵义东站,距乌江航道40公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配套设施完善。同时,遵义正在同步申请设立遵义新舟机场航空口岸,有利于实现港区联动发展。

根据批复,遵义综合保税区将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关规定实行封闭管理,组织隔离监管设施的建设,待条件具备后,由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即可享受境外货物入区保税或免税;货物出区进入境内区外销售按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境内区外货物进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据了解,目前遵义综合保税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一年内可封关运营。这个黔北地区最大的进出口基地,将成为辐射川南、湘西、滇北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际高端产业聚集区、对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先行区,促进内陆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遵义将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的功能政策优势,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践中积极先行先试,为构建全省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出一条新路子,积累新经验。依托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打造外向型产业高地。主动对接上海、天津、重庆等自由贸易区和其他综合保税区,实现区区联动发展。依托综合保税区保税政策优势,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展示交易等外贸新业态……

遵义综合保税区的获批设立,标志着遵义市经济从此拥有了接轨世界的大平台,也标志着全市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将极大地促进全市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进程。同时,保税区体制机制、政策功能、监管模式等各方面的创新,既是保税区发展的不竭动力,也将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

推动产业集聚

综合保税区是没有海水的“国际港口”,没有跑道的“国际机场”。从2014年2月开始,遵义正式启动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按照“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申报创建、工程建设、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

如今,走进遵义综合保税区,可以看到贵州元泰光电、深圳弘年等电子信息、物流企业已入驻。其中,已建成一期63栋共3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2栋共4万平方米的半导体厂房、2个共1.9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库,4000平方米的查验仓库和3万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楼,综合保税区内道路建设、环境绿化、管网建设交叉施工同步推进。

此外,在遵义综合保税区辐射区域及托管区域内,主干道路、水电管网、标准厂房、人才公寓、商业服务街区、学校等基础设施已全部建成投用,已建和在建的生产生活设施面积近200万平方米。

除了区位优势外,遵义综合保税区设立在新蒲新区,还可以依托于当地良好的产业基础。截至目前,新蒲新区引进了财富之舟、鸿鑫通讯、京立通讯、禾苗通讯等97家智能终端生产及配套企业入驻,2016 年完成进出口4.02亿美元,2017年预计完成进出口7—8亿美元,成为贵州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在此基础上,遵义综合保税区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终端、高端装备、特色轻工业等。

“因为综合保税区具备港口功能,对企业来说,最大的政策红利就是便利。”市商务局对外贸易科相关人员介绍,企业在税收等方面可享受“入境不入关”的特殊政策。进入综合保税区的国外货物,如果没有销售就相当于还在国外,不算进口不收关税,这样能让企业减少资金占用率,降低经营风险;本地商品进入综合保税区,可直接办理出关手续。

贵州禾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禾苗集团在遵义建立的战略性研发中心,主要围绕无人机、VR、手持摄像稳定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搞研究。目前,占地8000平方米,研发测试设备总投入1200万元的研发中心已经落户遵义综合保税区。

“我们考察了内地很多的地方,对比发现新蒲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很透彻,对产业的发展有正确而清晰的思路,整个产业链不断完善,可以提高我们的运营效率,降低我们的运营成本。”贵州禾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光伟说道。

与禾苗通信一样,落户遵义综合保税区的遵义四海实业有限公司也是一家集手机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市场遍及东南亚和非洲。它们在这里将建成24条手机组装及8条包装线,月产手机300万台以上。2017年,确保实现80亿销售目标;2018年,力争90亿;2019年,突破100亿大关。

遵义市四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辉告诉记者:“未来三年公司将进一步投入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能力预计翻番,目前保税区半导体厂房的面积是40000平方米,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厂房面积将达到15万平方米,预期可解决就业人员不低于2000人,年产值将达到百亿级以上。”

对普通市民来说,最关心的还是购物。有了综合保税区,买洋货会不会更便宜?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综合保税区依托政策优势,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展示交易等外贸新业态。届时,市民不出国门,也不用上网就能接触到种类更多、品质更安全、价格更合理的进口货。

虽然保税不等同于免税,但在商品展示区交易的进口商品,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市民买到手的进口商品价格会低于普通渠道。所以,市民只需在商品展示区选购商品,再凭提货单到仓储中心直接提货即可。

设立遵义综合保税区,既符合国家总体战略部署,也是遵义市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举措和现实需要,对于遵义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打造开放平台

贵州开门见山、推窗见山,贵州出路在开放、希望在开放。所以,贵州经济发展必须走开放发展之路。

作为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三不沿”的内陆城市,贵州依托综合保税区可以将经济学上的“出海口”直接延伸至内陆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对于全省融入世界经济,参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这些年来,遵义市提出开放发展战略,积极申建综合保税区。李克强总理莅临贵州指导工作时,表示支持遵义设立综合保税区,因此,贵州成为西部地区唯一同时拥有三个综合保税区的省份。这既是贵州和遵义的主动作为,同时也是中央对贵州走开放之路的殷切关怀。

三个综合保税区主要在主导产业上错位发展,互为补充。贵阳综合保税区主要以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导产业,贵安综合保税区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遵义综合保税区则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终端、高端装备、特色轻工产业。

其中,遵义综合保税区作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认真研究综合保税区功能和政策的新特点,积极向中央、省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政策,构建适合贵州省情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又要充分发挥好遵义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和政策优势,抢抓国家促进加工贸易梯度的政策机遇,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积极申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申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动全市外贸转型发展,助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

与此同时,综合保税区的平台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服务外向型经济和加工贸易企业,不仅仅局限于产业集聚和带动劳动就业,它还对促进全面开放、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紧密对接国内外市场,以及城镇建设、交通运输、高端人才集聚等方面产生巨大效应。

比如重庆、郑州建设综合保税区,通过实施“区港联动、区区联动、区内区外互动”,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产业集聚,培育了产业基地,拉长了产业链,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扩大了进出口贸易和国际交往,带来了大量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集聚了很多高层人才,推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经济国际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对外开放质量、水平和成效。

种种迹象皆表明,遵义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大有可为,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站在贵州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征程上,仍然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保税区贵州
贵州,有多美
天津保税区航空再制造的崛起——天津海特客改货项目顺利运营
寻味贵州——遵义
寻味贵州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昆明综合保税区今年底建成
天津保税区1月份财政收入同增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