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个子成功记

2017-08-11 09:46二九
NBA特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斯布鲁克小个子库里

文/二九

小个子成功记

文/二九

小个子就要在球场上受欺负?对不起,那只是少数人的偏见。

土豆韦伯能扣篮,内特·罗宾逊可以封盖姚明,克里斯·保罗是每支球队都需要的全明星控卫,伊塞亚·托马斯是全明星首发控卫,库里和欧文都是总冠军成员,更不用提全民偶像阿伦·艾弗森和“三双王”威斯布鲁克了。小个后卫在NBA中的重要性其实从未减弱,每个年代都有出色的小个球员脱颖而出,谱写自己的故事。在季后赛的赛场上,小个球员和大个子们的表现一样抢眼,他们虽然拉低了NBA的平均身高,但却提高了比赛的水平和观赏程度。

所以,个子不高的你根本不用担心,下面的这些故事都不是简单的励志鸡汤,而是实实在在的例子,告诉你只要肯努力,绝不会比任何人差。

1 让我们先来看看强硬的“小黑豆”、火箭控卫帕特里克·贝弗利的故事!本赛季火箭队最令人惊喜的除了他们的比赛水平提升、以及詹姆斯·哈登的飞跃之外,贝弗利“恶棍”一般的表现也让人看到了这支球队久违的血性。这个身高1.85米的小家伙不但在防守端很擅长惹恼对手,在球场上表现出的激情也让火箭球迷疯狂。他不但会在得分后怒吼,甚至还会在赢下比赛后撞向主教练。贝弗利出生在芝加哥,在他身上体现出的正是芝加哥人的特质——强硬不妥协,

贝弗利从小就长得瘦瘦小小,没有人相信他有朝一日会站在NBA的赛场上——除了他的母亲。母亲见证了贝弗利的努力,也明白儿子的梦想。在贝弗利初中毕业后,母亲带着他来到了马歇尔大都会高中,找到校篮球队主教练拉蒙特·布莱恩特,为他推荐自己的儿子。布莱恩特通过自己办公室的窗户观看了贝弗利的训练,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不是这个小伙子的技术,而是他的态度——三个小时内,贝弗利一点都没有休息,他一直在投篮。

如果今年骑士和勇士能再度在总决赛中会合,除了詹姆斯和杜兰特的对位外,欧文和库里的较量也是看点之一。

“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对篮球的渴望,”布莱恩特教练说,“他就像一个充满电的机器人,似乎永远都不会累。”他当即决定留下贝弗利,让自己的球队实力更上层楼。很快,布莱恩特就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应为他在贝弗利身上发现了另一种特质——他会像对待仇敌一样对待和自己对位的球员,如影随形、寸步不离,像一块燃烧着的橡皮膏,贴得对手无法专心比赛。为了能在球场上更好地生存,贝弗利和大多数小个球员一样,经历过许多努力和嘲笑。为了能在比赛中出任首发,他拿出了自己野性的一面,不但在阿肯色大学用防守征服了主教练的心,还入选了东南赛区第二阵容。在大学期间,贝弗利的篮球生涯几乎因为一次作弊事件就此终止,他被学校开除,也失去了参加NBA选秀的机会。但贝弗利决心用努力弥补过去犯下的错误,他离开美国,在乌克兰二级联赛中打球,直到2009年,他才获得了参加选秀大会的机会。热火队选中了这个小个子控卫,但并没给他提供比赛的机会,贝弗利只能再次回到欧洲寻找自己的天地。2012年,休斯敦火箭队给他提供了一份长期的合同,可贝弗利还是要在发展联盟开始自己的美职篮生涯。

和阿伦·艾弗森或者拉简·隆多不同,贝弗利的经历才是真实的小个子奋斗史。让他名声大振的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在2013年的季后赛中,他弄伤了威斯布鲁克,成为了俄克拉荷马城的全民公敌。在本赛季的季后赛中,他再度面对威斯布鲁克,同样成功限制了对手,在火箭队的季后赛征程中,贝弗利是最有斗志的球员。

对于贝弗利的天赋,同为芝加哥球员的德里克·罗斯最清楚不过。当年贝弗利上高三时,曾经拿到过场均37.3分的出色成绩,在伊利诺斯州篮球先生的评选中,贝弗利也压过罗斯,排名第三位。看到贝弗利在休斯敦的表现,罗斯丝毫没感到意外,因为他还记得当年在球场上这个小黑豆是多么难缠。贝弗利现在也对自己的处境非常满意,因为身材的劣势,他对自己的位置非常满足,而且作为一名身高不占优势的普通人,他也为自己能以打球为方式养活家人而自豪。最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方式在防守端打出了名号。

2 小个子的成功史,从以前到现在,都是一部难得的励志史。与过去不同,现在的NBA球队都会从外线发起进攻,6尺3寸、190磅的罗斯曾经是最好的外线组织者。他三分远投的威力足以震慑防守者,也能如游鱼般穿过对手的防线直冲篮下,自由选择得分或将球传给扯出空位的队友。罗斯低调的性格反而让他成为控卫中的另一种代表人物,而在另一方面,他眼花缭乱的技术使他和芝加哥公牛都像25年前的乔丹那样,成为了季后赛最危险的年轻控制者。而在罗斯之后,拉塞尔·威斯布鲁克和凯里·欧文都是以得分为第一选择的控卫代表。他们的得分方式都以突破为主,可现在是斯蒂芬·库里的时代,一切都因为他的超级投篮范围而不同了。

二十年前,如果有哪个控球后卫像库里一样,在三分线外毫无顾忌地出手,肯定会被骂“自私”,但现在的NBA已经是个新世界了。“现在的这些家伙远远比我当时更有天赋,”莫里斯·奇克斯说,他打球的那个时代,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衡量全明星控卫的标准是传球第一。“在我那个时代,控卫们必须先把球传出去,而现在的这些家伙,可以在传球、得分、抢篮板之间自由切换,他们的权限更大,能干的事儿也比我们更多。”

从近期的选秀中,我们就能看出NBA价值观的转变。比如,在2011的选秀排行榜上,杜克大学的6尺2寸新人凯里·欧文是最热门的状元人选,如果真如人们预料的那样,他将成为四年中的第三位后卫状元(继罗斯和约翰·沃尔之后)。事实上,直到公牛队在2008年选中罗斯之前的31次选秀中,身高低于6尺6的状元只有一个,那就是阿伦·艾弗森。而从2009年开始,市场上的后卫们开始行情上涨——在那年的选秀大会上,前21个签中,有9个被用在了后卫身上。达伦·科里森在第21位被黄蜂队选中,在他的菜鸟赛季里就打出了不错的表现,场均能得到12.4分和5.7次助攻,在保罗受伤的37场比赛里盘活了黄蜂队的后场。而在选秀大会上错过他的步行者队也在一笔四队交易中将他招至麾下,最终科里森帮助他们在四年后重返季后赛。这一切种种,都是从小在洛杉矶贫民窟长大的科里森从未想过的。

贝弗利的贴身防守让每个后场球员都非常难受,正是在他努力订房威斯布鲁克的情况下,火箭才能在季后赛中顺利通过雷霆这一关。

在NBA 70多年的历史中,前几个十年都是由巨人乔治·麦肯(George Mikan)、威尔特·张伯伦(Wilt Chamberlain)、比尔·拉塞尔(Bill Russell)和贾巴尔(Kareem Abdul-Jabbar)控制的。职业体育的王朝构造者、凯尔特人主帅奥尔巴赫(Red Auerbach)去世之前,最常说的话是“无法想象后场球员们可以主宰这个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职业体育联盟”,而在上世纪80年代,伊塞亚·托马斯、迈克尔·乔丹、拉里·伯德和“魔术师”就联手打破了这个说法。从那之后,锋卫球员们开始真正能与油漆区怪兽们对抗,他们从摩西·马龙、奥拉朱旺、邓肯和奥尼尔手中抢过了更多的总冠军奖杯。虽然在那之后,奥尼尔和邓肯将比赛再度带入内线,但最近几年,随着勇士、火箭和奇才等球队的崛起,球场势力的天平又开始向外线倾斜,甚至连一向依靠内线的马刺队都在邓肯退役后将自己的核心转向了后场的科怀·伦纳德。“大个子统治联盟已经成为历史了,”沙奎尔·奥尼尔说,“现在再没有一个中锋能做到像我和邓肯当年那样,带领球队赢得总冠军,或者是彼此对抗,连续九年的总决赛中,都有我们这两个联盟内最好的中锋的身影。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没错,勒布朗·詹姆斯已经连续六年杀进总决赛,他最大的敌人是斯蒂芬·库里,但在东部,约翰·沃尔和小托马斯都已经对他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而西部也有威斯布鲁克、哈登和伦纳德向勇士的统治地位发起冲击,最起码在之后几年,NBA的季后赛依然会被后场的小个子们掌控。

3 真正推动联盟向小球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是1979-80赛季开始设立的三分线。“三分线的设立让许多在比赛中大比分落后的球队有了在第四节翻盘的希望。”曾任国王队教练的保罗·韦斯特法尔(Paul Westphal)说。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外线投篮逐渐成为了一些球队的进攻利器,也是一部分球员立足联盟的根本。本赛季,克里夫兰骑士队的三分球命中率达到了38.4,而他们对手的三分球命中率也达到了36.1,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而联盟中最好的外线组合“水花兄弟”库里和克莱·汤普森的三分球命中率都超过了41%,这样一支依靠外线的球队能主宰NBA,也难怪那些经过血肉搏杀还没能获得总冠军的内线长人会心生不忿了。在过去十五年中,NBA有两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得分和收视率的衰退。为了对抗这种衰退,增加比赛的观赏性,2004-05赛季,NBA发布了新规则,增加了持球进攻球员从中圈到弧顶间的权利,在罚球区前,防守球员不能用手干扰进攻球员,鼓励进攻、加快了比赛的节奏。三年后,NBA又发布了新规则,允许团队联防,后一条规则使防守者可以在那些超级得分手拿球之前联手限制他们的接球机会,这也使得控卫们必须开始承担更多的进攻压力——为了吸引对方的防守,他们必须加强自己的得分能力。防守犯规和严惩恶意犯规的规则给了小个子控卫们更多空间,他们可以更轻松地从三分线直突篮下——虽然这对联盟中最出色的小个子艾弗森来说有点迟了,因为在这些规则发布之前,AI每个晚上都要在肉塔林立的内线冲突,如果这些禁令能够早几年发布,他的NBA生涯可能早就拿到了总冠军了。小个子们的生存机会增加了,上世纪8、90年代的那些6尺5寸的后卫们,也被像保罗、隆多、尼尔森、科里森和康利这样的家伙取代了,这些6尺1以下的小巨人们,已经带领他们的球队杀进了季后赛。

灰熊队的麦克·康利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可以从任何一个位置突破到篮下,这位2007年的4号秀被灰熊队选中时,人们就肯定他的前途不如他从高中到大学的队友格雷格·奥登——年青一代中锋的代表人物。可十年过去了,奥登——这位曾被视为姚明之后NBA最好的中锋——的职业生涯已经被伤病毁灭,而康利却依然掌控着灰熊队的后场,在季后赛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已经打破了质疑。我可不是靠着格雷格才能进入NBA的。”康利,这个始终被奥登阴影笼罩的“幕后人”终于有了发声的机会。

而联盟出台的种种法规的效果也显而易见。自从规则改变以来,NBA平均每场比赛的得分上升了12.2分,而且电视转播的收视率像吹气球般上涨了惊人的45%,因为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看到像威斯布鲁克一样的突破和库里无所不能的三分。

但是这种欢呼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心声,有些后卫更喜欢那种传统的、血肉相搏的拼杀。“比赛变得模式化了,”雄鹿主帅杰森·基德说,他更喜欢像“字母哥”这样的全能内线。“如果你的球队有一个速度奇快的后卫,那就在比赛中占有了更大优势,而且可以利用他的速度让对手陷入犯规麻烦。但要统治比赛,一个能控球、能投篮、还能背打的大个子更重要”

雷·阿伦曾经亲眼见证了控球后卫从一个不受待见的角色,逐渐演变为各球队趋之若鹜的建队主力位置。“现在,控球后卫是最好的位置,因为他们通常是联盟中最会得分的人。”他说,“多数小个控卫在十年前根本打不上比赛,因为像我们这种个子比较高的后卫完全可以利用身体背身打爆他们,而且在防守中也能轻易防住他们。但现在的规则队进攻方更加有利,他们能轻而易举地走上罚球线,而且肢体间的接触也被限制了。现在的小个子们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能。”

近些年来,NBA的比赛不再像一盘棋局那样注重战术,而更像是追求华丽表演的电子游戏。“过去的篮球,靠的是聪明的头脑,而现在的篮球则更依仗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天赋——只要你的表演够华丽,就能在NBA立足。”詹姆斯·哈登说,“在大学里,你会被迫在球场上思考,会有人教你篮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而当你进了NBA,只要能跑能跳能投就能有出场的机会。我刚进联盟那会儿,也是个只会跑跳的愣头青,但那时候的防守者可不会像现在这么文明,我吃过很多亏,这才学会怎么让自己慢下来,按照节奏打篮球。”

小托马斯的身材不占优势,他在突破上篮时习惯将身体平抛向对手制造投篮空间。这一招在比赛中非常实用,可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实在不宜模仿。

4 科里森刚来到步行者队的时候,主教练还是吉姆·奥布莱恩(Jim O'Brien),他并没有给科里森多少控球的机会。但是在奥布莱恩教练下课后,他的接任者弗兰克·沃格尔(Frank Vogel)把球交到了科里森手中,并且鼓励他担当起组织球队进攻的重任。“我们的一切行动都要由控卫发起,”沃格尔说,“我要让他成为球场上的教练,每一天我都会说:‘控制好你的球队,要看到谁脱离了你的体系,你觉得你的侵略性已经足够了吗?’”这种战术转变的效果很显著,步行者队在奥布莱恩时期取得了17胜27负的成绩,但在沃格尔将球场上的大权完全交给科里森后,他们却杀进了季后赛。“比赛变得更简单了,”在被问到NBA的比赛和大学之间的差别时,科里森说,“可能有人不这么想,但我真觉得简单多了。”

开什么玩笑?小子,你是觉得简单多了,但你的球队却被公牛队淘汰了。

很明显,奥布莱恩教练看透了科里森的弱点——身体对抗吃亏,投篮稳定性差,经验不足,只会利用速度。他采取的是一种打磨式的长远建队方法,而沃格尔则采用速成的方法将步行者带入季后赛,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东部的门槛有点儿低。孰优孰劣,每个人都有定论,但就我个人而言,更加支持奥布莱恩。

看到库里用投篮逆转了25分战胜马刺,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布鲁斯·鲍文(Bruce Bowen)还在马刺打球,他会怎么对付这种善于突破、投篮也很准的控球后卫?我查看了很多比赛录像,也没找出个合适的答案,不过在鲍文的防守中,我想到了一些事情。那就是防守像库里那样的控卫,需要拥有一双长臂,或者脏一点,这能够在对方突破或跳投时起到不小的震慑力。而这一招显然被勇士队的扎扎·帕楚里亚先用了,他在防守伦纳德的投篮时“纯属巧合”地伸脚一垫,让马刺的后场核心再次受伤下场,勇士队也完成了反超。虽然帕楚里亚在赛后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但无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事实就摆在那里,当小个子遇上手段够脏的大个球员,他们瘦弱的身体还是要吃亏。

保护自己,避免受伤,是小个子球员在联盟中生存的第一注意事项,只有保证身体健康,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

猜你喜欢
斯布鲁克小个子库里
大个子和小个子
神射手传说斯蒂芬·库里的故事③
库里和威斯布鲁克是下个时代的领军人物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故我 拉塞尔·威斯布鲁克
雪山历险记
大个子和小个子(连载)
大个子和小个子(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