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旅行中的因与果

2017-08-11 23:53
飞碟探索 2017年8期
关键词:休谟罗素哲学家

所有的悖论都与时间循环类似,迫使我们去思考因果关系。结果能先于其原因出现吗?当然不可能。按定义来说,这是很明显的。大卫·休谟(苏格兰哲学家)一直说“原因是一件事,只不过这件事之后尾随着另一件事”。

但我們不是很善于搞清原因。有史以来,有文字记载的、试图通过推理的方式分析因果的第一个人,是亚里士多德。他创造性地为复杂性划分层次,但其造成的混乱却一直延续至今。他区分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原因,分别被命名为动力因、形式因、质料因和目的因。不管怎样,我们最好记住这一点:当我们仔细观察时,没有什么事物是有一个明确而无可争辩的起因的。

“关于事实问题的所有推理,似乎都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的。”休谟说。但是他发现,推理过程向来十分不易,而且难以确定。太阳是使岩石变暖的原因吗?侮辱是使一个人愤怒的原因吗?只有一件事可以说是肯定的:原因是一件事,只不过这件事之后尾随着另一件事。如果一个结果不一定是由一个原因产生的,那么这个原因到底还是不是一个原因呢?尽管伯特兰·罗素(2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 在1913年试图借助现代科学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些争论一直以来都在哲学大厅的走廊里回响,并且持续到现在。“说来也奇怪,在诸如引力天文学一类的尖端科学中,‘原因一词从未出现过。”他写道,“时间对哲学家而言就像程序。事实上,物理学界停止寻找‘原因的原因就在于根本没有原因这回事。我认为,在哲学家看来,因果律也就是合格而已,它是一个已经过去的时代的遗迹。之所以能够幸存下来,只是因为它被人们错误地认为不会有害。”

罗素已经有了超越牛顿学派的科学观点。而早在一个世纪前,拉普拉斯(法国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天体力学的集大成者)就已经对此观点进行了描述——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被严格锁定在一个由物理学定律构成的机制之下。拉普拉斯称过去为未来的起因。但是,如果这整台机器都是在步调一致地隆隆前进的话,为什么我们要把任一特定的齿轮或杠杆,想象成比其他任何部分都更具有‘因的特质呢?我们可以认为马是马车运动的起因,但这只是偏见。不管你喜欢与否,马也是完全被决定的。罗素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而且他不是第一个注意到这一点的。当物理学家用数学语言写下他们的那些定律时,时间是没有其与生俱来的方向性的。“定律在过去和将来是没有区别的,”他写道,“未来‘决定着过去,与过去‘决定着未来有着完全相同的意义。”

“但是我们被告知:你不能改变过去,但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未来。这种观点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我把目光只停留在了因果律的那些错误上,而我的目标似乎就是要把因果律干掉。如果过去已经是那样了,你就不能让过去变得不再是它曾经的样子……如果你已经知道过去是什么样子,希望它变成另外一副模样很显然也是毫无用处的。但是,同样的,对于未来注定要发生的事,你也不能改变它——如果你正好知道未来将要发生什么的话。例如, 对于即将发生的日食

(或月食),尽管你不希望它发生,但就和你希望过去发生改变一样,是毫无用处的。”

然而,尽管罗素这么说,但科学家还是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需要因果律。休谟是对的,“关于事实问题的所有推理,似乎都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的”。往往,我们谈论的所有问题,都是因果问题。因果关系线无处不在,有些短,有些长,有些稳固,有些则脆弱,它们看不见摸不着,相互交织在一起,让人无法逃脱。它们都向着同一个方向运行,那就是,从过去到未来。

比如说,1811年的一天,在波西米亚西北部(今捷克西北部)的特普利采镇,一个名叫路德维希的男人(译者注:这里指的是贝多芬,贝多芬全名为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他笔记本里的五线谱上写下了一个音符。而到了2011年的一个晚上,一个名为雷切尔的女人在波士顿交响乐大厅吹响了小号,其效果立刻显现了出来:房间里的空气以每秒444个循环的主波长振动了起来。谁能否认,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纸上的笔记造成了两个世纪后的空气振动呢?但是,哪怕赋予你拉普拉斯那神话般的“能够领悟所有力学奥秘的智力”,要想使用物理定律计算出从波希米亚的分子到波士顿的分子的影响路径,也将是一次极富挑战性的计算。这里存在的那条完整的因果链,是一条信息链。

在罗素宣称因果关系的概念已经是一个过去了的时代的遗迹时,他的话并没有说完。哲学家和物理学家不仅仅在因果上纠缠不休,他们还在这因果混杂之中增加了新的可能性,逆向因果关系(也被称为反向因果关系或逆时序因果关系)现在成了他们纠缠的一个主题。迈克尔·杜梅特,英国杰出的逻辑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科幻小说读者),似乎已经于1954年,以他的论文《一个结果能够先于它的原因吗?》给这一课题开了头。10年后,他不再那么踌躇不定,又写了一

篇《造成过去》。在他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一个人在收音机上听到他儿子乘坐的船已经在大西洋沉没的消息,并向上帝祈祷,祈求他的儿子能够成为幸存者之一。那么,这个祷告在功能上是否等同于他为儿子的安全而事先进行的祈祷呢?

有什么东西可以激励现代哲学家反对一切先例和传统,去思考结果可能先于原因的可能性呢?《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时间旅行。事实上,诸如出生与谋杀一类的所有关于时间旅行的悖论都源于逆向因果关系。

反对因果序(即时间序)的第一个主要论点是,暂时性的逆时间序因果关系是可能的,比如在时间旅行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看起来似乎玄之又玄、深奥难懂,但在法则上是可能的,因为哥德尔证明爱因斯坦的场方程有允许循环路径存在的解。

“并不是时间旅行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中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不和谐,”《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警告说,“包括改变既成事实的不和谐,或者是产生因果循环的不和谐……”而那些勇敢的作家,却愿意冒着风险,采纳这些不和谐。菲利普·K.迪克在其《逆时钟世界》一书中让时光倒流,而马丁·埃米斯在其《时间之箭》一书中也是如此。

我们似乎是在兜圈子旅行。

猜你喜欢
休谟罗素哲学家
罗素悖论
休谟自然主义的两个面向
哲学家的幽默与智慧
《与哲学家的一天》(组诗)
新休谟及其实在论的因果观
罗素的亲知理论解析
论休谟“必然性”概念的道德理论后果
“非常害羞”
哲学家的回答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