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

2017-08-11 18:15李少燕
关键词:语言美审美小学生

李少燕

【摘要】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包含语言美,韵律美,有秀丽山河的描绘,物象的说明,还有关于美好高尚情操的颂扬,都很好地体现了美学,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对学生审美的培养,将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继承,传播美学,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对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小学生 语言美 审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8-127-01

0

语文作为具有美学意义的学科,在學生终身的学习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既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中也提到应当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笔者认为审美可以是对实物的审美,也可以是精神、人文的审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通过朗读让学生直观感受言语美,通过培养学生想象力想象美,学习文人墨客的发现美赞扬美,表达美等渗透对小学生审美的培养。

一、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语言美感

语文中言语的押韵、对偶、比喻等最直接体现的语文的言语美,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背诵,体会其语言的韵律。小学生趋向于感受直观具体的形象以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感知,因此直接地让小学生朗读可以直接感受到语言的美。教师可以综合范读,让学生自读,播放专业录音,举行朗读比赛等行式,让学生反复模仿推敲,体会言语的美感。如读杨万里的《小池》,诗句浅显易懂、韵脚分明、朗朗上口,其描写的泉眼、树荫、荷花、蜻蜓等初夏的意象,给学生以盎然生动的画面。学生容易感受到,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古诗的艺术魅力。又如《祖父和我》,经过最初的朗读,可以感受到文中生动的充满情趣的祖孙生活画面,其中描写到: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虽然学生平常生活中就有接触到这些小动物,但是在作者优美的语言描写下尤其生动有趣。

二、发展学生想象力,想象美

小学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知不及中学生有深度,对美的鉴赏力不高,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同时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三、在对比教学中培养对学生人品质道德的审美

对人的美好品质和精神审美,即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品行形象。如在进行《陈太丘与友期中》,以陈太邱之友和元芳代表种关于诺言,礼貌的不同态度,陈太丘有没有按约定的时间和元方父亲会面,是不信守诺言的;对元方的态度不是礼貌之举。而元方的辩答,表明了其对于诚信和待人的态度,是值得学习和赞扬的。

四、培养学生对美的表达能力

在朗读、想象过程中,课文中对人的美好品行都是在体会的层面,能够对现实的美和心中的美表达出来,用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发散思维,让他人也感受到,才又将审美提高了一个高度。同是也是教学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模仿着手,让学生模仿课文中出彩、有特色,巧妙的艺术手法,描写事物和意境。

如小学语文课文《秋天的雨》文章第一段: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就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出秋天的雨带给人们清爽,生动形象。在让学生体会的作者笔下秋雨的美,语言的意境美之后,让学生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描写另外一种意境,比如春天的雨,夏天的雨,冬天的雨等,相似的物象,一样的艺术手法,让学生学习美,表达美。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换一种表达方式,以创新、个性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如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关于漓江水的描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原文几句赞叹形成排比,强烈地表达对漓江的赞美和喜爱。教师可以启发漓江水很静,静得像什么呢?清还可以用其他的程度表达吗?绿的程度是不是可以是绿宝石呢?引发学生思考,发散思维,不仅领悟了课文的艺术手法,也在改写中充分运用了所学。

此外,对于人物高尚形象,教师要以启发性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人物的道德修养,除了用以观察周围的人,也应该以之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则又是审美的另一种表达。如在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其勇敢、爱国的精神,教师除了培养学生形成意识形态,还应该鼓励学生在日常行为举止中表现,珍惜前辈革命家用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在和平的时代,启发学生节约、勤奋好学、关爱同学等,在日常的生活的细节体现珍惜美好的生活。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感知与表达,融合在小学生成长之中,培养新一代的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语文美学意义所在。

综上。小学语文兼语言美、意境美、人品美等于一体,是美好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精神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渗透对小学生审美的培养,其也是素质教育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猜你喜欢
语言美审美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引领学生踏上优美旅程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我是小学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