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家的车事

2017-08-14 22:23王颖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黄包车前门三爷

王颖

①三爷的坐椅是道风景线:黄包袱皮裹着红靠背,靠背后面撑着把太阳伞。(开门见山,揭示三爷的身份特征。)将半导体收音机调到最大音量,哼着《前门大碗茶》,逢人瞥一嗓子“嘛去?坐车吗”。是的,三爷是三轮车夫,踩着黄包车在颐和园——北海一带混饭吃。风里来,雨里去,躬着腰,缩着背,饥一餐,饱一顿,结果临了就挺出病来了:耳聋,驼背,手臂、腿肚青筋暴起,就像大旱之年暴出地表的树根。(短句能够体现三爷生活不易,比喻句体现三爷虽老但硬朗。)三爷最喜欢讲:“想当年,前门到颐和园,听着大鼓书,一曲没完,爷就停到了大门口。”(夸张的语气恰恰体现了三爷的豪迈。)

②三爷靠在黄包车上摆“龙门阵”的时候,儿子大军开着蓝标车在三环上侃得正欢。(两句相互辉映,既表现了两人所驾车的不同,也能表明因为车的不同,走的远近不同。)前些年,大军趁公交公司重组,主动下岗创业,开起了出租车(符合时代背景)。他能吃苦,有算计,专门跑火车站、风景区。与大多数的北京的哥一样,大军特能侃,上到国家大事、宫廷秘史,小到街谈巷议、明星绯闻,如数家珍,因此常常被游客包车。(大军代表了一代人,一个群体的性格特点。)“咱这北京城啊——那是皇城,风水宝地——”大军的话匣子由此打开。(大军身上有着北京人发自内心的骄傲。)

③孙子小顺儿从小坐着黄包车逛皇城,长大坐着出租车逛北京,如今他喜欢一群人骑着“共享单车”闯北京。(一句话,概括了小顺的车辆使用史。)骑单车的小顺参加了“我为北京代言”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他们的口号是“与我同行,陪您乐游”……(符合新时期北京青年的身份特征、语言风格。)

④最近这三代人有了点小意思,“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要召开了,大军、小顺忙着参加语言培训,不亦乐乎。(贴近时代,介绍大背景和小环境。)这爷儿俩在饭桌上说得紧哩。(“紧”字用得好,三爷插不上嘴。)——三爷不高兴了。一抹嘴,丢出句话:“吃饱饭老子还能蹬两里地,我要重操旧业。”(动作、语言描写,再次体现了三爷的豪迈、不服老的性格特点。)大军愣住了,半天才说:“得嘞,老爷子,你都七十多了,人老心不老啊,咱别给政府添乱了,成吗?”小顺笑着附和说:“爷,您现在指不定都绕不到后海去,安全为主啊,您老想看哪儿,我给您多照两张。”(通过大军、小顺的语言描写,反衬三爷的性格特点,为下文作铺垫。)

⑤“你们一个嫌我老,一个说我不中用;小瞧人了不是!奥运会那阵子,我也是参加过培训班的,来是come,去是go,谁不会呢?再说,我就不会只拉说中国话的啊!”三爷急得红眉白脸的。(第一层意思直接反驳,第二层意思借机造势,第三层意思锁定服务对象,扩大自身优势。一句话,三层意思,不得不说,三爷是老江湖。)

⑥第二天天刚亮,大军已经发车了,小顺急冲冲地往外走,今天他约了来北京游玩的mike,骑單车去南锣鼓巷。(以大军、小顺的“车事”铺垫,引出三爷下定决心走出胡同“再创业”的故事。)三爷醒的时候,家里静悄悄的,他不紧不慢地吃了早饭,拿着听筒子,也准备出发了——推着车,走到胡同口,三爷茫然了:这是往哪里去呢?从哪里去后海呢?难道真是老了?难道真的只能晒太阳了吗?(多重发问,体现了老人的焦灼,在自我否定与自我突破中展现老人真实的心态。)

⑦三爷调大喇叭,骑着黄包车,沿着胡同慢行,遇到三三两两探访胡同文化的背包客,他们就认三爷这老牌车,坐老式车,逛老北京。(三爷的慢自有人欣赏,三爷的老也自有人喜欢。)三爷慢悠悠地踩着车,扯着“京篇儿”:胡同,讲究,哪个大人物曾住过……

⑧迎着夕阳,三爷的脸笑成了太阳花,他大声唱着《前门大碗茶》,哼着哼着,不自觉唱出了《沙家浜》:“想当初,老子的队伍刚开张——哈哈,哈哈,三爷我还能再骑五百里啊!”(一个“不自觉”,曲笔表现三爷的高兴。)

猜你喜欢
黄包车前门三爷
拉黄包车
江淮瑞风车门玻璃可下降不可上升
三爷
月亮
印度:黄包车也要装GPS
不要理他
天价座石
留牛渡
黄包车夫
黄包车,北京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