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训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2017-08-14 08:53刘慧李佳川侯彬婷石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7期
关键词:课余心理素质体育锻炼

刘慧+李佳川+侯彬婷+石艳

体育专业学生作为特殊人群,无论是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都相对要优于普通大学生,但自体育高考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未能经常进行运动训练,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与环境适应等指标明显下降。基于此,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在全院学生中广泛开展课余训练。以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课余训练为契机,在参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就运动训练对体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提高课余训练效果的建议及措施。

21世纪,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体育成为了日常活动的一部分。由于快速发展,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经济方面,而忽略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保持身心健康,是国家日切关注的问题。课余训练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为切实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升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与专业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体育学院全面开启学生课余训练工作,包括早上训练和增加课程训练。早上训练有100米跑、体前屈(女)、引体向上(男)、俯卧撑、12分钟跑等,增加课程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体操等。本文在参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分析研究课余训练对于学生的精神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影响,并提出对发展课余训练的建议及措施。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取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13、14、15级三个年级的学生分别抽取40名,共120人。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分别对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13、14、15级学生分层抽取40人共120人进行发放问卷,调查课余训练的第一月末和第三个月末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15份,有效率96%。

情绪方面:情绪具有双面作用。良好的情绪对人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令人感到心情愉悦、快乐,并心理上得到满足。不良的情绪是能对人具有消极作用,使人感到任何事都失去了乐趣,即便是自己热爱的事物都会感到厌烦。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有着明显的释放压力、抗焦虑的效果。经常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使身体产生极大的满足感、愉悦感。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特别是自己擅长、热爱的,能激发自己的潜能,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形成豁达、开朗的良好心态。据调查问卷统计41.4%的湖南理工体育学院学生训前情绪上表现不愿意、懒散不振、时时替自己制造借口去逃避训练,行为上有着强烈的抗拒。学校对此采用全体动员、宣传等措施促进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积极性。每期末进行素质大比武,学生在大比武的排名对应相应的综合素质分,综合素质分在评选奖学金占有一定比例。而增加的课程如篮球、足球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专项能力。学生从不情愿到积极参与到全心全意完成训练强度,热爱课余训练,全力以赴地投入。经过三个月的锻炼,学生从69.2%的非常乐于参与提高到85.4%,不愿意参加课余训练的学生低于5%,情绪上有着明显的积极变化。而学生的情绪发生变化不仅是学生本身对于训练产生兴趣,还有学校措施的积极影响。对训前不喜欢课余训练的学生进行访问,大部分学生改变消极的情绪,并表示有着强烈的成功欲望,对生活充满激情,心情处于愉悦状态。

意志方面: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目的,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等四个维度。意志是通过后天培养,参加体育锻炼,既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能培养意志。体育锻炼大多以肌群活动,消耗大量体力。在此过程中人会出现疲劳、懈怠、心理问题等。从问卷调查结果看最终能坚持下来学生的占96.6%。学校措施中实行指纹打卡签到手段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每个礼拜记录学生的出勤率,如规定时间内有早退,在个人的综合成绩中实行扣分制,学生会干部和班委加倍扣分。这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按时参加课余训练。由此,学生的出勤率几乎接近满勤。这说明学生克服消极情绪,向困难挑战,勇于拼搏,在解决困难,学生的果断性、坚持性方面增强。

个性方面:个性是个体在物质好的和交往活动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是人们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综合形成系统心理结构。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不同于他人。体育有很多项目,每个人适合的项目不同,与自己的个性有关。很多项目也需要特殊的个性品质,如100米短跑,具备沉重冷静、发挥最好的水平的个陛。如12分钟长跑,规定男子跑完2800米,女子跑完2400米,具有坚定意志、身体素质较高的学生完成任务并能超额完成。调查表明训练后三个月比第一个月能坚持下的学生提高了15.3%。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放弃、自制力、吃苦耐劳、独立的个性。

智力方面: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基础。在各种活动中,大脑的学习能力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心肺功能,这使大脑的氧气和养料大大提高,改善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在课余训练之前,学生处于长期的休息状态,大都以玩游戏、看小说、玩各种APP消耗时间,生活中大脑处于浑浑噩噩、无精打采缺乏生活的乐趣,38.7%的学生表示记忆力有所退化。训练之后,学生大腦受到外界刺激,接触到新的动作时要观察动作,模仿动作,记住动作的顺序,思考动作的关键点,这也相应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等。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判断能力较差,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对动作的要领和技巧不太了解,自身对技术动作的想象力能力较不理想。判断力是在学生长期的练习,对动作的技巧到达一定的成熟后,自然会提升。在此可建议在课余训练的适合适当的添加一些锻炼想象力的内容。

心理适应方面:心理适应能力主要是指各种个性特征互相配合,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一个人能否尽快适应新环境,能否处理好复杂、重大或危急的特殊情况,与个人的心理适应性高度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参与体育锻炼时,练习内容、场地、训练强度、与他人的人际关系都与个人心理适应有关。刚开始学生对训练强度、内容有诸多不适,有时体会到与他人的关系紧张,遇到紧急情况无法处理等。经过三个月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心理适应方面有所提高。据本研究调查统计,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的学生百分比从212下降到8_7,环境适应能力差的学生百分比从21B下降到10.8,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提升相对明显。这是由于体育锻炼是可以群体或个人活动,在锻炼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了频繁的交往。交往时个人个体本身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间情绪互相交流,互相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鸣,情绪上的共鸣,个体的情绪趋向一致,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人际关系得到协调,擴大交往范围和提高交往能力。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担任助理教练角色,从开始的紧张、焦虑、害怕失败到从容面对、得心应手,提高了独立性,增强了领导能力,提高了应变能力。

结论与建议

课余训练能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在课余训练前后的抑郁、精神不佳、人际关系敏感等都得到显著的变化。能够培养自制能力,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学会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优化人际关系,完善人格个性,培养毅力、自觉力,增强和培养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能力。

提高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潜力:课余训练提高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积极性。积极情绪是参与体育锻炼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积极的情绪是成功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喜爱,会主动去训练,产生在体育方面的愉悦心理感。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就会在训练中变被动为主动,产生愉快的情绪及克服困难的坚强品质。同时在课余训练中发现自己在某个项目中的潜能,把潜能成为自己的擅长技能,增强自信心。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能力:课余训练中,学生通过训练能处理如何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保持和谐的交往关系。学生在训练中能够学会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相互信任、培养合作意识等,这些都是与人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建立大学生与父母、教师、同学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课余训练中学生领导班级成员进行锻炼,提前制定计划、方案,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紧急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解决措施,提高领导能力、应对处理能力。

发展个性,强化智力:课余训练实行分班制,在各项活动学生之间自觉的进行自我提醒及监督他人,自制力、坚持力等相应提高。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使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训练过程中有记忆动作,判断动作的要点及难点,必要时运用想象力,充分锻炼、发挥、强化智力。因此,课余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完善个人、克服各种困难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强化个人智力。

建议:在课余训练中,针对某个项目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采取分组制进行针对性训练,完善训练计划。还可增加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同时学校领导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以及学校行政教学部门的管理作用,完善训练系统,加大课余训练工作投入,提高学生的认识、个人兴趣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课余心理素质体育锻炼
丰富的课余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
咪咪曲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课余愉快地进行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