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视艺术鉴赏的审美特征

2017-08-15 00:55
长江丛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个体性影视艺术

董 博

影视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视听意识,通过声音、画面等形式来表现情感,从而带来一定感染力。笔者将分别从:影视艺术鉴赏特征分析、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两个方面来阐述,进一步提升观众审美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

一、影视艺术鉴赏特征分析

(一)影视艺术的综合性

影视艺术的发展建立在科技发展基础上,这一发展趋势在电影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初的电影的无声的,后来逐渐发展到黑白、传统摄影,又从彩色到电脑动画,这个过程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此外,在电影艺术中仿真技术、拟音技术、变焦组合镜头的运用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电影叙事方式受到了冲击,不再是单纯追求过去镜像美学、文本叙事。所谓的数据库叙事就是基于网络数据基础上应运而生,把电影叙事、数据库二者柔和在一起的新型的叙事方式,这种新型的叙事方式是对“线性叙事”的一种否定和颠覆,形成以“反线性叙事”特征的新形式。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影视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据此,我们认为影视是艺术与科技的综合。

(二)影视艺术的视觉性

1、视觉性特点分析

视觉性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特点,通过视觉性特点可将电影人物内心活动表现出来,而这一特点也在戏剧中得到更好地体现。与电影不同,在戏剧表演中演员与观众距离较远,且视角固定,导致观众在观赏中极易忽略细节动作,从而影响到观众的观赏体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戏剧表演者在舞台上则会将动作夸大,便于后排观众看得更加清晰。

2、视觉性情感分析

视觉性的另一个表现则是,通过镜头将人物表情放大,从而使人物内心活动完美呈现出来。为了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剧情,在影视作品中,会通过特写镜头来展现人物细节,表现力充分提升。

(三)影视艺术的个体性

影视艺术不仅具备综合性、视觉性,同时也具有个体性。而这一特征在鉴赏主体与客体中均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创作主体通常用来表现自身对生活的主观感受,且不同的创作主体所处的生活环境、情绪体验均有差异,据此个体性明显。举个例子:冯小刚导演的《夜宴》、张艺谋导演《满城尽带黄金甲》、王扶林导演《红楼梦》,这些作品均有其个体性。观众在鉴赏作品时,应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从而正确理解创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内心思想。

(四)影视艺术的体验性

观众在影视艺术中的审美感受通常是在体验中获得,在实践鉴赏中,我们往往会看到鉴赏者对艺术作品已经十分熟悉,对于其艺术表现方式乃至细节均烂熟于心,而要想得到这种状态,鉴赏者必须学会体验,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去感受作品的内涵。

(五)影视艺术的直感性

作为直感性,实际上就是直觉形成的,我们在观赏影视作品中通过感觉、知觉、记忆、判断、推理等阶段来把握事物本质,而这整个过程的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概况化过程,鉴赏者通过鉴赏将感受到的内容保存下来,对影视艺术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二、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

很多学者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在对对象进行鉴赏时,不管掺杂什么功利观念,都不算作真正审美,审美需要超越功利。但日常生活当中有太多的功利色彩,而无功利性的美难以融入其中。当前,审美生活已经慢慢沦为一种享乐和满足的快感,在生活当中的各个领域,审美诗意以及美学旨趣得以稀释。除此之外,日常生活充斥着各种仿真和类像,而现实世界也逐步转化为虚拟世界。为了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影视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应采取多种审美对策。

(一)审美鉴赏策略

观众一般在观影时都会带入个人喜好,经相关调查发现,观众在影视作品观赏中主要强调娱乐功能,如若要求观众从鉴赏角度来看,其目标会更加鲜明,思维会更加活跃,将自己与影视作品融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理解影片内涵。

(二)艺术鉴赏方法

内容鉴赏作为影视艺术中一种常见的鉴赏方式,可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影视风格方面来展开。其中,宏观角度一般是指,对作品所处的社会、时代性以及民族性内涵进行考察,而获知这些信息的渠道则可从文学知识入手。在艺术鉴赏中,运用文学方式,将故事情节作为叙事主体实施鉴赏,从而了解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成长背景、思想感情等,了解这些问题后再结合主要故事情节来对作者创作思想深入了解。通常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审美视角、创作手法均是多元的、全面的,在影视艺术鉴赏中也必须从多个角度来赏析,更好地把握作品内涵。

三、结语

我国影视艺术的发展经历了诸多阶段,既吸收了其他艺术形式元素,同时也呈现出一定差异。观众在影视艺术鉴赏中应把握艺术特点,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来对作品审美特征进行挖掘,从而获得更好地艺术感受,促进观众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个体性影视艺术
论邓·司各脱个体性概念的形成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纸的艺术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辩证的“个体性”
影视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海德格尔存在论源头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