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数据时代出版编辑的媒介素养

2017-08-15 00:55
长江丛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出版物时代素养

丁 伦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移动应用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信息获取已经进入“及时化,快餐化”的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由传统的单方向转化为双向互动传播,这对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传统的出版业纷纷向数字化,网络化的转型。大数据时代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量海量等特点,也使得人们无法及时获取所需信息,也催生了个性化信息推荐等新的信息获取方式。

在大数据的浪潮中,传统出版行业的编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转变编辑的理念,人们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传统的单向传播对人们的吸引力不足;其次,编辑的技能由传统的校正排版到多媒体互动应用;最后,统一的信息内容不能满足不同人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因此,本文从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传播三方面来阐述大数据时代出版编辑应该具备的媒介素养。

二、大数据时代编辑媒介素养

(一)信息获取的素养

大数据时代,信息呈爆炸式生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信息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人们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对于出版编辑来说,其基本职责之一就是出版选题策划,而对于出版社来说,其选题策划决定着出版物的方向和性质,这也是出版物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编辑的选题策划与其价值取向和思维水平息息相关,在选题之初,编辑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获取市场的信息,了解读者的需求,查找市场的缺品,获取有用的信息,才能总结出满足读者趣味的选题。因此良好的信息获取素养是出版编辑的必备能力。

1、信息选择理念

出版的信息必须体现出版理念,任何报纸或者期刊都有其创办的最初理念,这些理念反应了刊物的宗旨和主要目的,这一点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也不会因为信息的多寡而改变。

信息段子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和道德约束,互联网以其信息传播的便利性和快捷性,在大数据时代对公众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会影响到现实社会的稳定和谐。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把关者”的编辑更应该遵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在选择信息时,提高个人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拒绝传播虚假信息,同时拒绝“信谣传谣”,以精髓内容面对广大读者,传播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期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

以读者为中心的信息选择导向。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会使得读者往往无法适从,无法快速有效的判断信息的真伪。作为信息传播者的编辑,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秉承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针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以“受众中心论”为基础,为受众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

2、信息获取能力

使用网络检索工具提升信息获取效率。互联网上存在海量的信息,同时每天产生大量新的信息,在频繁变化的互联网信息中,全面有效的获取完整的信息非常困难,因此需要借助相关的网络检索工具,主要包括互联网信息搜索引擎(主要用来检索互联网上非结构化数据)和专业的数据库(主要用来检索整理好的结构化数据)。编辑通过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可以快速整合互联网上的零碎信息,然而互联网上的信息来源复杂,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因此需要编辑具有足够的判断能力,找到其中有用的信息。对于结构化数据,可以通过专业的数据库获取,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通过对专业数据库的查询,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到权威数据,提升信息的准确度和权威性。

善用大数据工具选题。大数据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出规律性或者习惯性的准则,同时利用这些准则指导未来的工作,使得工作效率更有目的性,同时也提供工作的效率。通过使用大数据工具,找到当前读者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对大数据工具获取的信息进行深加工,提升原有信息的价值。

(二)信息处理的素养

大数据时代,受众对信息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信息的出版流程更加紧密,更新速度更加频繁。而编辑获取信息的范围却是越来越广,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信息的甄别和处理,也是编辑的基本素养之一。

1、文档加工能力

通过之前的分析可以知道,大数据时代的出版信息不仅仅包括文字和图片,还包括音乐,影音等多媒体内容。同时由于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多样化,比如新闻app,分类网络,微博,公众号等,多样化的信息来源也直接导致人们信息获取的碎片化,因此如果用碎片化的内容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就需要考验编辑的信息加工能力,需要在出版物思想上深入挖掘读者的需求,逐步引导读者深入浅出的阅读,既满足读者的求知心理,也满足出版物的经济利益,实现双赢。

2、沟通协调能力

编辑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在从事具体编辑工作的过程中,编辑一方面需要深入了解读者的需求,明确了解读者需要获取的信息,另一方面需要了解作者在其作品中想要传达的信息。更重要的是,现代出版物涉及的领域较多,文字编辑,影音图像处理,用户界面设计等,大部分工作不可能一个人完成,需要多人协作,因此编辑需要高效的沟通协调能力。

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传递已经成为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社交网络是现代社会相互沟通的重要工具。然而社交网络的特点要求编辑必须具备更强的沟通技巧。编辑需要有效的利用社交网络提高策划的水平,吸引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讨论,让读者与作者直接沟通,让作者明白读者的所需所求,也让读者了解作者的所知所想。同时在沟通过程中,编辑需要引导沟通话题的导向,实现作者和读者的高效沟通。

(三)信息传播的素养

相对于纸媒时代的信息线下传播方式,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因此编辑需要深入理解新时代的信息传播理念和与之对应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在“快餐文化”时代的信息传播的能力素养。

1、转变信息传播理念,由单向传播转为互动传播

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也正是因为如此,大量的重复的,无用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在互联网上横行。传统编辑的主要工作,如信息的筛选,编辑,加工等,其主要目的是向大众传播更多的知识,而大数据时代,读者被埋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读者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筛选满足自己需求的信息,同时也无法有效的判断这些信息的正确性,因此希望有更加专业的人帮助筛选正确的信息并向广大读者进行传播。因此如何学会应用有效的方式传播最前沿的信息,是大数据时代编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编辑只有通过互动式的传播,才能了解读者的需求,并及时反馈给作者,让作者解答读者的疑问,给读者以反馈,才能吸引读者并开拓新的市场。

与其他任何行业一样,出版业也是以追求价值实现为主要目的,而出版物的价值实现主要依赖于是否能够吸引读者,也就是说出版的传播效果直接的决定了出版物的价值实现程度,因此现代编辑必须提高出版物的传播效果,避免做无用功浪费资源。

2、深化数字版权意识

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快捷方便,同时也给出版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前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复制方式简单,导致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变得异常复杂。有效的保护数字版权需要从数字出版阶段就应该加以考虑。当前的数字版权主要从数字信息加密技术入手,典型的如DRM技术等,使得只有拥有权限的用户才能阅读。

然而对于加密的数字信息不利于数据信息的广泛传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潜在读者的流失,因此一般来说,编辑应该通过专业知识对出版物的内容进行筛选,针对付费用户和免费用户各提供一个数字版本,通过免费版本扩大出版物的影响力,通过付费版本实现出版社和作者的知识产权价值。

三、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媒介以受众为中心,因此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出版编辑的主要工作重心,从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传播三个方面阐述当前编辑应具备的素养,重新定位出版编辑的能力素养标准,从而为编辑的能力培养和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性建议。

猜你喜欢
出版物时代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系列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