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思想对于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2017-08-15 00:55冉江渝
长江丛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礼治执政者儒家思想

冉江渝

一、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涵

(一)“德政精神”

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主张的德政精神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丰富。涵盖了勤政、正义、忠诚、诚信等道德的各个方面。二是深刻。提出了慎欲、慎言、慎友等对于自身约束的种种方式。三是多角度阐释。在执政和修身方面要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行善思想以及塑造“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的羞耻思想。

(二)“廉政精神”

儒家思想中官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廉政,要求从政者必备的基本道德之一就是廉洁。“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等品格才算“廉”。儒家精神的内涵不仅要求从政者清廉,更要“俭近仁”即注重节约的朴素精神,此外“欲而不贪”的主张也告诫执政者和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贪得无厌。

(三)“民政精神”

执政为民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认为,廉政的最高境界是要“爱民”、“仁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政者不仅要自身廉洁,还应将老百姓的生活放在首位,为民谋利。荀子提出“富国裕民”的治国思想,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些主张都表明执政的最高理念是将廉政和民政相结合,都最终指向百姓疾苦。

二、儒家思想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两点要求

(一)党风廉政建设务必做到德政、民政、廉政三位一体

儒家思想对执政者本身的道德水平,自律品格、爱民为民的理念等方面提出了高要求,这些要求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高度一致。廉政建设的根本在廉洁,其指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以德的德政思想,明确了官员应该保证执政方向的真善美,执政以廉的廉政思想要求在执政过程中加强自身约束,对于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尊重和维护。执政为民的民政思想明确了最终和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而只有三者的统一才能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平稳顺利推进,才能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真正得到维护。

(二)党风廉政建设务必做到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并驾齐驱

孔子对“政”字的诠释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落脚点都在对于执政者自我的约束。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也是对于执政者约束的一个过程。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法律对于贪污腐败惩治力度越来越大,反腐法律体系日趋完善时,更要在道德规范上下大力气,做到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二者的统一。我们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一方面大力宣传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营造“尊廉崇廉”的社会氛围,激励更多人向他们学习。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好本职工作,当好人民公仆,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带头严格自律,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做出榜样。

三、儒家思想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树立“内圣外王”、“言而有信”的道德理念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整个学说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处世宗旨。“内圣外王”是儒家追求的最高人格理想,是中国人、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最高理想生命形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除了要使自己的品德、自己的内在生命达到一个很高的“内圣”境界外,还要去“亲民”、“爱民”、“仁民”,做一个“言而有信”的“外王”事功,说到做到,言出法随,这样才能政令畅通、政通人和。

(二)树立“以人为本”、“换位思考”的从政理念

“仁者爱人”是孔子道德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儒家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最主要的含义是“爱人”,孔子“爱人”的目的是为了得民心,以缓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治理国家。儒家还崇尚“忠恕之道”,“忠恕”的意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牢固树立“官为轻,民为重”这个以人为本的从政理念,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去感受百姓的疾苦,去体会百姓的艰难,这样就能产生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冲动和勇气。

(三)树立“慎独”“礼治”的人格修养标准

儒家思想十分注重个人自身修养即慎独,同时十分注重礼的约束作用即礼治。孔子告诫他的弟子子夏“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教育他的弟子和儿子注重自身修养同时不要忽视礼的他律作用,他说:“不学礼无以立”。此外孔子提出“使臣以礼”,认为不但平民百姓要受礼的约束就是统治者也要受礼的约束。孟子提出品德高尚的人不做“非礼之礼”,还提出“王公不致敬尽礼”就不能得到贤臣。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体验、对照、自省,把实现共产主义内化为不可动摇的信念,养成自察、自省的自觉性,形成高度的慎独能力。在自觉加强学习和修养的同时,还要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舆论的评价,也就是要自觉接受礼治的他律。做到慎独与礼治的统一,内在自制力和外在约束力的统一,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确保清正廉洁。

猜你喜欢
礼治执政者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规执政
浅析中国之传统“礼治”文化
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反腐败:“重点查处”≠“只能查处”
中西传统法律文化差异性探寻
Why Learn Chinese?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战略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