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大学之道 做优秀党员

2017-08-15 00:55刘天堂
长江丛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亲民干事百姓

刘天堂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部署。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做优秀党员”,“道”在何方?我认为,《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是“做优秀党员”之“道”。

一、坚持明德修身,自觉提升道德境界

为了进一步解释“三纲领”,《大学》还提出了“八条目”即“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八条目的核心在于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与加强共产党员修养的内在要求是相契合的。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把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终身的课题,模范地实践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同时大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以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一)格物致知,做爱学习的好党员

所谓“格物致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增长知识和智慧,“以求至乎其极”。生活和工作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做最好的党员也必须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提升学习能力,增强专业技能,提高修养气质,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胜利。

(二)诚意慎独,做讲忠诚的好党员

朱熹认为诚意是“自修之首”,“进德之基”。诚意就是不自欺,就是慎独。做最好的党员必须致力于慎独的内心修养,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敢亮身份,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牛玉儒到杨善洲,他们大忠大诚,表里如一,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做最好的共产党员就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化为时代精神,做到“‘敬’下心来为党,‘沉’下心来为国家,‘恒’下心来为人民,‘静’下心来做自己”。

(三)正心修身,做有敬畏的好党员

“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做最好的党员必须“正心修身”,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时时处处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心存敬畏,感恩人民,“在思想上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在行动上始终恪守一份理智”,有所不为,有所作为,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二、坚持亲民担当,自觉强化公仆意识

王阳明认为,所谓“亲民”即爱民,亲爱老百姓,“亲民”的核心道德是“仁”,强调“为政者”要顺应民心。从《党章》角度看,“亲民”就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顺应民心,带着感情融入百姓

民心无影又无形,却是人间定盘星。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党员干部必须将重心下移、眼光向下、力量下沉,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怨,“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做到“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充分尊重民意、汇聚民心、集中民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二)实干担当,带着责任服务百姓

《大学》有着非常浓重的家国情怀,将实现理想社会的实践责任,直接落实到了每一个人的每时每刻的一言一行之上。责任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心系人民,胸怀天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坚定信念忠诚干事、勇于担当尽责干事、以人为本为民干事、凝心聚力团结干事、廉洁自律干净干事”;要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亲自上阵,带头冲锋,攻坚克难,用敢于担当的精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困境中找出路、在困难中找办法,确保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向前推进,才能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

(三)安民富民,带着成果惠及百姓

王阳明解释孔子“修己以安百姓”的涵义时说,“‘安百姓’便是‘亲民’”,就是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起来。做最好的党员要严格执行中央的惠民政策,发展经济、兴办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决不能为追求“政绩”而做劳民伤财之事。要把推广典型致富经验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经验推广,使其在点上深入、线上延伸、面上展开,从而做好示范工作。在开发区,做最好的党员就要深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企业等工作一线,在开发区扩量提质、财税增收、转型升级等方面多出成果,让企业满意、百姓受益。

三、坚持止于至善,自觉献身共产主义

“明明德”,指个人达到道德的觉悟;然后,推己及人,帮助、教育他人,使其也成为有道德的人,这就叫“亲民”。经过“明明德”和“亲民”两个阶段,就会达到至善的境界。“止于至善”就是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一)勇当先锋,率先垂范

为政者的道德表率对百姓的道德言行进而对社会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最好的党员应该是凡人中的好人,好人中的能人,一群人中的领头人,要在思想和行动上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的身份亮出来,先锋的形象树起来”,就是要把党的先进性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彰显一名党员的人生价值。

(二)举贤罢恶,知人善任

《大学》中引《尚书・秦誓》:“若有一介臣,断断兮……亦日殆哉!”强调见贤能举的重要性。《大学》还强调“举贤罢恶”,才可以治国平天下。“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选人上,必须注重公平公正,坚持德艺双馨的原则,选拔使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人才;在用人上,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让“想干事、会干事、敢于事、干成事”的有德之人“有为有位”,得到尊重。

(三)甘于奉献,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做最好的党员,“止于至善”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为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也表现在日常的岗位进取和爱心撒播上。做最好的党员,就要擦亮无私奉献的名片,只求付出而不图回报,让奉献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人生态度和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大学》包含着丰富的治国智慧,激扬着修身立德的浩然正气,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今天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完善共产党人的精神生态提供借鉴,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亲民干事百姓
最亲民的海王 静态体验玛莎拉蒂Grecale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亲民之官 以廉为基
“李云龙式”干部如何发现,怎样用好——这也是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重要标尺
笑一个
百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