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扶贫脱贫攻坚第一线淬炼干部

2017-08-15 17:22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领导决策信息 2017年28期
关键词:工作队第一书记贫困地区

在扶贫脱贫攻坚第一线淬炼干部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扶贫脱贫一线是锻炼干部的主战场,干部能力高不高,责任强不强,敢不敢担当,有没有作为,必须在扶贫一线锻炼干部、考验干部、识别干部,对长期在扶贫开发一线工作、政治坚定、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给予提拔重用,激励干部在扶贫一线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近日,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学习贯彻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在加强选好配好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上下功夫。

★近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河南就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进行调研时强调,在脱贫攻坚中培养、磨砺和选拔干部。

★近日,四川省委出台《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意见》,对从严管理的情形、程序、方式、责任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明确。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本文重要信源】

1.刘奇:脱贫攻坚的新理念;2.张国玉:何谓优秀人才, 如何识别优秀人才;3.刘霞:党和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好干部扫二维码下载本栏目增值服务《领导智库文选》

继2 0 1 5年1 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后,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再次强调,要在农村基层锻炼干部、发现干部、培养干部,并特别谈到,在新时期,围绕我们的农村中心任务,已经有了很多新举措,第一书记制度、村官制度、再就是扶贫工作队。这些举措就是我们新时期“三农”工作的组织举措,看来是有针对性、有效的,另一个方面的深远意义就是对干部队伍成长、培养、历练是一个平台。就是从这些人里将来发现一批脱颖而出的后备力量,好同志、好干部,来着力加以培养。到2 0 2 0年全面脱贫以后,这些人功不可没,同时这些人得到很大的锻炼和考验,从这里发现一批优秀人才、培养成长。

1 培养三支有生力量夯实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石

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带来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工作作风、人才品德等多方面对好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鲜明地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五条标准”,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四有”“四铁”,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加强干部培养,提升专业素养,优化干部成长路径,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机制,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把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揭示了干部工作的内在规律,树起了选人用人的时代标尺,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

淬炼扶贫脱贫攻坚三支有生力量。一是第一书记,二是村官(包括大学生村官),三是扶贫工作队。这些扶贫队伍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加以发现、培养、淬炼、选拔,形成1 0年、2 0年后的有生力量,夯实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石。首先,培养使用好村第一书记。县级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既要担负起对第一书记的直接管理责任,做好第一书记工作情况和廉洁自律表现情况的考察工作,又要引导第一书记入农门、交农友、研农势,帮助贫困村引资金、上项目、调结构。其次,管好、选好和用好村官,特别是大学生村官。组织部门要通过选派任职、能力培养、支持创业等,发挥他们有活力、有干劲的优势,并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特别要鼓励大学生村官开展电商扶贫,支持大学生村官创新创业。再次,强化扶贫工作队队伍建设,建立扶贫工作队长效工作机制,真正从组织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和爱护扶贫工作队队员。扶贫工作队不脱贫,不撤退,但对他们的培养和使用却不能有脱节,留真空。要以包扶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和民生改善、促进增收为目标,以群众对驻村工作队和驻村干部日常行为规范的满意度评价为核心,细化考核奖励标准,对优秀驻村干部,优先推荐省市劳模,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优先提拔使用。

【决策看点】

●最近,四川省印发《切实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办法(试行)》,对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培养使用、奖励表彰、待遇保障、人文关怀和抚恤救助等5方面出台2 2条细则。在培养使用方面,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提拔任用、交流重用、晋升职级等“五个优先”。坚持把第一书记岗位作为蹲苗历练干部的主战场,持续选派递进培养计划学员和后备干部到村任职,今后新提拔进入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和县直部门班子的,应优先考虑有第一书记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

【链 接】

四川省启动脱贫攻坚资料“瘦身行动”

7月1日起,一场脱贫攻坚资料“瘦身行动”在四川省铺开。近日,四川省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资料清单删繁就简工作的通知》,对脱贫攻坚资料做到不重复、不累赘、简洁实用。这一探索走在全国前列。从村一级看,将把原本涉及贫困户共享的公共资料剥离出来成立资料库,从户一级看,3大类1 2项入户资料缩减成帮扶手册、达标认定书和脱贫成果表3项,后两项在脱贫时填写。据测算,改革后即便一直填到2 0 2 0年,帮扶手册最多不超过1 0页。

资料来源: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整理

2 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锻炼干部、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这无疑是对党员干部的一场历练、一次大考。必须将脱贫攻坚作为检验干部能力的“阅兵场”,做好在扶贫脱贫攻坚一线淬炼干部的组织保障。

扶贫脱贫攻坚一线既是干部增长见识、磨砺才干的“大熔炉”,也是考察识别干部工作作风、素质能力的“试金石”。脱贫攻坚是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最直接的责任,考验的是各级党员干部的决心、责任和担当,每一项扶贫政策都需要干部去落实,每一笔扶贫资金都需要干部去分配,每一个扶贫项目都需要干部去推动,每一份扶贫资源都需要干部去集结。身处扶贫一线的干部,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贫困区县、贫困村及时摘帽,能不能让贫困户不断实现收入增长,就是在考验这些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担当。在扶贫一线,可以摸清一个干部有没有浮气,是不是已经习惯于看报喝茶了解民情民意;可以审视一个干部工作能力有没有底气,是不是具备进行精准扶贫的能力,能不能有的放矢地去制定针对每个贫困户的帮扶计划,并通过细化措施来进行落实;可以检验一个干部具不具有正气,能不能通过实干、苦干、肯干,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可以检验一个干部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以自身的知识、技术、资源优势,为扶贫攻坚找到新的突破口。所有这些,最能考验扶贫干部的党性和宗旨意识,考验扶贫干部的群众观念,考验扶贫干部的发展经济的能力,考验扶贫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通过在扶贫攻坚的认识上看干部忠诚,在扶贫攻坚作为上看干部担当,在扶贫攻坚的实施过程中看干部廉洁,在扶贫攻坚的推进中看干部作风。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脱贫面临的任务异常艰巨,困难和问题很多,但也是锻炼干部能力的大好平台和绝佳机会,更是对干部的重要考验,那就是考验其意志是否坚定,工作是否挺得住、扛得起,会不会望而生畏,思想上打“退堂鼓”,是否能真正住得下来,扎得下根,关键时刻能吃苦、扛得住。

【决策看点】

●7月6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主持召开部分贫困县县委书记座谈会强调,作为脱贫攻坚的“一线总指挥”,贫困县县委书记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强化“四个意识”,自觉担当起统揽全县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统筹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等工作,真正把“不脱贫不调整不调离”的纪律要求,转化为“不脱贫不罢休不放手”的自觉行动。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三走访三签字”工作,身进心进、真走真访,示范引领全县各级干部层层压实责任、抓实工作。

【链 接】

西安:帮扶干部应该掌握的“十个抓”

7月5日,西安市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视频专题会,市委书记王永康为各级各部门教了“十个抓”的具体帮扶办法,包括:抓短板,首先解决突出问题;抓点滴,一点一滴的帮扶;抓基础,建好“美丽人家”示范户;抓核心,建好“美丽乡村”示范村;抓重点,做强“美丽经济”,突出精准,一村一策 、一户一策;抓保障,打造“美丽党建”;抓形象,培育“美丽乡风”;抓资料规整,确保档案齐全准确;抓示范,及时推广先进典型;抓督查考核,加大考核问责力度。

资料来源:西安晚报2017年7月6日

3 尽快出台政策明确办法细化考核,构建深度贫困地区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

落实和推进以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重点的干部选拔平台建设,是当前组织部门最迫切的一项工作。要通过建立指标、明确标准、细化考核,真正把脱贫攻坚的表现与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改进干部选用机制,建立在脱贫攻坚一线选人用人的机制、树立以脱贫攻坚实绩选人用人的标准,真正形成在脱贫攻坚一线选拔任用干部的正确导向。

细化选派标准,把好深度贫困地区干部培养第一关。扶贫干部的选派,是深度贫困地区干部选拔机制的第一关。只有经过严格考核符合一定标准的干部才能选派到深度贫困地区。在这点上,“门槛”要高一点,标准要严一点,不能拉人头、凑数字。市县乡是扶贫攻坚的前沿阵地,能被选拔进入深度贫困地区,表明组织的信任。要真正把那些事业心和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机关年轻干部选派到第一书记、或扶贫工作队等重要岗位上,同时为他们开展工作搞好服务、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同时,进一步细化标准,结合深度贫困地区的特点和深度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具体要求,考察识别干部,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重要依据。要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把政治素质好、带领致富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的干部选配到村书记岗位上来。

细化考核标准,夯实深度脱贫一线墩苗成长的大平台。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蹲苗”的“检验地”,要紧紧围绕深度脱贫攻坚细化干部日常考核内容,既科学又合理,更要符合实际,反映实际情况。在这些考核指标中,要重点考察识别干部在困难面前的担当意识;考察识别干部在复杂矛盾中的驾驭能力;考察识别干部在为民办事中的宗旨意识;考察识别干部在利益冲突中的思想境界;考察识别干部在项目资金中的清正廉洁,以这种全方位、立体式、切片化的方式,真正把干部考准识准。特别要建立常态化督查暗访机制,综合运用定期督查、明察暗访、巡查巡视等方式,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接进村入户走访调查,以老百姓的评价、口碑为最大权重。同时,对作风漂浮、工作不力的,及时约谈、问责和“召回”。当然,还要建立脱贫攻坚工作容错机制,对主观方面已经尽力,确因客观条件或其他原因造成工作失误的,视情节给予从宽从严或免责处理,真正让敢担当、勇负责、作风正的干部得到保护,充分激发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科学、更代表未来趋势。

一线扶贫、火线提拔,让取得扶贫实绩的优秀干部更多更快脱颖而出。建立脱贫实绩考核体系,对选派到不同扶贫岗位上的干部开展针对性考核评价,对乡镇挂职干部,注重把帮助挂职地区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和降低贫困发生率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对扶贫部门干部,注重以岗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业务为基本依据,掌握干部日常表现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对扶贫第一书记,按照工作纪律、工作实绩、工作评价和群众评议等方面开展积分制考核管理。要特别注重对考核结果的运用,一线扶贫、火线提拔,让在贫困县埋头苦干并作出突出成绩的干部切实看到希望,得到发展,施展才华。

猜你喜欢
工作队第一书记贫困地区
吉林省各地驰援长春工作队
——兰台人名录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扶贫工作队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驻村第一书记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