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合作式教学初探

2017-08-15 00:55杨世花
长江丛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写作文作文教学

杨世花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目前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比较尴尬的是,学生仿佛已经定型,即使教师的指导越来越有理论依据,越来越细致,学生的作文水平却不一定能得到明显的提升。更有一个让人不忍直视的问题,经常上作文指导课的班级,不一定能取得“无为而治”的效果。

笔者执教十几年,作文教学大多采用四段式,即“教师写前指导、例文展读——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评讲——交流展示”,有时还会有加上“修改”“再次批改、评讲”“再次交流展示”程序。在批改中发现,写前指导时关于作文立意、谋篇布局和表达技巧等的点拨,学生很难在实际的作文过程中有机地融入作文中去。这时就会产生一种“这些孩子没法教”的沮丧想法。

面对目前常规高中作文教学耗时耗力却收效甚微的尴尬局面,我们努力寻找并尝试更好的办法——合作式教学。

合作学习,是以研究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是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著名教育家雅斯培曾说过:“教育不是有知带动无知的偶发事件,而是人们一同去发现真理,寻回自我的唯一途径”。这句话引进作文里,“一同去发现”,就是强调要不是老师单向的指导、漫长的反馈周期,而是强调让学生能再合作氛围中进行写作,包括选材、写作、批改等整个写作过程,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这是著名课程改革专家余文森关于合作学习的阐述。合作作文也就是改变了原先单一的写作模式,在合作中作文。

共同合作,思维相激。写作时独立思维的结晶,但是在训练时能恰到好处地合作,学生在交流之中,不同的思维产生碰撞,会闪烁出耀眼的光芒,相互间会生成独特的写作创意。

一、根据学生的特质进行合理的分组

有一句俗语:每一片雪花都是又轻又小的,但是,当它们粘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力量却是令人惊叹的。我们学生也是一样,在一起学习的时候是可以碰撞出很多智慧的火花、产生巨大的能量的。

但是合作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把学生分配到小组里,而且分配学生到小组时,必须确定一个小组有多大,如何将学生分配到某个小组,这个小组合作学习持续多长时间,用哪些形式进行合作等等。

最初的合作学习小组的规模一般是二到四个人,尽量不要让没掌握合作技能的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五六人的小组。因为一开始规模越小,学生就越难逃避责任,从而不得不对小组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因为规模小,学生努力的可见度就增加了,也更容易使他们有责任感和成就感。

在小组规模方面,我就走了不少的弯路。一开始就一竖列为一组,结果在组织学生讨论和批改作文时,有的学生尤其是后面学习差些的学生没有角色意识,态度非常无所谓。而且规模大时,小组成员之间的两两互动机会非常少,凝聚力也就比较低,关系比较淡漠,效果很不理想。后来缩小规模,情况好转。

二、从生活实践出发,发掘合作探究作文的主题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是源头活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可惜被单调的作息时间和紧张的升学考试淡化,导致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文可写。合作学习可以使大多数同学根据生活体验挖掘作文主题。

在实施合作作文教学的初期,有一次为确定作文主题,我设置了一个问题“人性中为人崇尚的是真善美,可是你做过让自己内疚的事情没有”,为创设民主开发的、让大家畅所欲言的环境,我先讲了一件我自己内疚多年的一件事,外婆去世之前重病期间,我因为害怕面对老人的苍老和疾病给我带来的麻烦和压力很少去照顾外婆,外婆去世很长时间后我突然陷入内疚难以自拔,自责不已,痛苦了相当长的时间才释然,决心珍惜身边每一位亲人。说完教室里安静了一会儿,我鼓励他们把自己的事情讲出来,给自己给同学一个警醒。他们慢慢打开话匣子,把自己藏在心里的故事讲了出来。一是作为宣泄的渠道,二是为写作文搜集了素材,挖掘了作文的主题。这也体现了作文“我手写我心”的宗旨。有个学生给我的印象很深,大部分学生说都是平时对父母的忽略或顶撞和对同学的嫉妒或冷漠,她却谈起去西安旅游时,因为兴奋口无遮拦,对一个跛脚的人大喊“瘸子”的事情。她详细讲述了经过和过后的心情,非常真挚感人。

之后我又组织同学们观看了影片《唐山大地震》,灾难中母亲在选择舍女儿救儿子,灾难过后,母亲用一生的孤单来进行心灵的救赎。让所有同学唏嘘不已。他们在合作中一起悲伤,一起释怀,一起思考,一起讨论,然后完成作文。虽然写的依然是自己的故事,但是因为合作,彼此触动了心灵,比原来习惯说空话套话或者低幼化语言有了很大进步。

猜你喜欢
写作文作文教学
写作文的烦恼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写作文等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