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给世界的处方

2017-08-15 00:42
戏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云鹳雀楼医术

王 芳

开给世界的处方

王 芳

王 芳,女,《映像》杂志社编辑。

蒲剧《风雨鹳雀楼》在首届山西艺术节上演,这是用蒲剧作药引子,给世界开出的一个药方子,希冀治疗世界的隐疾。

故事发生在鹳雀楼下。五世医者秦五郎在鹳雀楼下给人治病,无论贫富,一视同仁,妙手回春。而自己的女婿也是学生高云松,为了一己私利,竟然骗取妻子的信任,私改药方,治死病人,陷秦五郎于死地。后河东王爷明察秋毫,辩明真伪,高云松得到教训,秦五郎洗清冤屈。秦五郎将医术尽数传与改邪归正的高云松,杏林有传人。

全剧并不长,却也动人。

动人处在细节。

秦五郎治人非命被下狱,疯癫起来,忽哭忽笑,语无伦次,实际上,他只是装疯。他装疯装的逼真,却又不惹人讨厌。那些小举动,举个小酒瓶,见人便说“喝酒,喝酒”,还真是可爱,让人心生同情和怜惜。秦五郎女儿秦孝贞悔不当初碰死鹳雀楼下,秦五郎将女儿救醒,一字一句劝慰女儿,把一个没娘女的心酸和坚强唱的让人泪如雨下。秦五郎在疯与不疯之间、醒与不醒之间来回转换,自然、率真而不牵强。

动人之处也在情理。

女儿与父亲相依为命,又为什么去加害父亲?在那个三纲五常的年代,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父与夫,都是自己的天。一腔柔情,脉脉谁诉?情,浓于血;理,自有规范;情理交织,天人交战,所以才有了她的不明就理私改处方,弄清事情原委,便要追随母亲离世而去。

高云松同样,一边是把自己养大、教自己医术的岳父,一边是想谋看得见的前程。年轻人,还未看透世理,终究贪欲占了上风,起心动念去害岳父。妻碰死,岳父疯癫,他才翻然悔悟。

黑格尔的戏曲论中讲到:悲剧性冲突的特征可以用三句话来归纳:双方都有理由,双方都有罪过,最后归于和解。矛盾双方心灵本身的分裂与矛盾才是最理想的冲突。

高云松只是想在年轻时获得官位,秦孝贞只是个在情理之中挣扎的女人。县官要治秦五郎死罪,是因为秦五郎在小儿病时选择了去救病情更严重的平民。王爷要救秦五郎,是因为王妃病重,需要秦五郎的医术。秦五郎状似疯癫,是因为亲情的背叛,人性的失望,到最后,救下女儿女婿。除了亲情,还有医者仁心。

每个人都有理由,这样善的冲突构成了戏剧矛盾,却也让故事发展起来合情合理,环环相扣,打动人,也警醒人。

本剧更大的意义还在于救世。医理也是世理。之所以这个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物,还有各种各样的矛盾,是因为人心病了,所有的错误和病症,症结在人心。救得了人心,才能救得了世界。高云松存了利欲心、官欲心、贪欲心、恶之心,也就把是非弄颠倒了,也就医术不精,大道难谋,即使是简单的病症,也难做到药到病除。秦五郎选择不救他,一直到他就要死于铡刀下,秦五郎才给他点破,善为阳,恶为阴,心怀鬼胎即为鬼,鬼有人心可做人。去除了一切不净心,方可得世间大道。于是才有了高云松的回归,回归善和阳。

医世者,先医心。

心,医好了,大道光明,善恶立判。这部戏给世界开了一个大大的处方,观者自去映照自己的人心,自己寻方抓药,真可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深得王阳明心学精髓。

看到这里,除了被剧情赚走的眼泪,还有清气从丹田之处升起。还有一点也耐人寻味:医生看病,下药时若心有所求,便药不对症;而我们写字之人心若不静,名利牵绊也写不出好文字,世理相同啊。可叹这个世界:遇事总是将阳补,哪管阴虚吹邪风。中药入戏,也算功德无量。感谢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将这样的故事立于舞台。

当然,此剧还有不成熟之处,比如:公堂辨证那一场,冲突还不够,略感生硬;最后一场,过渡也稍显匆忙。但是不要紧,经过专家的号脉、观众的诊判、时间的打磨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责编:张 芳)

猜你喜欢
高云鹳雀楼医术
走进新疆
抱憾鹳雀楼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登鹳雀楼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
人生之秋也当天高云阔
文化
登鹳雀楼
蒋昱欣??《登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