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2017-08-16 04:32刘国华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颈部

刘国华

(获嘉县红十字医院 外科 河南 新乡 453800)



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刘国华

(获嘉县红十字医院 外科 河南 新乡 453800)

目的 观察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获嘉县红十字医院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患者,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颈部的吻合方式将采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治疗的患者纳入治疗组,共35例;将采用颈部管状吻合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共45例。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吻合时间及吻合口瘘情况。结果 围手术期内无患者死亡,治疗组术中手术吻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6个月胃食管发生反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颈部T型侧侧吻合有效缩短了吻合时间,并降低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

食管胃颈部吻合;全机械侧侧吻合;全腔镜;食管癌

食管癌是一种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生命健康危害大。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相关报道显示目前食管癌患者中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高,而颈部吻合口瘘的临床发病率也居高不下,可达3%~25%,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上逐渐采用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的方式治疗食管癌,本研究旨在观察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治疗全腔镜食管癌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获嘉县红十字医院治疗的80例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并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治疗的患者纳入治疗组,共35例;将采用颈部管状吻合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共45例。所有患者中男5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1±4.5)岁。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1],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肺疾病。比较患者的一般性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患者进行全腔镜下的管状胃制作、空肠造瘘,并对患者的左颈部淋巴结进行清扫。

1.2.1 对照组 采用食管胃颈部管状吻合方式治疗,先切断患者的食管,将食管后壁与胃的后壁行间断缝合,将25 mm的管状吻合器钉砧置入患者的食管内,并在管状胃的顶部位置开口,放入吻合器,吻合完成后要对食管的吻合壁进行加固处理,吻合口放入食管床内。

1.2.2 观察组 采用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方式治疗,在患者颈部位置切断食管,在管状胃的后壁开口,并将所有切层切开,使用强生60 mm的直线切割缝合器进行缝合,钉角向两侧牵引,并对食管胃前壁进行T型吻合,最终使吻合口形成一个三角形形状。完成吻合后对前壁间断缝合和包埋,最后将吻合口放入管床内[2]。

2 结果

围手术期内无患者死亡。治疗组患者的吻合时间为(16.2±2.4)min低于对照组的(27.4±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4,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6个月胃食管发生反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个月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n(%)]

3 讨论

食管癌在中国的发病率一直较高,因此对该类疾病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但手术中患者的颈部吻合比例不断增高,而吻合口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于手术的成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微创手术治疗的应用,手术造成的创伤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有所降低,但患者吻合口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未产生明显变化。这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食管癌治疗中,如何能够安全高效地降低患者发生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食管返流等并发症是目前临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手工吻合与机械吻合是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吻合方式。这两种吻合方式各有优缺点,传统的手工吻合对于手术实施环境和手术实施者的要求比较高[3],往往手术实施者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手工吻合时黏膜的对合不够齐整,容易留下吻合口瘢痕,也增加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而采用管状吻合的机械吻合方式,降低了手术实施者对手术造成的影响,但是由于其吻合口同样处于同一平面内,因此也比较容易留下吻合口瘢痕,从而加大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食管侧侧吻合最早由Collard提出,包括三角形吻合、T型吻合等,与前两种吻合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其原理是将胃通过原位的食管床提升到颈部,并在其前壁上开一个小口,通过该小口放入直线切割缝合器,对胃和食管进行切割与缝合。操作更加简便,而且安全性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颈部发生吻合口瘘与吻合口狭窄的机率[4]。在本研究中,应用颈部T型侧侧吻合治疗食管癌患者,有效缩短了术中吻合时间,并降低了患者6个月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颈部T型侧侧吻合有效缩短了吻合时间,并降低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

[1] 姚圣,刘灿辉,李宗杰,等.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全腔镜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1):57-60.

[2] 艾波,廖永德,付向宁.全胸腔镜下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技术探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5):394-397.

[3] 梁毅,陈宏,叶红雨,等.利用经口输送钉砧系统(OrVil)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5,(5):421-424.

[4] 孙晓雁,郭明,胡蒙,等.OrViL经口钉砧输送系统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12):1128-1131.

R 735.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4.041

2016-11-12)

猜你喜欢
食管癌根治术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