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2017-08-17 18:51李亮
魅力中国 2017年30期
关键词:灵活性初中历史有效性

李亮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渐渐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新课程的改革无疑对于初中历史老师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要如何正面迎接挑戰,正是每一位教师都将面临的难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及学习兴趣着手,正确的认识学生和教师的地位以及作用,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有效的历史学习条件,正确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此外,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的理性分析,全方面的发展学生的历史综合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分析、探索、思考、表达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让他们走出课堂,同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且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发展,这才是实施有效课堂的关键步骤,也是今后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策略;灵活性

一、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课堂上

初中历史课堂多媒体的运用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切记不可每节课都采用相同的教学形式,而是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新的元素,让学生感到新鲜,采用直观的教学素材,内容以不同形式的方式呈现在初中生面前,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有效的多媒体的引入可让原本生硬、枯燥的历史课堂“锦上添花”。例如,在学习有关历史上中国古代著名战争的时候,我们可把长平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的相关视频、图片、声音资料制成课件,学生们了解相关资料后,教师再出一些有关这些战争的题目,如发生时间、发生地点、起因、结果等等,学生们不仅在了解完这些资料后兴致勃勃,还会争先恐后的抢答问题。这就充分的起到了多媒体的教学作用。

二、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成功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体现出来,作为一名教师毋庸置疑首先要放下教师的架子,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以和谐幽默、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态度和学生相处,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不断的指导,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对人民公社的认识以及评价”这一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学生则根据自己的认知与课外的了解,对人民公社进行合适的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在历史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勇于完成挑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都是每一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 明确导语引入的重要性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往往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太过于古板,即使理论知识学的很结实,但是实际要运用却难以拿出手,这就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在历史教学中,一切的材料和方法都要结合高中历史教材实际内容展开,既不能脱离史实和课文实际内容,又不能牵强附会,要让学生容易接受知识。而导语的引用则是为了更好地引入新课,所以其设计也要别具一格,能够增强教学效果,不能单纯的追求故事性和人物的形象。如:在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突然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一时震惊全世界,而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新闻时干脆利落的写到:“日本人投降啦!”这条简短而又震撼力的在当时导语被誉为“最佳导语”。由此可见,导语的重要性,它扼要的揭示了文章的核心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导入法也同样重要。

四、 利用提问艺术,激活学生的思维

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实现学生和老师互动的一种途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有效的教学提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参与、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提问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理清明晰的思路。例如,提问学生:鸦片战争是如何发起的?由此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本或者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在教学中通过问题的解答,完成了教学目标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体会当时的社会背景。

五、 营造学习气氛,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性和主动性,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大多数的学生对平铺直叙的课堂会产生厌烦的心理,而相反的一个和谐、民主、宽松活跃的课堂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诱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让他们走进历史情境、感受历史,那么采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则可以成功的带动学生。在教学“孙刘联军对抗曹操大军”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先采用合作交流学习,具体步骤是:先让学生互相分配任务,让他们收集阅读教材和相关的历史素材,接着老师再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为何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于孙刘吗?大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学生们在激烈的讨论中,获取了良好的答案。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话剧表演,让学生们走上讲台,让他们自己编排,以这样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们就能积极的深入到课堂中,这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结:在新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并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这才是重中之重,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玉兰《新标准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大观周刊》 2013年14期

2、李帅《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未来英才》 2015年17期

猜你喜欢
灵活性初中历史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措施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Is $2 million enough to feel wealthy 有多少钱才算富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