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

2017-08-21 00:11王承传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新课改对策

王承传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改后中学音乐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法失当、教材编写针对性不强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选取合适的音乐教材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音乐教学;对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音乐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培养其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其思想情感的表达提供新的方式。而且音乐艺术中展示的美好精神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品德与性格,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中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观念问题

纵观传统中学教育现状,教学重点基本是放在语文、数学以及英语等这些基础性学科上,还把教学目标定在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上,音乐教学基本处在从属的地位,甚至“可有可无”,尤其是那些偏远的农村中学中,只重视学习成绩,音乐教学基本是“名存实亡”。由于管理人员和部分教师的不重视,会让其他主科占用音乐教学时间,导致原本就紧张的教学计划根本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影响了音乐教学成效。

1.2教学方式问题

传统的中学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教师向学生主动传授音乐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但是跟其他基础学科不一样,音乐教学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不可取。中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综合素质,新课改更是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教学質量,“满堂灌”或者老师教、学生跟着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就不想参与音乐课程的学习。

1.3师资水平问题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要求教师具备基本乐理能力,能够运用音乐器具来教授学生,还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广泛涉猎包括美学、文学以及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审美趣味,注重创新,培养自身驾驭作品的能力,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但是就当前情况来看,部分中学缺乏音乐教师,现有的师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方式也急需改变。有些音乐教师基本功不是特别到位,不能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综合素养难以满足学的需求。

2、基于新课改的中学音乐教学问题的对策

2.1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要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成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学校管理人员与教师都要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在音乐教学中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为学生打造适合年龄特点的特殊音乐课堂,在校园内形成一种艺术文化氛围。坚决杜绝其他学科占用音乐教学时间的现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相应的课余音乐小组,让喜欢音乐的学生假如进来,并有音乐老师给予指导,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在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通过多元文化的渗透,让他们明白各个地域特有的文化景观与风俗习惯,这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也是学生情感体验以及情感认知的过程。

2.2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

音乐教学在具体教学时,要改变原有地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们地选择,要赋予学生在音乐课上的主人翁地位。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只有充分的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学生们的诉求,然后根据学生们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唱接龙游戏,逐步引导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消化音乐知识和技巧,感受音乐的魅力。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能够快速地拉近师生距离,加深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了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3選取合适的音乐教材

俗话讲“强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教师没有合适的音乐教材在手,那么即便是再优秀的教师也很难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在选取音乐教材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以及当地实际情况,尽可能选取那些学生最需要地地音乐教材。同时为了增强教材地实践性,还可以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创作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充实到教材之中。同时,还要多举办形式活波多样的音乐活动,例如歌唱比赛、歌词创作沙龙等,这些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喜爱音乐、钻研音乐的积极性。

2.4加强师资建设和设备管理

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提高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来吸引优秀音乐教师的加盟,从而发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一套严格的人才选拔制度,当人才引进之后,要加大师资力量的培训力度,让音乐教师定期出去参与培训,或者请优秀教师来学校开展讲座,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学校还要加大音乐教学设备方面的投入,及时购买相应的教学设备,这是硬件设施方面的保障,定期保养那些相对比较昂贵的音乐教学器具,让音乐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提高音乐教学成效。

2.5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根据心理学知识可以看出,兴趣能够对一个人的认知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当我们对某个事物感兴趣的时候,情绪也随之发生改变。中学阶段的学生对音乐的感觉还处在一个懵懂的状态,也是培养其兴趣最好的阶段,通过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行音准与节奏等方面的训练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要让这些学生对音乐产生自信,鼓励他们开口去唱,通过歌声去表达情感,通过训练与鼓励让他们发出优美的“天籁之音”。因此,新课改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比如,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音乐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学生音乐学习的效果,从而放下心理的包袱,用自信与乐观的情绪勇敢的歌唱。此外,还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音乐欣赏中融入多元文化,让学生的探索欲望变得更加强烈,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想象力和创造力变得更加丰富。所以,在让学生上音乐课的时候,要充分提炼音乐作品的中“美”的元素和文化元素,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培养审美意识。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改革,中学音乐教学不仅仅只是传授一些音乐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文艳.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2017,(01):158.

[2]張伶. 基于新课改的中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0):279-280.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教学新课改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
流行音乐与中学音乐教学的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