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探讨

2017-08-21 08:54李光茂
大经贸 2017年7期
关键词:产城融合路径选择新型城镇化

【摘 要】 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产城融合已成为当前城镇建设的一大趋势,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城镇,城镇发展离不开产业,两者只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才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发展阶段,以及策略的思考,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城融合 发展 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4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明确要求各地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全面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着重解决城市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完善等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的现状分析

新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涉及到区域协调发展,更是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增进幸福指数的关键因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全局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了改革的决心。随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改革创新主要阵地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落定;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敲定的“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经济工作总基调。新一轮的大改革、大发展全面提速。

1、重视规划编制,却疏于长远坚持

国内的新城建设无不重视规划编制,很多规划动辄就是国际招标,引进麦肯锡等所谓国外一流的规划公司参与设计,并经过重重论证最终定稿。这些规划的编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绿色低碳等先进理念,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脱落了区域实际,甚至有形象工程之嫌。此外,这些规划又容易受领导变动等因素影响,得不到长期贯彻。当然成功的案例也有,如苏州工业区(新城)与新加坡合作开发建设以来,20 多年来原定规划几乎没有大的调整,产城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发展呈现两极化倾向

尽管各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都提出了产城融合发展目标,但在具体执行过程,还是出现较多的偏差。纵观我国各地新城建设,产城融合成效呈现两极化倾向。一是“有产无城”,即产业园区模式。偏重依靠功能相对单一的产业园区,在其附近规划和建设新城,但忽视了城市居住与综合服务等功能的打造,产业发展并没有推动新城功能的提升典型的案例就是上海的临港新城,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这个开发区是比较成功的,但由于缺乏生活配套设施和人气,到了晚上该新城就成了一座“空城”。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分布较广,各地建设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但总体而言,各地制定的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基本接近,所以可以遵循以下发展路径。

1、合理确定新城城市发展定位

根据新城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科学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充分发挥新城在交通区位、产业基础、资源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确定新城发展定位,合理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并细化各阶段开发时序等内容。对于城市建设较快但产业发展较慢的新城,应着力优化产业发展软硬件环境;对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但城市公共服务配套相对滞后的新城,则应强调完善各类配套服务设施。

2、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

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以及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是提升新城功能的关键,也是新型城市吸引人口导入主要因素之一。国外内产城融合的新城,无一不是具备与其人口规模相应、能有效满足居民生活、生产等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为此,推进产城融合要提前规划和布局幼儿园、小学、医院、社区商业等公共服务资源设置,并随房地产开发同步建设,以此吸引人口的导入和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

3、做好资金、人才等政策保障

我国的产城融合开发建设采用采用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作为产城融合建设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需要在立法、财政税收、投融资、土地供应、户籍开放、市场准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对产城融合建设实行政策聚焦。在产业发展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商务办公、金融服务等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落户新城,支持新城周边工业园区加快转型升级。在支持外来中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出台优先落户、人才公寓配给等优惠政策,形成有利于人才向新城集聚机制。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轨道等交通线网建设。

4、完善产城融合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围绕新城城市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等要求,科学设计新城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并根据新形势变化,不断优化调整。省级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产城融合开发建设指导、协调和政策保障等工作,并适时下放新城规划控制、社会管理等权限;新城所在地政府要创新新城建设投融资、产业发展等体制机制,优化资金、土地等资源配置,明确各实施主体职责,并注重发挥政府公共管理作用,引导国有、民间等资本共同参与新城产城融合。

总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的产城融合是个长期、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民众期望的提高,产城融合的目标和要求都在发生变化,推进产城融合需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积极进取,才能探索和总结出最合适本区域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城市功能优化的路径选择-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6).

[2] 孔翔,杨帆.“产城融合”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J].经济问题探索,2013,(5).

[3] 劉畅,李新阳,杭小强.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2,(1).

作者简介:李光茂(1982— ),男,湖南邵东人,讲师,MBA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企业管理。

基金项目:此文系2015年度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课题《推进湖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的体制机制构建与对策研究》(2015BZZ1175)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产城融合路径选择新型城镇化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以潍坊滨海区为例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