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应对

2017-08-21 10:42刘毅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电解质选择题题型

刘毅

常言道,“得选择题者得天下”。如今的高考,化学科一共100分,选择题7道题,每题6分。对它个6、7道没什么感觉,但错个一两道甚至更多就悲剧了,所以,针对选择题的应对就非常有必要了。我们要通过对自己或他人的失误进行分析,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下,诊断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而开拓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选择题的得分,已成为制约很多学生整份试卷得分高低的瓶颈。我们如果了解了化学选择题的特点、类型、掌握了解化学选择题的一般程序和常用方法,就有了做好化学选择题的基本保障。解好化学选择题,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学会一定的解题技巧,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题属于客观题,是高考试题重要题型之一。由于其具有信息量大、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的角度和层次多,且评分较客观等优点,所以在各种考试中特别是高考中已成为固定题型。而且选择题可以协调整套试卷知识点的覆盖面,并且兼有给大题补点填缝之功效,同时也可以完善和补充大题中残留和难以貫穿的知识点。

有些时候学生解题一解就错,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知识欠缺、基础不牢、无法拓展、思维定式、逻辑混乱、能力缺失等等。近几年选择题常以STSE为切入点对相关知识进行考查;同时兼顾着强化和突出主干和重点知识,不避讳大题中已呈现的更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的有实效的主干知识。

化学选择题最热的考点主要有: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关概念分析、化学键及晶体结构、电解质溶液(pH计算、盐类水解)、电解质溶液以及物质结构知识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电离和水解)、物质结构、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周期表和周期律、电化学、简单计算等等;同时还考查某些较高层次的能力;考查思维的灵活性等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也是是高考的传统题型之一,涉及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物质的量浓度等基础知识,在解答此类题型时,应该注意设计中的“陷阱”。在考查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对考生思维严密性、深刻性的进行一个很好地检验。

选择题中的化学计算题不需要同学们精确计算,因为是选择题,所以我们大多时候可以不必要精确,只要能正确的解析题意,考虑大体方向,注意取值即可。根据题干所给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筛选,不能否定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常常用于解答概念、原理类选择题,也常用于解答组合型选择题。

快速巧断选择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手段之一,也是高考取胜的关键之一。在解题过程中,重要的是分析准确,而不是计算正确,这是化学计算型选择题的全部解题思维。巧解的真谛是善于审题,仔细分析题目中的特有条件,因题制宜地分析、推理、估算、寻求解题地最佳思路,从而快而准确获得答案。计算部分常考的有: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平衡状态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图象分析、转化率大小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化学反应的方向性判断等等。

例如:有一块铝铁合金,将其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完后在空气中静置到红褐色沉淀不在增加,将沉淀滤出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残留物跟原来的合金质量相等,则此时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A、22.2% B、30% C、75.5% D、80.6%

速解思维:原来是Al-Fe合金,灼烧后变成了Fe2O3.两者质量相同,说明原合金中Al的质量等于Fe2O3中O的质量,所以Al的质量分数就是Fe2O3中O的质量分数,即30%。

一些题目往往围绕化学概念设置“陷阱”,如果概念掌握不清、理解不透彻,就难逃一“劫”。因此,一定要吃准、吃透每一个概念。我们还要注重考查解决化学实际问题,某些选择题常常带有一定的迷惑性,对此,基本概念是否清晰就成为能否正确解题的一个关键。比如,有类题型常将平衡移动原理置于新情景下考查,或是以图表、图像方式呈现信息,突出考查在新情景下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有时试题给出的数据是解题不必要的,把本属于概念判断型或规律应用型的试题伪装成计算题,这是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意在声东击西,使答题者落入“圈套”。大家如果想准确无误地越过障碍,必须能理清思路,化解迷惑,揭示本质。另外有时试题未给出明确的数据,使人陷入无据可依的迷惑。实际上,这类试题的数据并不缺少,而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类试题往往可以借助守恒法、设一法、差量法等求解。

高考对很多内容的考查相对稳定。比如,以拼盘式选择题考查电解质溶液基本知识的辨析;以图像题考查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以及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应用等。我们对基本概念要掌握准确,理解透彻,这也是学生的一项基本。如果概念模糊,关键时不敢“确认”,考试时就会造成错误。另外对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溶度积计算、应用,酸碱反应曲线等新课标中新增内容的考查,也是近几年的高频考点。

我们应狠抓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要能理解并能简单综合应用,并不断的回顾相关知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酸碱性判据,盐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大小关系,PH与c(H+)关系)。并且快速巧断选择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手段之一,也是高考取胜的关键一。巧解的真谛是善于审题,狠抓题目的特有条件,因题制宜地分析、推理、估算、寻求解题地最佳思路,从而快而准确获得答案。根据要求进行正误判断的要求是①定性与定量结合;②图像图表结合;③要求原理清楚、思维严密、计算准确。

例如: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

A、等于1.06g B、大于1.06g,小于2.86g

C、等于2.86g D、大于2.86g

速解思维:无水Na2CO3放入溶液会夺取溶液中的水,形成Na2CO3·10H2O晶体,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所以被夺走一部分水后必然过饱和,也就会析出更多的晶体,所以晶体质量必然大于Na2CO3·10H2O质量,Na2CO3质量为1.06g,Na2CO3·10H2O质量 = 286 * 1.06g / 106 = 2.86g。

高考中常将生活、工业或科技上一些新型电池作为情景材料,考查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电极反应式、离子移动方向的正误判断,和一些定量计算。太阳能电池、光电池以及电化学原理的一些具体的应用也成为热门考点。

我认为选择题总体复习策略有以下几点:

1 .安排时间通读教材,“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么,尤其是书上实验部分要着重研究。

2.加强化学用语等相关知识的反复记忆,以便高考时能快速重现、应用 。

3.重视图像、图表类选择题的训练。

4.复习完一轮后,应经常进行适应性训练,提高做选择题的速度、技巧、准确性,以增强学生的应考自信心。

猜你喜欢
电解质选择题题型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离子反应”常见考点例析及规律总结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2016年贵州高考电解质溶液试题赏析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