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2017-08-21 05:08徐海英陈效剑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情感

徐海英+++陈效剑

课堂教学既不是教师的独白,也不是学生的专利,而是有效师生互动中的目标实现,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外在体现,因为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关系的群体。课堂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教学内容为媒介,为达成教学目标而产生的所有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有什么样的师生互动表现,就会产生相应的师生关系,就会体现出与之一致的教学理念。在传统课堂中,师生更多地依赖口头语言、体态语和黑板等有限的媒体实现课堂互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教学要素产生了深刻变化,课堂师生互动不仅需要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而且迎来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机遇。本文围绕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践,展开讨论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一、指尖让思维自由飞扬

师生之间互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双方需要建立在共同的知识背景下,保持思维的活跃状态,这样才会有互动的话语权和共同语,实现互动的默契与高效,教学目标的达成才会一帆风顺。然而,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介入,师生之间的互动凭借不仅仅是书本、语言和黑板,而且还有呈现多形态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互动的载体,而且改变了互动的方式,因而师生适应这种新的互动环境和互动需要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否则,必然会造成思维的迟滞和互动的困难。因此,熟练地运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迅速找到信息技术载体上的师生共同关注点,让学生保持思维的紧凑性和流畅性,进行行云流水般的师生互动,就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例如,我们制作的课件应该简洁而醒目,通过大屏幕投影显示后,再配以激光翻页笔、体态暗示和语言提示,随着指尖掌控自如,使传统的互动方式与信息技术互动方式有机融合,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顺畅,师生互动复杂了,但却照样可以自然而协调。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进一步促成了师生与大屏幕之间的无隙交互,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呈现重点内容,通过熟练地圈划批注、点击滑动等亲密接触,与白板融为一体,在这种状态下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教与学浑然一体,师与生心心相印。随着手持技术的发展,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通过手指的点击、拖划手持终端,在最短的瞬间参与互动学习,最大限度地减少思维的外在屏障,缩短空间距离,实现隐秘的、自如的信息交流,互动在举手投足间完成。

二、信息实现对话自然流露

互动包括语言形式的交流与非语言形式的交流,而“对话”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是通过语言形式交流,实现互动的最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师生双方在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要想在课堂中进行对话互动,特别是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的对话互动,师生双方必须建立在共同的话语平台上,而且还要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对称前提之下,否则,就很难实现平等的、一致的对话互动。在现实中,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与学生的知识基础之间的悬殊是必然存在的。就指定的学习内容而言,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搜集材料,其掌握的信息的丰富程度也不是学生通过预习所能比拟的。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富含“营养”的学习情境,让所有学生获得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对称信息,对话互动成为信息的自然流露;二是注重运用信息技術手段,开发和设计符合儿童心理需求的学习活动,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形成和谐的师生对话互动。

三、准确反馈实施动态调整

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不是无目的的随意互动。特别是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目标,带着目的实现有意识的互动,并且是在预设基础上的、不断进行教学调整的互动。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师或学生往往容易会迷失教与学的目的,实现的师生互动也就会偏离预定方向。所以教师就需要摒弃干扰因素,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学习的教学调整。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上,教师不仅可以继续运用察颜观色、巡视交流等传统手段来搜集学习情况信息,而且需要认识和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在搜集和利用学习情况信息的重要作用,以便更有把握地进行动态教学调整和实施后续学习的师生互动。

四、师生情感维系课堂生命力

课堂上,教师在师生互动的生命历程中,只有关注学生生命的意义,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才能显现并成就自身生命的意义及价值。在学科教学的课堂上,往往由于学科知识教学的功利主义,造成片面追求知识的积淀,忽视人作为生命的意义,忽视人作为情感的需求。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极易夸大技术的力量,忽视技术作为物的本质,忽视技术本身在情感上的不存在。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课堂上,极易造成情感上的双重缺失,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阻碍开展和谐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有效互动。为此,教师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教学目标的存在,情感也是师生得以有效互动的前提,课上必须注重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其次,教师不能剥离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一体意义,让信息技术替代教师去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有其受限的作用点,只有使信息技术与自己融为一体,才会增强教师与技术的整体教育力量。教师甚至有时需要限制信息技术在学生面前单独呈现的时间和夸大的作用,不让技术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隔膜,以免造成教师作为生命体的生命意义的减弱。

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是一名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体现。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课堂师生互动,有其特殊性,既需要师生熟练把控信息技术的性能,更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在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观照下,运用信息技术增进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实现课堂师生互动的新境界。信息技术的运用,虽然课堂师生互动复杂了,却还能达到左右逢源的境地,那么,信息技术的整合也才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课堂师生互动,是一名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前提和保障。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情感
如此交流,太暖!
情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台上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麻辣师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