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安慰信”

2017-08-22 02:40陈亦权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7年8期
关键词:陈亦权怀特海信纸

陈亦权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1897年,怀特海17岁的儿子克洛伊去美国读书,他在给父母写过一封平安信后,就再没有写信。怀特海给他写了很多信,可他一封也没有回。直到第9个月,克洛伊才寄了一封回信,上面只有“父亲母亲,我很好”这几个字。

怀特海的妻子为儿子的不懂事而万分难过,怀特海却笑笑说:“我来给儿子写封安慰信。”他妻子纳闷地说:“儿子伤害到了我们,你怎么还写信安慰他?”怀特海笑笑没说话。一会儿工夫,他就完成了那封“安慰信”,并寄了出去。克洛伊收到信后拆开一看,只见第一张信纸上写着:“亲爱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定很忙很累,你不要为没有时间给我们写信而难过,我们愿意帮助你做任何事,包括写信。”第二张信纸上则写着:“亲爱的父亲母亲:我最近的生活有些忙( ),我的功课非常优秀( ),我最近一次的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 )或60分以上( )或不及格( ),我的身体很棒( ),我准备在( )回家看你们……”

克洛伊读完后,才意识到这是父亲为自己提前写好的信,而自己只需要做选择和填空就行了。不仅如此,里面还附着一个写着地址的信封,邮票也已贴好。刹那间,克洛伊惭愧万分。从此,他每月都至少给父亲写两封信,直到5年后回国为止。

“我的父亲怀特海是一个富有智慧的人,他用最温馨的安慰和幫助给了我足以影响我一生的教育!”后来,同样成为著名教育家的克洛伊在他《温馨的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

(水观音摘自《生命时报》)

猜你喜欢
陈亦权怀特海信纸
那缕皂角香
怀特海过程哲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探析
写信
爱因斯坦交朋友
美的教育背景——品怀特海的精神发展史
小巴金“认错”
给你写信
对机械论世界观的超越——略谈莱布尼茨单子论与怀特海过程思想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