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中的采莲女形象之差异性

2017-08-22 21:44蒋娟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4期
关键词:差异性

摘 要:“采莲”活动是江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农事活动,经过文人的加工创作,“采莲”成为中国诗歌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唐宋文人大量创作采莲诗词,采莲女形象更是栩栩如生、千情万愫。由于创作主体不同、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唐代和宋代文人在刻画采莲女形象时选用色彩词、表现采莲人情调和写作视角上表现出差异性。

关键词:唐宋诗词;采莲女形象;差异性

作者简介:蒋娟(1987.10-),女,汉,四川南充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02

采莲是江南地区常见的农事劳动,“采莲”第一次较为完整的出现是在汉乐府《江南》中,随着这曲“江南可采莲”的唱响,“采莲”便由单纯的劳动进入文学审美。在我国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中,历代文人留下不少以“采莲”为主题的名篇佳作,尤其到了中国诗词的繁荣时期——唐宋,“采莲”诗词达到鼎盛,数量大量增加,采莲的主人公——采莲女子形象更是千姿百态、情感丰富。由于创作主体不同、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唐代和宋代文人在刻画采莲女形象时选用色彩词、表现采莲人情调和写作视角上表现出差异性。

一、色彩不同

唐诗中的采莲人往往装扮亮丽:头戴“红花”、“玉簪”,身着“白练”、“芙蓉衣”,戴“玉钏”,拿“银钩”,采莲女三五成群结伴采莲,唱着莲歌荡着桨,朝出暮归、满身香气。并且总是在“金塘”、“碧水”、“清江”、“初霞”这样明丽的环境下进行,塘湖里的刺是“绿刺”,泥是“银泥”,茂盛的莲是“锦莲”,湖中“红尾”鱼、“绿头”鸭成群嬉戏。如“菡萏香连十顷陂”;“湛湛江水见底清,荷花莲子傍江生”;“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诗人笔下的采莲人与采莲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色彩亮丽,风景清新。从这些诗中可以感受到采莲活动的闲适安逸,采莲人洋溢着无尽的欢乐。这与唐代社会和时代的风貌密不可分,纵使到了每况愈下的晚唐,温庭筠的数首与“采莲”相关的诗歌里也基本是“金塘柳色”、“花花盖屋”,李中的《溪边吟》也是“碧流”、“廖华蘋穗”。总的来说唐朝“采莲” 诗大量暖色调、明亮色调的词语使用使得采莲诗词生动活泼、富丽华贵、妖艳多美、摇曳多姿。采莲诗词颇具宏大的盛世气象,这是唐朝社会物质基础雄厚、富强殷实的生动体现。

到了宋朝,“采莲”活动已经远远没有唐朝的盛大、欢快、明丽。社会的快速转型、动荡不安让这一时期的“采莲”诗词填上了一笔冷涩憔悴的色彩。宋人笔下的荷不是“花红”、“叶疏”,而更多的是“残荷”。采莲的时节多在夏秋之交,此时“雾重烟轻”、“十分秋意”,显得惨败萧瑟,“萧萧疏雨乱风荷”里尽是一片冷涩凄凉之感。诗人眼中的莲也是“懊恼寒花暂时香”在“西风堪怨”里也只有“残荷断红香片片”。 唐人大量使用的“金”、“银”在宋代已不多见,大部分“采莲”诗词在色彩词的使用上整体偏向冷色调,即使使用了“红”、“绿”这样明亮色调的词语,也要在前面加上“残”、“断”这样的形容词来修饰,并配以“西风”、“秋水”、“露珠”、“落日”等意象进行衬托,如晏几道“莲开欲遍,一夜秋声转。残绿断红香片片,长是西风堪怨。”程垓“南月惊乌,西风破雁,又是秋满平湖。采莲人尽,寒色战菰蒲”。让人感受到的画面不是温暖明丽,而是冷涩憔悴、凄凉清苦。

二、情调不同

唐代文人的“采莲”诗词无论是从环境的渲染、场面的描写,还是从采莲女的动作神态刻画上来说,都让读者感受到愉悦的氛围,让人感受到采莲是一件乐事,采莲的场面十分欢快。唐人“采莲”多在“无风”、“莲潭如镜松如龙”的夏季,偶尔的秋季采莲,也是淡淡的“月色”、“露似骊珠”,“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采莲人采莲时充满欢歌笑语:“笑隔荷花共人语”、“采莲女儿凭船歌”、“艳歌笑斗新芙蓉,戏鱼住听莲花东”,闻歌不见人,不仅让岸上的行人沉醉,连湖中鱼儿也静静倾听。采莲活动更是少女们嬉游的好时机:“争弄莲舟水湿衣”、“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小姑贪戏”显得生动活泼、自然可爱,更是对采莲的留恋。

宋人的“采莲”诗词里描写的采莲活动已没有唐人的恬然安静。宋人“采莲”多在秋季,“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十里寒塘初过雨”,显得清冷萧条。采莲场面多大风、暮色,偶尔兼有恶浪,“萧萧疏雨乱风荷”,荷花也多为秋季里的“殘荷”、“败叶”。采莲人没有了欢声笑语,情歌的抒发不是少男少女淡淡的愁思,而是浓郁稠密的离愁别恨,如丁羲叟《渔家傲》“波上清风花上雾,无计去,月明肠断双栖去”,采莲女歌声惊散湖中鸳鸯,此情此景,让采莲女想起远方的郎君,相思之情令人肠断,直到夜深月明、雾气凝结在荷花上。朱敦儒《鹧鸪天》: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长亭九梦君。

云背水,雁回汀。只应芳草见离魂。前回共采芙蓉处,风自凄凄月自明。

这首词充满了离愁别恨,“别离”时“西风”吹过,更增愁苦,只有默默“挹泪”,离别后“十夜长亭九梦君”,只能在梦中回忆曾经的美好。词的下片愁恨更深,云水相隔,鸿雁无法传书,只因伊人已逝,而从前采莲花的地方,只有那风和明月仍在那里感伤,两个“自”字,写出了环境的凄凉和孤寂,更是诗人内心惆怅和孤独感的写照。

由此可见,宋代的“采莲”作品多深沉阴郁,采莲女因思念远方亲人充满了离愁别恨,且这种浓郁的愁思在词人身上也有抒发,而这种愁苦意绪感染了采莲诗词“冷涩”的笔调,唐朝时期采莲的宏大、富丽妖娆场面消失殆尽了,采莲时的欢快愉悦、相互嬉戏、留恋采莲情景不见踪影。

三、描写的视角不同

唐朝许多采莲诗,作者往往以旁观者客观叙述的角度,全知视角来刻画采莲女,记录采莲人的音容笑貌、风姿神情、欢声笑语、游乐嬉戏,如“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罗裙玉腕摇轻橹”,重在描写采莲人的衣着。“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诗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刻画采莲人的外貌、动作、神态。“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年少。无端隔水抛莲子举棹,遥被人知半日羞。”除了叙述采莲女贪看少年,抛莲子等动作外,还以全知视角来刻画采莲女欲说还休的心理。唐代诗人很少将自己融入作品之中,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体验,显示出一种客观的抒情方式。

宋人“采莲”诗词强化了作者的主观角度。虽然仍有采莲环境的渲染、采莲女形象的刻画,但大都是一笔带过,占据作品主要篇幅的是作者个人意绪体验的表达,作者大都已不再仅作为欣赏的旁观者。诗词中虽然少有明显的“我”、“妾”等第一人称代词出现,但诗人已将自己的经历与情感融合进采莲女的形象,作者与采莲女之间达到了某一方面的共鸣,或者说采莲女已成为诗人寄托心声的对象。“不惜一生常作、采花人”(杨泽民《虞美人·红莲》) ;“折花临水思茫然”(贺铸《减字浣溪沙》);“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晏几道《鹧鸪天》)。

靖康之变,打破了宋代表面的和平政局,疆土丧失、流离失所的生活给宋代文人沉重的打击,危亡和耻辱感倍增,国破家亡的沉痛与凄凉深入人心。“应物斯感”,南渡后的采莲词作,透着一股凄冷忧思之感。如“古人不似今人苦……尚有远游当年恨,恨南公、不见秦为楚。天又暮,黯凝伫” (刘辰翁《金缕曲》);“几处兰舟,采莲游女,归去隔花相恼。奈长安不见,刘郎已老,暗伤怀抱”(朱敦儒《苏武慢》);“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程垓《满庭芳》);“细思巫峡梦回时,不减秦源肠断处”(晏几道《玉楼春》)。作者在词中直叙胸臆,表达对迟暮之年的怅恨,对故土家乡的思念,对国土破碎的痛心。

唐代国家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社会较为稳定,文人生活闲适。而宋朝外族入侵,国家多数时间都处于分裂状态,文人大多离乡背井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这种家国之思、身世之痛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因此唐宋采莲女形象在色彩描写、情感抒发及作者的融入程度上都打下了时代的烙印。

参考文献:

[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清]彭定求,杨中讷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傅璇琮等.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差异性
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管窥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中日敬语的差异性
意拳与形意拳的差异性研究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英汉谚语差异性的研究与探索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