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的选择

2017-08-22 03:14张施令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4期
关键词:叙述消解选择

摘 要:保罗·柯艾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叙述安排,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不可思议”的“奇幻之旅”的一种消解,这种叙述方式的选择,增添了故事的“合理性”。将魔幻与现实的糅合更加自然。

关键词:叙述;选择;消解

作者简介:张施令(1990-),郑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

在保罗的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牧羊少年的云游之旅,实则是对以往自己人生的梦想实践。在读者看来,追随自己的羊群走新路,看似是一种漫无目的的行走,实则在保罗的故事叙述中则作为一种命运指引性的“小徑”。拉美另外一位重要的作家博尔赫斯在作品《小径分叉的花园》所创造的“故事的迷宫”是对未知的预测和选择,构建成的迷宫。保罗在叙述少年的人生之路上的诸多场景,均是这座“迷宫”的重要环节。人的所有选择都是这样。从人类所理解的时空维度来看,人的一生是无数个单项选择构成的一条单向行驶的道路,而从更高的维度来看,去神学院学习或永久成为牧羊人,成为卖爆米花的小贩或者成为卖水晶器皿的商人都可以作为是某一时空维度的故事线来叙述这些普通故事线是支撑起这一奇幻之旅的重要“架构之木”。少年在揭开众多不断抛来的隐藏着预兆的谜团时,他最初的几个选择里多为试错,接下来的叙述便是少年绅帝亚歌渐渐开始动手修剪自己的“天命”,保罗在这一过程中纠正对启示的误判的叙述更加自然。

1、风险投资者——吉普赛人的诱惑

吉普赛人与听从上帝预兆而来的人们相遇是随机的。他们也并不就是天生就能读懂预言。吉普赛人靠着“多项选择”独立特性的存活。在少年面对吉普赛人进行叙述是一种自由选择,老妇人已经两面下赌注也是对选择的更进一步的消解。

吉普赛人本身并不承担风险,未获得收益与更优厚的收益相比趋向于选择后者。吉普赛人在这场选择中无责任可担。男孩前来问询自己的梦想本身也有带有风险,这符合男孩的内心,追求风险带来的刺激,梦想实现的可能性都让他的生活变得有趣。然而吉普赛人骨子里就带着探险家的气质,比起钱财,老妇人跟愿意在风险上押注。所以老妇人拒绝了咨询费,而是让男孩发誓找到宝藏以后分给她十分之一。男孩暗笑吉普赛人一时的得失,多数人都会去选择的一项,暗自以为本身在一场虚无缥缈的博弈中收益,殊不知吉普赛人周游天下,或许碰到过无数怀揣着上帝的启示的人。吉普赛人就变身成为一座十字路口的路牌,碰到询问天命的人,只管告诉那些接到启示的人前行的道路。风险固然有,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听从她的指引。抛硬币的结果都一样,为了催促追寻天命的人们,继续自己的天命。最终保罗借少年的口赞颂了吉普赛人的精明。

2、撒冷之王:智者的选项

天命是什么?男孩初见智者——撒冷之王就给出了定义:“天命就是你一直期望去做的事情。”保罗给予的选择的是一位普通的少年,一个人或是整个人类群体在最初总是具有更多的选择,总是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回到自己想要走的道路上。从老妇人那里离开之后,男孩几乎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即将于自己的天命失之交臂。吉普赛人只能含糊的解释男孩得到的上帝传达的启示。“简单的事情往往最异乎寻常,只有智者才能看透。”少年却茫然认为完成梦中的预兆,就应该有更多的启示。撒冷之王的出现则是保罗对选择的另一次理想化的“叙述选择”。安排两者对话,并交给少年极具隐喻的东西——“乌陵和图明”,整个人类的选择归结于最简单的“是与否”。这才是人类智慧的最寻常的体现。对于所有的启示只能做“是非”判读。

撒冷之王在男孩企图把“预兆”当做可笑的梦境对待的时候出现。告诉他“完成自己的天命是人类无可推卸的义务”。“当他想要某种东西的时,整个宇宙的力量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他知道少年过去的一切。通晓过去的人总能或多或少的预见未来。他的举动让男孩看到了寻找梦境里的宝藏的可能性,重新拾起被早早放弃的生活的道理。智者拥有实现天命的经历,因为他们已是这方面的权威,每一个人都在生命中都存在这样一个人是你相信实现梦想的可能。“在现实人生中,很多人没有实现自己的天命,多数人不是因为困难太大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是因为不相信自己有实现梦想的可能。”

3、天命未竟者的预判

卖爆米花的小贩,水晶店老板,是天命未竟者的象征。这也是“乌凌和图明”所能给出的最寻常的答案。我们的社会需要平凡的人,这使得他们背弃自己的天命的时候拥有很大的回旋空间。

少年所思考生活的隐喻,在自己“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和意欲得到的东西之间”,必须做出选择。沙漠的气息(风险),摩尔人的气息(征服),蒙着纱巾的女人(爱情),男人的汗味(梦想)。他顺从自己的内心成为牧羊人已然是天命的指引,不被那么多人需要,羊群和商人的女儿也会习惯没有他的生活。打破习惯,跳出思维固定的圈,才能看到未来的路径,做出自己的预判。

“做梦——梦境成真”的模式在日常总能给人以不可思议的体验,人们往往很少去思考这种梦境成真的合理性因素,保罗选择讲述的奇幻之旅,正是在对梦境的离奇叙述上取得成功,把人的选择所面临的困境,包括所幻想出来的障碍寓于现实中。对平淡日常选择的勾勒,把“奇幻之旅”的“不可思议式”的旅程进行了消解,用许许多多看似平淡的选择来成为当做旅途通往幻想金字塔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保罗·柯艾略,丁文玲译,《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M].南海出版社,2009年.

[2]罗洛·梅,杨韶刚译,《自由与命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猜你喜欢
叙述消解选择
试论索绪尔语言思维观中客观世界的消解
试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少点叙述,多点描写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浅析《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叙述的不可靠性
《拯救乳房》对创伤性体验与创伤后成长的书写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夏洛特烦恼》的后现代主义取向探析
他者的异化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