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电商围剿 你的零售「靈」吗?

2017-08-22 02:07史瑩
台商 2017年6期
关键词:客戶移動消費者

史瑩

對於實體店們而言,過去的兩年很難說得上「精彩」。上海淮海路矗立近20年的太平洋百貨走入歷史,零售巨頭瑪莎宣佈關閉中國大陸所有門店並退出全球10個市場……實體店的「寒意」似乎仍在繼續。

誠然,在電商及其他新興購物模式的衝擊下,傳統的實體店模式正遭受著巨大的衝擊,但這並不代表「實體店」會退出歷史舞臺。

實體店變形記

不久前,亞馬遜就相繼宣佈開設實體書店和實體便利店(Amazon Go),後者甚至徹底拋棄了傳統超市的收銀過程。憑藉先進的感測器和移動技術,顧客們不再需要提著購物籃等待結賬,而可以拿起商品,直接走出便利商店。

除了亞馬遜、微軟、谷歌等互聯網巨頭,傳統的零售商也在積極變革實體商店。

變形一:實體店成了展示廳

許多實體店的玩法新奇有趣,比如,眼鏡品牌瓦爾比派克在紐約SOHO的旗艦店,就採用了古典圖書館的設計靈感,客戶可以通過攀爬滑梯,拿到存放在高處的眼鏡產品,享受互動式的購物體驗。此外,用戶可以在實體店裏先行試戴眼鏡並提出要求,商家將按照需求定制鏡框並送貨上門。

變形二:實體店成了配送中心

一些零售商將實體店整合成配送網路的一部分,實體店也能送貨和提貨了。百貨公司諾德斯特姆公司還開通了短信購物服務。當顧客看中商品時,只要短信發送「購買」就能輕鬆完成購物,並享受街邊提貨的服務。

變形三:實體店成了多管道的彙集點

在時尚奢飾品牌Rebecca Minkoff的智能試衣間,燈光可以根據顧客的需要做出調整,顧客還能通過身旁的掃描設備了解商品的材質、價格等資訊,並可隨時尋求店內導購人員的幫助,甚至在試衣間裏就能用手機買單支付。

一切以消費者為中心

實體店已經不是當初的實體店了,那消費者呢?實體店無疑更貼近客戶。如今,零售商們也都在積極引入數字技術和應用,思考如何構建兼顧電子與實體商務的無縫化整合戰略,打造相匹配的運營新模式,從而提升整體競爭力。

答案既簡單又不簡單:簡單來說,一切以消費者為中心就對了。不簡單的是,消費者到底喜歡怎樣的體驗?為此,埃森哲專門對全球13個國家的萬餘名消費者進行了調查,發現他們正愈發注重移動的、店內的、無縫的和便利的購物體驗,但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零售商卻為數不多。

移動購物體驗

移動消費已成為影響客戶體驗的關鍵性因素,哪怕在實體店中也是如此。在中國大陸,73%的消費者經常使用智能手機搜尋心儀產品,59%希望能夠更多地通過智能手機進行購物,另有77%受訪者認為,移動購物非常方便。這些數據均比全球平均水準高出約30個百分點。

然而,行動遲緩的零售商並沒有為此做好準備。只有58%的中國大陸零售商提供了具備購物功能的手機應用服務。當被問及在實體店、線上和移動端中,哪種管道的購物體驗最需要完善時,僅13%的受訪零售商選擇了移動端,另有25%認為應提供三者整合的無縫體驗。中國大陸零售商對於移動購物體驗的重要性認知還有待增強。

店內購物體驗

即便在實體店購物,中國大陸的消費者也希望商家能夠通過手機提供更多服務。比如,41%的消費者迫切希望能即時獲取各類促銷資訊,42%希望能夠自動享受各類優惠和折扣,37%希望商家能夠提供購物清單、商品貨位定位及導航服務,這些均較2016年有大幅提升。

遺憾的是,大陸的零售商還鮮有相關服務的提供者。即便是在全球範圍內,能為消費者提供促銷資訊即時推送的零售商也只有7%,不到兩成受訪零售企業能夠在顧客結賬時,自動給予其相應的優惠和折扣。

無縫購物體驗

對於零售商而言,有些新的能力已不僅僅是錦上添花,而是其進一步發展不可或缺的原動力。埃森哲調查發現,34%的中國大陸消費者希望能夠通過線上查詢,獲知商品的庫存資訊,這一數據比2015年翻了一番。此外,有20%的受訪人群希望在門店購物時,能方便地預訂各種缺貨產品,是2015年數值的近3倍。

但是,零售管道的庫存可見性缺失正越來越令消費者感到困擾。在全球範圍內,分別僅有28%和41%的零售商可以提供各門店的庫存資訊和缺貨產品的預訂功能。而中國大陸零售企業的這兩項指標均為4%,提升空間巨大。

便利購物體驗

眼下,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開始提供「定期購」服務,就像訂牛奶一樣,按時免運費地送貨上門,寄送時才會扣款。目前已有54%的中國大陸零售商可以提供定期購服務,而消費者的回饋也頗為積極:63%的商品購置將轉向那些能夠提供定期購服務的零售商。

此外,調研也發現,72%的消費者更常使用線上下單、送貨上門服務,約6成認為提供當日送貨服務對於零售商而言非常重要;三分之二受訪者表示,願意為特殊的送貨服務商家(為消費者從一家或多家商店購買產品並送貨到家)支付一定費用,這一比例較全球平均水準高出20個百分點。

你的零售夠「靈」嗎?

實體店正朝著埃森哲所定義的「靈」售——即無處不在的零售這個方向發展。相較於過去單純依靠無縫化取得成功,零售商還需變得更靈活敏捷,更具適應性,努力針對消費者觸點無處不在的時代特性,推送分寸得當的定制化服務,從而建立消費者信任。要實現這些,需要注意4個方面:

了解消費者

零售商無法迎合所有的客戶需求,而是需要圍繞核心客戶和產品作出決策,發展多管道運營方式,並學會根據產品類別調整相關策略。例如,對於時尚類產品,消費者往往希望得到更直觀的感受,一般會在實體店購買此類產品;對於洗漱類日用品,則更願意網購並選擇送貨上門;而對於那些昂貴的,或是需要更多特性介紹的產品,來自店內銷售人員的幫助能夠有效提升客戶的購物體驗。

評估門店佈局和配送網路

對於純電商而言,開設實體店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同樣,那些擁有眾多門店的零售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擁有強大的線上銷售能力。零售商需要針對不同的門店形態進行評估。例如,將一些特定位置的門店融入自身的配送網路,以便同時提供線上和線下服務;或是將鬧市區的門店打造為旗艦店,而在市郊地區則縮小門店規模,更多地發展線上銷售模式。

創建收入和成本模型

為了降低成本,零售商願意在多大程度上承擔收入的減少?這需要針對各種情況建立研究模型,從線上和線下兩方面同時考慮,選擇其中最能促進收入增長的方案。此外,零售商還須考慮到每個方案所造成的成本影響。例如,如果關閉一些門店,單店的平均配送和行銷費用是否會增加?或者,如果在提供線下服務的同時,將一些門店融入整個配送網路,能否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選擇轉變方向,制定戰略

充分了解企業的業態和演化結構,並且預估改進和適應所需花費的時間。一般情況下,這很可能需要至少數年時間,且投入巨大。對於傳統的實體零售商而言,在基礎設施方面,無論是自購或者租用,都需要承擔相對高昂的成本,這一狀況很難得到快速扭轉。因此,從整體影響的考慮出發,選擇多管道的發展戰略將有助於零售商改善企業的營收和利潤水準。

多管道的數位化零售正快速催生各種各樣的變革,沒有人知道零售業接下來將會面臨什麼樣的變化和挑戰。因此對於零售商而言,就需要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敏捷性和發現能力,並將實體店融入企業的全管道戰略,這樣就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做到遊刃有餘。

猜你喜欢
客戶移動消費者
智己AIRO 流动的艺术品
阅读理解练与析
消费者偏好下的两在位制造商阻止策略选择研究
移动木桩
Cool Invention炫酷发明
移动数字
消费者调查数据统计
周其仁 製造業應更關注潛在客戶和潛在需求
基于有限理性消费理念的网购信息环境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國泰世華:「第一」資源「第一」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