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工作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难题探述

2017-08-22 23:43杨永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农村经济探讨

杨永星

摘 要:在一个国家的机械化中,农机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早在斯大林模式中就有关于机械化的重要作用以及历史地位的问题的提及。斯大林曾经说过,现代化就是自动化、机械化以及电气化的总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计数方式、参加国际竞争的农业技术的保障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基础是农业机械化对于国家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农机工作;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探讨

在当下的社会形态下,新农村大力发展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势下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以及地位是对农业机械化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确其重要意义。

一、农机工作战略地位

现阶段对于农业机械化还存在许多偏见问题。最近几年,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与冲击,农机的社会现象以及政府决策被冲淡了许多。首先,新农村的建设只将生产与发展作为发展重点,反而忽视了科技对于新农村发展的作用以及意义;其次,在农业发展中,发展战略知识以市场战略为主要依据却忽视了技术战略的培养以及发展;接着,现在的农业产业化不以技术层次作为衡量依据反倒是以生产规模作为衡量标准;最后,现代化的农业重视生物技术忽视了科学的农业机械技术。

对于农机工作的战略地位应当重新认识,有的地区受到实际地理条件以及气候问题的影响,造成了机械护额的投入太低或者机械化的代价太高,以至于农业机械化水平还不够先进,甚至是落后。因此,必须对农业机械化的战略问题加强重视。

二、农机工作的管理体制

以我国的国情以及现阶段的农业机械化现状为标准来看,受到农业的特殊性的影响,农业机械化的体制应当是属于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最为有力的部分,所以,市场机制并不是农业机械化的调节的唯一标准。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产业的管理体制极为松散。政府管理是农业机械管理的主要方式方法,农业的机械化生产是市场的行为,收政策对农业的机械化承诺品德先手直接管理控制,农业的机械化价格基本符合市场标准,呈现市场化。

对于农业机械化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议,在农业的机械化管理角度上,可以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方法为参考依据,进行学习与借鉴以国家的规范补贴标准为手段进行的,即国家政策控制、争产企业化以及补贴规范化。

三、农机工作的示范基地

1.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落后地区在建立高科技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应当注意的问题

首先,以地区地域的选择为基础,在不同的地域,选择几个相对来说比较较有特色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县以及乡镇地区作为高科技的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其次,是基地的建设模式,在不同的地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是各不相同,都保留着自己地理环境甚至气候环境的的特色,有一定的区别。有的地区降水相对充足,因此比较适合节水农业的机械化,有的地区气候相对干燥,因此更加适合韩作农业的机械化;接着,应当将资金来源以及技术推广等问题进行科学妥善的解决;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前提就是对于高素质的农业机械化人才的培养以及利用。

2.建立区域性的高科技农业机械化的示范基地的原因

建立区域性的高科技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是未来农业机械化的激烈竞争种提升竞争力必须重视的问题。以某些相对有代表性的省份为例,主要关注的问题应当集中在三個点上:首先,在抹去的草原环境下建设农机示范基地需要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条件,使其得以发展与突破;其次,在吸纳学习以及转化利用农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方面,也有一定的进展,能够成长并发展到我国在国际上的重要的先进农业机械化的引进、吸纳以及消化的展现平台;最后,是在节水农机方面有了重大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达到了领先水平。

四、农机工作的补贴政策

1.现阶段的农机购买的相关补贴政策

在我国,农户购买农机的相关补贴政策已经颁布与实施了许多年,对于农机的销售以及推广的发展的确是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现阶段,农机购买者的身份、大型农业机械以及农机销售的数量是农机补贴政策的主要考虑方向与条件,对于普通的农户以及体制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具体的实际考虑。

2.关于政策的调整方式

(1)对于团队一起购买农机产品的,以购买数量为衡量标准,购买的农机产品数量越多,能够相应得到的农机补贴也就相对较高;(2)对于农业机械要实行补贴分类化的政策,以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作为参考标准,对于其补贴的数量以及份额也就相对存在一些差异,就比如对于山区小型甚至微型农业机械,节水型的农业机械以及草食畜牧生产和草原环境建设的机械等,需要进行不同分类考虑,相对得到的农机补贴的份额也就高一些;(3)对于不同实际能力的农机购买业主应当也需要进行区别处理,制定相对性的农机补贴政策,比如说,对于普通的散乱农户的农机购买应当相对的降低农机补贴比例,反之,对于专业得农机经营户来说,由于其专业性强,规模大,所以应当将农机补贴的比例进行调高。

五、结语

农村工业化以及农业机械化在管理体制、生产结构以及技术结构等不同方面的发展呈现了逐步协调的趋势。这不仅仅适应了农村的专业化、商品化以及社会化的发展要求,更是对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的反应。这是一条正确的能够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在当前社会,在对发展以及调整的农村生产结构主要是将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正确科学有效的处理,并且把农村工业化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林,刘占良. 战略联盟在农机企业成长战略中的运用[J]. 农机化研究. 2012(03).

[2] 康运河. 农机经营模式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12(02).

[3] 李旭东. 国外农业机械化法制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农机化研究. 2011(12).

[4] 张勋,李辉. 转变发展方式,又好又快发展农业机械化[J]. 农机化研究. 2011(09) .

[5] 陈永潮.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 农机化研究. 2011(05) .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农村经济探讨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