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别人 快乐自己

2017-08-22 02:23方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游戏

方迎

【摘 要】宽容心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勉强,当别人有过错时能够原谅他人。富有宽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而缺乏宽容心的孩子往往易走极端,不易为人亲近,因而人际关系往往不好。这种感情的培养对于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健康发展,以及对于幼儿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宽容心;游戏;以身示教

一、研究与分析

以下是我平时观察到的具有典型性的一件事,我们试从这件事入手来研究幼儿缺乏宽容心的现象。

案例:

背景:中午吃过午饭,幼儿在活动室里玩玩具。突然乐乐跑到我跟前,脸上带着一点伤心地说:“老师,刚才当当打我。”听到他这么说,我就开始询问情况,这时当当跑过来说:“刚才我们是在玩的时候,我不小心碰到他的,我没打他。”“乐乐,他碰到你哪里了,疼吗?”乐乐表示现在已经不疼了,我就试着调解两人,“乐乐,刚才当当是故意打你吗?”乐乐摇摇头,我又接着说:“你们在一起玩,难免会碰到,让他跟你道个歉,好吗?”乐乐表示同意,在当当道歉后两人回到座位上又玩起玩具。原本我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在我偶然回头看他们时,见到让我吃惊的一幕。当当的一个玩具掉到桌子底下,他正趴在地上捡,乐乐乘此机会拿出他的小拳头,在当当腰上锤了好几下。他看见我在看他,立马停下了他的拳头。不知道是当当捡玩具太专注,还是乐乐的拳头用力并不大,当当没有感觉出来,也就没有再向我告状。

案例结果分析:

幼儿自我中心化的思维特点

案例中的乐乐和当当是同一组的好伙伴,他们一直关系很好,我认为即使两人之间发生什么摩擦,他们也可以宽容地对待对方,一笑了之。完全没想到乐乐会有那样的举动,一开始我也怀疑,是不是我作为成人,想太多了,幼儿期的他们并不会如此耿耿于怀。但是,当乐乐看见我在看他时,他紧张的神情,缩回拳头之神速,足以证明我的猜想。

处于4—7岁幼儿期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具有特有的自我中心化特点,这种思维方式使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而不善于站在别人的观点和立场上想问题。在很多时候,幼儿往往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而不能宽容他人的过失。

二、方法与措施

1.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宽容心

通过故事能够教会孩子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上考虑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每一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多原谅一次人,多给人一次宽容和理解,同时也就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能够理解对方,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宽容心

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宽容心是另一重要途径。游戏中,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这其中集体合作和分享意识得到发展,但也不免会产生矛盾,这时老师的启发、诱导对幼儿很重要。而游戏中的幼儿往往很兴奋,心情也较愉快,他们能够怀着愉快的心情接受老师的引导,从中学会共处,学会宽以待人。

(1)角色游戏。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扮演着各种角色,逐步认识、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着与人交往的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责任心、同情心得到发展,并逐步摆脱“自我”意识,养成宽以待人的好品质。例如,我们在活动室设置医院、超市、建筑工地等,让幼儿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过程中,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体会“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宽容对待,“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宽容对待,“建筑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宽容对待等。

(2)结对游戏。大班的哥哥姐姐,在与比自己年龄小的幼儿一起游戏活动时,能够很好的激发出大班幼儿的同情心、宽容心。找机会带领本班幼儿走进小班教室,让孩子自由组合,两两结对,一起拼搭玩具。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对小班幼儿都显得无比谦让,例如,两名幼儿发生了“看中同一个玩具”的情况,大班幼儿会让给小班孩子,还会商量起来“你先玩,等会给我玩。”又比如,一名小班孩子的凳子摔倒了,压倒了大班幼儿的脚,这名幼儿并没有向老师告状,而是对小班孩子说:“你小心点,刚才压倒我脚了。”

在这样轻松地与人交往的环境中,我们的孩子结交了不少新朋友。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也只有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宽容带来的快乐。

3.通过发现同伴的闪光点培养幼儿的宽容心

很多幼儿往往认为自己比别人能干而无法宽容地对待同伴,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善于发现同伴的闪光点。首先,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挖掘每个幼儿的闪光点,给予机会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肯定。其次,引导孩子回忆自己和同伴相处时的快乐经历,在充满快乐的回忆中发现同伴的闪光点。

4.通过以身示教培养幼儿的宽容心

成人要做幼儿的榜样,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不怕吃点亏,“得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幼儿受到熏染与教育,幼儿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而成人中父母的地位又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

幼儿园通过张贴、发布家教文章来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信息。希望家長在做好自身榜样外,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纠纷,特别是自己的孩子吃了亏时,家长一定要冷静,要先搞清事情的缘由,再与对方家长、老师协商解决。家长要明白一个道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冷静处理才是上策。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处理问题的方法,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孩子一生影响极大。

三、研究成果

1.幼儿在故事、游戏中体验宽容

听故事对幼儿来说不单是一种活动形式,而是每一个故事都有了它自身的意义,使幼儿在欣赏故事时认识到其中的道理,有所感、有所思,也许他们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他们的内心是能够感受到的。

通过角色游戏、结对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在幼儿园中的地位,他们知道自己不再是小朋友了,比自己更小的大有人在。幼儿的宽容心、同情心在游戏中瞬间膨胀,他们表现的就是一名大哥哥大姐姐应该做的样子,同时还促进了幼儿之间团结互助、分享合作等方面的发展,这样是游戏形式对现在的独身子女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

2.幼儿在自我改善中学会宽容,感受快乐

在引导幼儿发现同伴的闪光点过程中,几乎每个幼儿都得到了表现、施展才能的机会。被表扬的幼儿满脸堆笑,坐在下面的幼儿也鼓掌、欢笑,很多幼儿会在这种时刻表示出自己愿意向同伴学习,也有的幼儿会表示自己也具备这样的优点。而且在这样和谐的交流环境下,幼儿之间感情比较融洽,使他们之间能够更好的友好相处。

3.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与家长接触、交流,向家长们反映了一些幼儿的情况后,他们在幼儿面前说话、行为处事都有所变化,特别是在自己的孩子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家长会询问事情的由来,并主动提出要求自己的孩子与同伴道歉。还有的家长能与其他家长一起学习、探讨,相互交流经验,融洽了幼儿间、家长、师生间、家长与老师间的关系,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班级一时兴起了培养幼儿宽容心的高潮。

参考文献:

[1]李红.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2]华夏心理网,中国早教网,久久文章网.文章《培养幼儿宽广的心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猜你喜欢
游戏
夜间游戏
游戏
送信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第八章 直接逃出游戏
游戏五计算
游戏四换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