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呼伦贝尔市旅游气象服务的思考

2017-08-22 14:22白玉双贾志非张煦明李红艳乔文彬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7期

白玉双+贾志非+张煦明+李红艳+乔文彬

摘 要:通过对呼伦贝尔市旅游现状的了解,对于存在的气象服务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推进针对旅游气象服务的需求,提出加强旅游气象服务的产品,丰富内容,而且提出建议旅游和气象合作,完善服务设施,健全景点景区安全长效机制.更好的推进智慧旅游和智慧气象服务。

关键词:旅游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气象服务产品

一、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状况

依托于丰富自然的、人文资源,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呼伦贝尔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面向二十一世纪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国家级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北方旅游资源最集中和多样化的地区。近几年来,呼伦贝尔陆续获得了“中国最美丽的草原之首”、“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中国十大新天府”、“中国最优秀的旅游目的地”、“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等殊荣,并被列为“一生要去的66个地方”之一。全市52个A级以上景区,其中1个5A级景区,13个4A级景区,14个3A级景区。 旅游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综合发展机遇,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高增长期。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而游客更加注重旅游的安全、品质以及舒适度,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安全问题和个性化的气象服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为进一步做好旅游气象服务,市局气象科技服务做相关调研及对于旅游服务的思考.

二、旅游景区景点调研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1.气象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或有的景区没有。气象旅游服务网络尚不完善,覆盖面范围小,避雷设施,自动气象站在旅游建设方面还未完全普及建成,主要景点的预警灾害监控系统尚未纳入建设规划。

2.气象服务产品比较少,难以适应多方位、高层次旅游服务市场需求。目前提供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大部分是常规天气预报,景点预报。以后随着重视增加旅游气象产品比如生活气象指数,包括负氧离子,旅游舒适度等,但应对自驾旅客、市场需求多样化、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还是比较少。

3.现有气象服务产品的及时性还不强,气象信息获取渠道繁杂,从不正规的获取渠道中得到的气象信息准确率偏低,影响了公众出行的各项安排。

旅游气候资源利用不高。气候资源也十分丰富,四季分明,季节性景观气象服务开展的少。目前还未很好利用开发旅游气候资源。

4.旅游景点安全机制不够健全。近年来,气象灾害发生十分频繁,但没有行之有效的长效的安全防范机制。从旅游业角度来讲,暴雨、大风、雾、霾、高温和雷暴等都已成为影响旅游的主要自然灾害。如:(1)暴雨:一是易形成洪涝直接危及游客安全;二是会严重影响游客行程和管理部门的工作安排。集中期多半发生在7~8月。(2)大风:对旅游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对旅游设施的破坏性极大,一般情况下,风力达到5~6级;风力达7级以上就必须关闭露天旅游场所,并将游客疏散到安全地带。(3)雾:雾是悬浮在贴近地面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使地面的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雾对旅游的影响一是旅途的交通安全,二是不利游途旅行的安全,而且不利观赏。(4)雷暴:强对流性天气多,常常是雷雨相伴,雷电交加。多雷暴的天气一方面是给游客出外旅游带来不便,另一方面是直接对游客造成生命威胁。还有冬季的大雪暴雪、寒潮、白毛风等,目前还未针对气象灾害建立完善的景区应急安全机制。

三、旅游气象服务的需求

1.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气象服务。今年通过提出旅游气象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重点围绕智慧气象建设旅游气象服务体系,提高气象科技对旅游服务的支撑能力的需求 ;即旅游气象服务重点围绕旅游气象预报和预警服务,环境气象、旅游气象指数,生态气象,交通气象等旅游延伸气象服务,景区旅游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安全应急气象服务,旅游气象科普宣传等打造辐射周边的特色气象服务品牌。

2.加强旅游景区的气象设施,灾害防御监测、预警服务。启动旅游气象设施建设,如气象自动站,防雷设施的建设,电子显示屏, 利于旅游气象监测、信息发布、气象环境质量、气象服务于一身。开展常规气象要素和负氧离子、舒适度等项目观测,依托旅游局和气象部门联动,开展旅游气象服务。打造公益性气象旅游新景点,对于游客在景区内的掌握天气状况,避开灾害性天气,安全舒适愉快的旅游。

3.分季节做针对不同季节的旅游气象服务。充分发挥气象、旅游部门和旅游协会在各自领域的技术与信息优势,加强业务合作,实现旅游气象信息、资源和成果共享。智慧气象和智慧旅游,旨在优化旅游,提升旅游气象服务、开展针对性气象预报服务、提高旅游气象服务覆盖面、加强旅游气象科学研究和提高旅游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从旅游发展角度为旅游气象服务提出科学指导意見,为旅游景区、涉旅企业和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4.增加有特色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立由市、乡镇、景区三级联动的气象服务机制,加密天气预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周边机场和沿线道路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实时更新的景区气象监测信息等各类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支撑。

四、加强地区旅游气象服务产品丰富内容

1.做好节假日旅游气象预报服务。做好重大节假日、双休日的旅游气象指导服务,加强信息互相通报制度,提高旅游景区和交通干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旅游部门充分利用节假日旅游信息发布平台,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向公众发布旅游出行提示,做好假日期间的旅游服务。

2.加强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旅游部门和气象部门联合制定旅游景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灾害天气的联防、灾害避险场所等建设。气象部门联合旅游部门加强雷电、暴雨、大风等气象及其次生灾害易发区的防御工作。

3.规范旅游气象信息的发布工作。利用旅游部门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气象部门的公共气象服务媒介,规范并加强旅游气象信息发布工作。在国庆、春节等长假期间,提高和增加旅游信息发布的时效和发布次数,努力提高当地旅游气象电视节目的质量,服务内容丰富,不仅使游客了解当地的天气状况、景区景点以及防御自然灾害的知识,利用景区现有的气象显示屏,发布各类旅游气象预报预警,随时随地就能获取到气象信息,能让游客合理安排出行路线。

4.加强旅游气象双方信息交流合作。针对性进行调查分析公众旅游出行等方面的气象服务需求,适时开展旅游气象指数、分季节的景观、最佳观赏等预报,逐步展开旅游及气象服务产品的联合研发工作,开发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旅游气象产品。联合开展旅游气候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工作,将旅游气候资源作为重要自然因子予以考虑。更加完善推进智慧旅游智慧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