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2017-08-23 06:05邹欣朔
新农村 2017年17期
关键词:监护儿童农村

邹欣朔

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当前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涌向城市,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数目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本文笔者主要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出一点微薄之力。

1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方面存在问题

监护缺失与不力是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根据权威调查,我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民法通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个方面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但是,大量留守儿童无法与父母一起生活的现实状况,使得父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和以家庭为核心的保护无法落到实处。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1.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对孩子的正常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亲情的缺失,这种缺失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往往无法及时顾及孩子的心理和情绪方面的变化。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自己的身心变化、人际交往与沟通等有着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也存在着种种困惑与烦恼。调查中,约有40%的孩子表示自己经常感到孤单,约有50%的孩子表示有心事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宁愿闷在心里。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长期处于缺乏亲情呵护和家庭交流的环境,容易养成冷漠、自卑、封闭或骄纵、随意、任性等不好的性格。

1.3 农村留守兒童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在学习上缺乏父母的指导、督促和帮助,部分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自制力较差,学习成绩偏低,迟到、旷课、厌学、辍学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调查中,有近70%的孩子表示,如果父母在身边,自己的学习会更好些。对于这种现象,学校也很无奈,他们表示,教育不只是学校的工作,留守儿童的父母工作流动性较大,校方在工作中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无法与家长及时沟通,而家长几乎不主动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亲属或者没有能力管教孩子,或者只关心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学习问题漠不关心。

1.4 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管束,往往容易产生品德问题。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对孙辈存有“隔代亲”的现象,往往对孩子较为溺爱纵容,重视物质上的给予,轻视道德和精神上的引导和教育,放任自流;而其他亲属通常对寄养在自己家的留守儿童只求平安无事即可,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生活习惯的养成则关心不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留守儿童往往由于缺乏教育、引导和管束,出现品德偏差和懒惰、撒谎、等不良行为,有些孩子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

2 对策及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突出社会问题,事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农村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是涉及三农问题、劳动力转移、用工制度、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等多方面问题的综合性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由此而衍生的政策、法规、制度和社会心理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留守儿童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2.1 加快构建减量机制。构建减量机制,减少留守儿童数量,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是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务工人员举家进城,让子女与父母一起生活在城市;二是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解决子女与父母不能共同生活的问题。

2.2 进一步完善监护制度。首先要对涉及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进行修订,完善监护制度,强化父母对子女的法定监护职责,积极探索有偿委托监护,逐步解决留守儿童监护缺位问题;二是设立监护监督人员,通过立法赋予其对监护人监护情况的监督权,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权益。

2.3 逐步构建全方位关爱网络。要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按适当比例将生活及心理辅导教师纳入学校编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在村里设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园,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托管、心理辅导、教育指导,为留守儿童提供安全舒心的生活环境;加强政府干预,构建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在县、乡两级设专岗负责留守儿童保护,在村一级设留守儿童信息报告员,确保一旦发生问题,相关人员能够迅速介入并妥善处理。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我们对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人文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监护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留守儿童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