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2017-08-23 07:52赵淑香
新农村 2017年17期
关键词:集约化大户种粮

赵淑香

引言

田庄镇现有93个村,7.1万人口,自2013年发展家庭农场以来,我镇成立了25个家庭农场,规模都在100亩以上,其中1000亩以上的4个。成立了180个种粮大户,规模在50亩以上,其中100亩以上的有8个。我镇是平度市种粮大户发展最快最好最多的一个乡镇。2014至2015连续两年中央农业部排调研组到我镇调研。4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发展的前景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透过中央一号文件对“家庭农场”的鼓励和支持态度,可以看到一条农业农村改革的新路径,一条充满着阳光和希望的新路径。

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在我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在城镇化成为整个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后,家庭农场能够降低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失地风险,促进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为城镇化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的“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若离农业生产,但是无法做到脱离农村。对家庭农场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社区扎根性,生产经营灵活性等特点,可以在土地转出农户难以在城市立足而返乡时,有条件地将土地返还给农户耕种。与之相对,与其他经营主体相比,家庭农场还能够充分利用社区信任性、信息共享性等特点,可以长期流入在城市有稳定收入农户的土地。

由此可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不仅可以为城镇化提供一个缓冲,给市民化失败的农民保留一份最后的生活保障,还可以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的启动资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2 平度市田庄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取得了初步成效

2.1 促进了规模化经营

家庭农场成立之后,把分散于农民手中的土地,通过租赁等方式集中到农场,农场经营面积2013年开始的2500亩,如今已扩大到15000亩左右,4年时间增加了6倍。是我市发展最快最好的乡镇。

2.2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家庭农场通过全程农机化,加上秧苗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1000多个劳动力。

2.3 提升了技术含量

家庭农场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农民分散经营方式下接受新技术慢、抵触情绪大的现象,有利于良种的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并且改善了农田的基础设施,使防洪抗旱能力、统防统治病虫害能力都有效增强,初步实现了科学种田。

3 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难筹集是家庭农场中普遍头痛的问题

如今农村劳动力紧张,人工费水涨船高。现在农村雇佣一个劳动力,一天的工钱的150元,还要管饭。要降低成本就要大量使用农业机械化,而初创阶段的农场主没有那么多钱。不得已时需要高息借款。国家扶持资金数额有限,解决不了本质问题。现在是种粮大户(超过50亩)每亩补贴60元。大规模的家庭农场也是10万元封顶。

3.2 市场难预测

虽然家庭农场的规模要比一家一户农民大一些,但是对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仍然显得过于狭小。缺专业人员、缺专业信息渠道等,使得家庭农场主难以掌握,并有效利用市场信息。主要凭经验、凭对市场的主观判断种植农产品,往往产销不对路。

3.3 管理不科学,方法不到位

规模小的种粮大户自己还能靠上,效益还不错。规模大的农场主一般都雇佣几个管理者,有的管理者是农民出身,农民身份的局限性决定他们的眼光不够长远,不够科学。管理不够严格。雇佣的工人在收获时将家庭农场的粮食拉回了自己的家里,由于不是自己土地只为挣工时,在雇佣人工浇地、施肥、打药时不尽心,偷工减料。雇佣有文化有头脑的知识分子吧,这样的人才从未种过地,缺少实战经验。都给农场主造成损失。近几年由于天气干旱,水位下降,很多机井没水了,新打的井很多不成功。造成大片的庄稼浇不上,严重影响了产量。流转土地时流转费过高,出现付不起地租而退地现象。

3.4 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期限太短、流转的土地零散不集中成片,不利于扩大规模,大胆投入,实现不了长远发展。

4 几点工作建议

4.1 建议出台有关土地流转的指导意见

政府相关部门尽快探索建立稳定的土地集约化经营租用关系的相应政策及运行机制,有效解决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土地流转期限太短、不够集中成片、不利其实现长远发展的现实问题,确保经营者对集约的土地进行可持续管理规划,以及其规模经营需要大规模投入无后顾之忧。鼓励不想耕种、无力耕种和耕种效率低下的农民将土地长期租给经营大户,推动农业经營实现“中等集约化”。

4.2 建议有效解决农业资金短缺难题

建议市级相关部门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协调金融机构大力支持,鼓励涉农金融机构针对农业集约化经营资金需求较大的问题,将大型家庭农场作为支持鼓励重点对象。二是理顺流转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的关系,明确相应的权利义务,使流转的土地可以在银行抵押贷款。三是建立农业投资担保公司,对家庭农场的融资予以担保,以获得涉农类金融机构的贷款。四是财政政策向农业集约化经营倾斜,市财政每年拿出相应资金,对发展农业集约化经营所需的贷款提供贴息。

4.3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家庭农场是新生事物,需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要认识到发展家庭农场是抑制耕地抛荒,加快耕地流转的有效方法,是保障农产品安全,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的有效措施,是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产品市场份额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宣传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个人及家庭创办家庭农场。

5 结束语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当前的村级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大力发展村级家庭农场的对策,对于当前发展“三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田庄镇endprint

猜你喜欢
集约化大户种粮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画画就如种粮
关于无线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的集约化建设探讨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
番茄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研究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