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鸡白痢的防治措施

2017-08-23 10:27张立恩
新农村 2017年17期
关键词:病理变化种蛋白痢

张立恩

引言

为了使养殖户能够清楚了解近期发生的鸡白痢的发病情况和防治方法,对该病的临床症状、解剖病变、药物治疗、综合防止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养殖户能够提高重视程度,科学防治该病,减少经济损失。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也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禽类传染病。鸡白痢沙门氏菌主要侵害雏鸡,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影响雏鸡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要想养好雏鸡,防止雏鸡鸡白痢的发生至关重要。

1 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如果卫生条件差密度过大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并流行;各种日龄的鸡都可以感染鸡白痢,但以雏鸡为主,尤其是2周龄以内的雏鸡最易发生,严重者死亡率可达到50%以上。

2 临床症状

雏鸡白痢,潜伏期一般4-5天,经种蛋垂直传播的雏鸡,在孵化器内或孵出后不久即可看到虚脱,昏睡,继而死亡。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多于孵出后3-5天出现症状,雏鸡表现为不愿走动,聚成一团,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畏冷,食欲减退,闭眼昏睡,排出白色浆糊样粪便,肛门周围的绒毛被粪便污染,干涸后封住肛门周围,影响排粪,2-3周龄内达到死亡高峰,死亡率常可达30%-50%,病程一般4-7天;有的病鸡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气。有的可见关节肿大跛行。三周龄以上发病的雏鸡极少死亡,耐过的病雞生长发育不良,成为慢性病鸡或带菌鸡。

3 病理变化

1周龄以内的病死雏鸡主要可见其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1周龄以上的病雏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肿大、充血,有时肝脏可见坏死点,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肠道呈卡他性炎症,盲肠膨大。

4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4.1 取肝脏坏死灶与白痢结节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局部组织坏死崩解、淋巴细胞、浆细胞、异嗜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增生。

4.2 将病、死鸡的心、肝、脾、肺、卵巢等器定局定局官采集的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学诊断。

4.3 24小时后,可长出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闪光、灰白色半透明、直径为1厘米的小菌落。

4.4 取待检鸡血与诊断抗原进行平板凝集试验 结果阳性者即为鸡白痢。

5 预防

5.1 加强严格的卫生检验措施,杜绝引进带菌的雏鸡。种鸡场应定期进行鸡白痢的检疫,发现阳性病鸡要及时淘汰。国家规定种鸡场鸡白痢的阳性检出率不得超过0.5%,避免鸡白痢的垂直传播。

5.2 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种蛋入孵以前用甲醛气体熏蒸消毒,孵化器在使用之前也需要用甲醛气体熏蒸消毒;进雏鸡以前,雏鸡舍以及鸡舍内的一切用具使用甲醛气体密封消毒24小时以上;进鸡以后,可以选择合适的化学消毒剂进行带鸡消毒。

5.3 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注意使用药物预防。雏鸡出壳后到5日龄,每公斤饲料可加入土霉素2-3克;6日龄到10日龄用庆大霉素按0.01-0.02饮水,如没有发病可停药五天;15天后可用青霉素按每公斤2000国际单位拌料,连续使用7天。用于治疗时,药物的使用剂量必须加倍,但要防止雏鸡发生中毒。

5.4 当雏鸡发生鸡白痢的时候,我们必须采集肝、脾、心等样品接种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做药敏试验,然后选用敏感的药物进行逐只注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雏鸡的死亡率。笔者曾使用卡那霉素注射治疗,每只鸡每天使用1毫升,分两次胸部肌肉注射,连续使用4天,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单位:河南省卫辉市畜牧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病理变化种蛋白痢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中药皮炎片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图版
鸡白痢的防控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一起仔猪黄白痢的治疗与预防
仔猪黄白痢防治初探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CD45、CD72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