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分析

2017-08-24 22:05郭世贤
新课程·中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初中教学学习能力

郭世贤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不再只停留于“学”和“教”的层面,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而《历史与社会》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探索和讨论问题,掌握更为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教学;学习能力

不论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以及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乃至新课程改革,一个重要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教学的各阶段都被重视。当前,有些教师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强,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巩固和构建知识中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要求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实质上要求自主学习,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素质。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概述

学习能力作为一种发展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首先,自主学习能力。该能力是学习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学习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新课标要求下,学生需要具有自主分析、收集、阅读材料的能力。心理学家奥托说:“我们所有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开发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索以及发现问题的潜能。其次,阅读能力。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涉及较广的知识面,而学生知识相对匮乏,学生阅读资料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适当指导学生参阅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再次,研究性学习能力。该能力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阅读能力提高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拓展思考与横向比较。最后,分析能力。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科学筛选、归纳总结资料中的关键信息,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通常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在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教师注重科研能力提升的同时,还要提高教研教学水平及专业素质,加强实际与理论的联系,更好地指导教学。(2)《历史与社会》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因此需要在各科教学中协同处理好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3)学习能力培养和知识掌握的关系。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的基础就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掌握,而且学习能力培养与知识掌握相辅相成,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体现。(4)学生负担与材料的关系。在课堂教学、课前准备、课后拓展等教学环节中,如果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政治、人文、地理、历史等信息,往往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实现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组教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分工合作与相互交流,减轻阅读量和查询的负担,提高学习能力。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路径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兴趣引导。历史主要记录了过去某一时段的客观事实,反映人类社会以往的生活状况和状态,而以往的记录方式多是文字描述,缺乏任何的情感,往往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应借助形象的描述和生动的语言,巧妙设置教学情境还原历史,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意识。其次,问题设疑。初中学生在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等方面较为缺乏,不能深入了解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特定的历史事件,加上受到不同时代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学生也无法从历史的角度全面了解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巧用“问题”,利用问题将现实和历史相联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特定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例如,在“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一课中讲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西欧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原因)?西欧人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条件)?在学生通过思考给出不同的答案后,再出示一组材料,让学生从中分析、归纳出不同的原因或条件。材料一:哥伦布说过:“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材料二:《马可·波罗行纪》:“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材料三: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

路……由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分析材料,这样教学目标也就自然达成了。最后,强化因果。强化因果主要指的是学生分析与归因学习成败原因的过程,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具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成功的“归因”涉及增强自信的功效,如成功的自主学习等,如果归因于自身的能力程度大与能力高,则有利于建立学习自信心;而归因于运气好或任务难度低,则影响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构建。

2.做好课前、课堂和课后教学

第一,课前准备。课前准备的充分性具体表现在:教师在备课设计中引导学生做课前的充分准备,教师应积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前准备环节,可以鼓励学生事先从互联网、书籍、日常生活、报刊等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时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这样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二,课堂教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适当选用开放性的内容,利用课堂讨论、教学联系、对比现实等方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空间,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我在讲授“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时,首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随着音乐的播放,学生慢慢地陷入沉思,是什么让东北人民抛开美丽富饶的故乡,离开爹娘四处流浪呢?低沉悲怆的曲调使学生一下子感受到东北沦陷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样在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那段历史。第三,课后拓展。课后拓展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升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应固化在传统的作业上,而是侧重创造性、设计性、探索性的作业,以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巩固。

3.加强探究指导,积极鼓励评价

学生在学习中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经常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但是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极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或出现错误,继而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

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探究的指导,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正確指导和点拨学生学习,使学生走出误区,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科发展,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目标。除此之外,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被关注与获得成功,不愿受家长与教师的束缚,希望自己完成学习等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给予学生充分的赞扬与肯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为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努力奋斗。在这个环节中,不管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向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和鼓励,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学习行为能获得教师的鼓励与赞扬,从而在学习的道路上持续走下去。当然,鼓励学生的同时,教师应该正确指导学习方法或学习方向有错误的学生,使其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为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做好思想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拓展,积极鼓励评价,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葛爱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4(31):89.

[2]赵建刚.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34):116.

[3]王大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J].学周刊,2016(3):188.

[4]简霞.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2):45-46.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初中教学学习能力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