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7-08-26 13:57李鹏段辉琴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用户思维设计

李鹏++段辉琴

将“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这一全球最为热门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和系统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开启全脑思维的模式,培养学生积极开放的心态,教给学生创新思考的工具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可促进创新创业的成果快速落地,從而实现“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兼得。

设计思维用户思维行动导向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很多高校已在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做出行动,不少学校开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部分学校甚至成立了独立的创业学院,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四个基本问题不少专家学者都给出了许多好的答案。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将设计思维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以及设计思维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和改变。

一、为何选择“设计思维”来引导创新创业教育

把“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这一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系统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开启全脑思维的模式,培养学生积极开放的心态,教给学生创新思考的工具和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可促进创新创业的成果快速落地,从而实现“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兼得。

二、设计思维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1.用“设计思维五步法”指导项目实践

设计思维作为一种系统化的设计理念,不但可以用于产品和服务设计,还可用于社会创新和教育设计等多个领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计思维会经历灵感、构思和实施三个空间。灵感是那些激发人们找寻解决方案的问题或机遇。构思是产生、发展和测试创意的过程。而实施则是将想法从项目阶段推向人们生活的路径。具体来说,设计思维包括“亲身观察”“凝聚焦点”“酝酿点子”“原型制作”和“测试反馈”等五个重要步骤。

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设计思维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完成一个创新创业项目的设计,这个项目可以是一个产品、一种服务,也可以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

2.组建跨学科的项目团队

成功的创新创业需要优势互补的团队。以设计思维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将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针对某个实际问题做研究。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围绕设计项目展开研究和讨论,通过一次次的脑力激荡,寻求各种各样的创新解决方案。这种跨学科的交流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其知识结构,塑造其立体化的思维方式,还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等。

3.创设开放式学习环境

以设计思维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式为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思维教育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周边环境的改变来激发师生的创新思维,获得新的灵感。

“设计思维”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创新,在整个设计过程当中除了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以外,它还提倡设计师、商业人士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它强调通过同理心观察、彼此协作、快速学习、将想法视觉化以及快速概念原型化等方法的应用,最终形成创新的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等。

4.应用多元方法评价项目

以设计思维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学生团队从用户真实的需求出发,并致力于解决产业界、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其次,在探索创意性的解决方案时要以最终的使用者、客户或顾客为中心。既要考虑到产品的性能能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到产品成本和市场推广等问题,保证好的产品和服务能得到最终用户的认可并能实现商业盈利。

因此,以设计思维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团队从发现用户需求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在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同时考虑“客户的真需求”“技术的可行性”与“商业的可持续”,三者缺一不可。

三、设计思维对传统创业教育的影响和改变

1.从“产品思维”到“用户思维”

“产品思维”,顾名思义是用产品的形态来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思维模式,最终的思维聚焦点在“物”上;“用户思维”是用心去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思维模式,最终的思维聚焦点在“人”上。虽然最终目的都是市场和利润,但因为思维聚焦点不同,所以现实着力点也会大不相同。

设计思维所提到的“以人为中心”就是典型的“用户思维”,强调的是利用移情来洞察用户的需求,创业者需要带着同理心去体验用户的工作或生活,然后又要走出用户的内心,用想象力去洞察和提炼问题。

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也需要从关注产品设计的工程思维上升到关注用户体验的用户思维。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去体验生活,设身处地地站在用户的立场上找到生活中的问题,然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2.从单兵作战到跨界合作

设计思维教育实践强调学生团队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国内外很多院校尝试将跨学科合作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跨专业合作不但是校内合作,还包括校际合作和校企合作。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和实践模式,已被初步证明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方法。

设计思维坚持以人为中心,而不仅仅是技术或商业的角度出发探索创新方法。设计思维提倡吸纳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整个设计,如在消费者调研时会引入有社会学、心理学、商业和艺术背景的专业人士一起找到消费者真正的需求等。

3.从关注计划转移到关注行动

将设计思维训练与创新创业课程相结合,学生通过“边做边学Learning by Doing”,学习应用设计思维的流程和方法,完成一个创新创业项目原型的设计与开发。课程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富含创新方法论的实践训练,让学生学习和实践创新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锻炼问题发掘、表述沟通、团队合作、时间管理、动手实践等多方面能力,还可使创新创业的成果直接落地。

4.从知识碎片化到教育集成化

创业是一项高度动态性的商业活动。“市场回应”是商业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创新、创意和创业是否被市场接受是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让学生知道自己有了创业的想法后,如何让自己活下去,这才是创业教育。这些不仅牵涉到技术,还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而让学生具备这样的综合的能力,或者是能整合这些资源的能力,必须使原本碎片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向集成化转变。

总地来说,创新创业教育更应该鼓励学生深入一线、体验生活,引导学生从关注产品设计上升到关注用户体验,设身处地地站在用户的立场上找到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通过创造性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不断地在行动中去测试和完善我们的方案,最终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美]斯科特·安索尼 著.王雪畅 译.最初一英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2]鲁百年.创新设计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廖祥忠,姜浩,税琳琳.设计思维:跨学科的学生团队合作创新[J].传媒教育,2011,(05).

[4]张祥泉,过山.多学科整合创新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教学与实践,2016,(01).

[5]王陈璐.工业设计实践中创新方法分析[J].理论研究,2015,(15).

[6]陈星海,何人可,杨焕.设计思维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体系研究——以MIUI为例[J]个案点击,2014,(08).

项目名称:社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及运行模式研究;

项目资助:北京市朝阳区协同创新项目资助(XC1623)。

猜你喜欢
用户思维设计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