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学位制度改革评述

2017-08-26 14:08荣飞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博洛尼亚学位俄罗斯

荣飞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中学位制度的改革尤其令人关注,但目前国内对俄罗斯学位制度改革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回顾了俄罗斯的学位制度的历史沿革,介绍了俄罗斯学位制度改革的原因和进程,总结了俄罗斯学位制度改革的初步成果,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对我国教育培养体系和学位制度改革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也能为我国赴俄罗斯留学的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

俄罗斯高等教育学位制度改革一、俄罗斯学位制度改革的原因

学位设置和授予制度是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又体现着俄罗斯教育体系自身的特色。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俄罗斯实行的是单一的专家(спе циал ист)——副博士(канд идатн аук)——博士(докторнаук)学位制度,而俄罗斯在趋向市场化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单一化的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层次已经制约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继续发展,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结构不协调。随着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了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适应职业选择的机动灵活性和社会保障性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需要建立多层次高等教育结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为了适应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新形势,应该在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引导下,引进新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度,这是俄罗斯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需要,也符合俄罗斯整个国家的战略发展的需要。

二、俄罗斯学位制度改革的进程

俄罗斯最初的学位制度是在吸收、借鉴西欧学位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18世纪中叶,随着大学的出现,俄罗斯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开始建立。由于俄罗斯的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作为国家机构在俄罗斯帝国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隨之产生的学位制度也从其建立之初就带有国家学位的性质,呈现出“管理集中、程序严谨、注重质量”的特点。

1755年,莫斯科大学成立。1791年莫斯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3年后,莫斯科大学第一次颁授医学博士学位。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政府继承并发展了俄国学位制度,逐步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副博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制度和研究生教育体系。1932年,苏联成立了学位学衔最高评定委员会(высшаяаттестационнаякомис сия)。1934年,苏联正式实行学位和学街制度,明确规定设置副博士和博士学位。1975年,苏联部长会议又批准了《学位学衔授予条例》,进一步完善其学位制度、培养质量、结构形式,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作为学位评定制度的基本准则,这两项政策一直执行到前苏联解体前。

苏联解体后,在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引导下,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学位制度发生了相应变化。由于苏联时期沿袭下来的学位制度国际交流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造成许多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俄罗斯高等学校委员会于1992年3月,通过《关于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多层次结构的决议》(Овведен иимногоуровн евойструктуры высше гообразования),同年4月,又颁布了《俄罗斯高等教育多层次结构暂行条例》;1993年8月10日,又出台《关于俄罗斯联邦多级高等教育制度中硕士生培养的规定》。在这些导向性政策的基础上,俄罗斯公布有关规定,确立了新、旧并存的高等教育体制,在新的体制中设立了过去没有的学士学位(ученаястепеньбакалавра)和硕士学位(ученаястепеньмагистра)。

改革的另外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

1997年,赫尔辛基欧洲学位认可情报中心举办的会议通过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洲委员会提出的《俄罗斯和欧洲国家教育证书互相认可指南》。1999年,29个欧盟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会谈,提出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实现统一欧洲高等教育资格认证,通过整合欧洲各国的教育资源来增加欧洲人的就业率,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并在2010年以前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和科技一体化。这一计划即被称为“博洛尼亚进程”(Болонскийпроцесс),此次会议通过的决议被称为《博洛尼亚宣言》(Болонскаядекларация)。该宣言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广欧洲高等教育两级学位证书制度:带有职业培训性质的、学制为3年的学士学位和带有科学教育性质的、学制为1~2年的硕士学位。2003年9月,俄联邦教育部部长在柏林签署《博洛尼亚宣言》,俄罗斯确定了高等教育的两级培养体制,即学士和硕士。2004年12月2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教育与科学委员会通过多学位制度的法律草案,规定文科学校应采用两级学位制度,而理科院校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2005年在德国柏林召开的欧洲教育部长会议通过决议接纳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该进程的目标是到 2010年创建欧洲统一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在成员国内互相承认大学文凭及其他高等教育的普遍标准。2007年9月1日开始俄罗斯实行了新的高等教育等级制度。新的高等教育等级制度将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士学位教育;第二阶段为硕士学位教育。

三、学位制度改革的初步成果

根据“博洛尼亚进程”规定,签字国要向西方高等教育两级制过渡,逐渐融入全欧洲教育空间。因此,俄罗斯需要制定自己的教育政策,确保在2010年前完成本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以适应统一的标准。俄罗斯高等教育结构和学位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办学结构单一的旧模式,适应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满足了社会和学生灵活选择多级教育内容和水平的需要,解决了俄罗斯学位制度与国际通用的学位制度接轨的问题。从不完全教育阶段的初级职业技术人员到具有博士学位的国家高级科技人才的培养,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可以说,现行的高等教育结构和学位制度保留了苏联高等教育扎实严谨的治学特点,而且还充实了西方学位制度多样化的优势。

四、学位制度改革的前景展望

对于目前实施的改革,俄罗斯高校有很多反对的声音。有些高校认为俄罗斯不应该模仿西欧模式,而应该出台适合自己国情的方案。新的教育法方案于2007年新学年开始生效,同时旧有的相应的法律失效。改革受到阻力的另一个原因,是学生的就业困难重重。虽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一个国家学位制度的形成、改革和发展, 归根结底会受该国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制度与机制的制约。俄罗学位制度培养体系所经历的种种变化,是俄罗斯社会近十几年经济动荡、衰败,政治不稳定,民族矛盾凸现,社会各个领域变化激烈等许多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俄罗斯现存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制度与机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那么俄罗斯目前进行的学位制度改革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

五、结论

在“博洛尼亞进程”的推动下,俄罗斯已经初步建立起符合国际学位制度变化潮流的学位制度。俄罗斯的学位体系和层次结构正由传统的专家——副博士——博士结构向国际上普遍通用的学士—硕士—博士结构转变,在灵活性方面有了很大突破。这一过程不是偏激的削足适履,而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当然,由于俄罗斯多年来形成的学位体系固有的保守性和僵化性,加上政治、经济等领域还存在很多弊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的艰难是可以预见的,但是俄罗斯勇往直前的信心与决心却是不可磨灭的。就像萨托夫尼奇所说:“俄罗斯教育制度融人世界教育空间的敌人并不存在,只存在实现这一目标的不同态度。”

另外,原苏联的高等教育体制曾是我国高等教育学习的典范,而且我们两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存在许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探讨俄罗斯的学位制度培养体系的变化,对我国学位制度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随着中俄两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和扩展,去俄罗斯留学的学生逐年增加。这方面的研究,也能为我国赴俄罗斯留学的学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ОР Е ХОВАНЮ.Тра нсфопмац ияосновыхпозицийболонс когосоглашениявроссийк ойреальности [ЕВ /OL](2004-06-08)[2005-08-18]

[2]张静,杨宏.俄罗斯学位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导刊,2007,(09).

[3]苗贞,张丽.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07,(02).

[4]孟英丽.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十五年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5][俄]梅捷列夫.俄罗斯联邦的教育制度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2006-06-22.

猜你喜欢
博洛尼亚学位俄罗斯
跟着狐狸老师去看展(四)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梦回博洛尼亚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
2013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卫浴展览会(CERSAIE)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