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军早期杰出将领曾士峨的人生实践及其当代启示

2017-08-26 16:00汤池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当代启示

[摘要]曾士峨(1904-1931),湖南益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后随毛泽东经历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26岁担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1931年9月8日牺牲于高兴圩战役。曾士峨的人生实践体现的崇尚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战强敌的革命精神具有深刻的当代启示。

[关键词]曾士峨;红军将领;人生实践;当代启示

[作者简介]汤池(1987-),女,湖南益阳人,中共湖南益阳市委党校,副主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益阳市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17YS45)。

[中图分类号] D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8-0013-03

一、曾士峨的人生实践

1931年7月至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以三万余人反击国民党军三十万人,击碎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取得反“围剿”胜利。在祝捷大会上,毛泽东提议全军为战斗中牺牲的红十一师师长曾士峨致哀,他还对曾士峨的牺牲作出了评价:“曾士峨同志的牺牲是英勇的。他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牺牲的。他亲自带部队冲锋,改变了战况。”①

(一)年少立志

曾士峨,1904年生,湖南益阳人。他出生这年已是清王朝统治晚期,此时中国灾难深重,内外交困,各个阶层进步人士自发探索救国救民出路。

曾士峨的父親曾保臣是当地有名的武举人,能骑马能射箭有着一身好武艺。在封建制度的旧中国,武举人虽不是官吏没有官衔,但不乏有武举人仗着功名和武艺巧取豪夺、欺压乡里。但曾保臣恰恰相反,他乐善好施、济人所急、助人之困,父亲这种质朴而高尚的品德熏陶了曾士峨的气质品性。此外,曾保臣竭尽所能供养子女就学。曾士峨作为家中幼子,于1911年开始上私塾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童年时期的曾士峨深受儒家思想教育和熏陶,儒家思想中“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思想;“仁、义、礼、智、信”的忠孝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思想都给予了曾士峨丰富而优良的思想道德养分。

1923年,曾士峨考入益阳信义大学,开始接受先进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知识理论。青年曾士峨在努力学习学校课程之余,同时接触了具有革命思想的报刊杂志。比如他常读的《向导》和《救国周刊》均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对理论的学习点燃了曾士峨救国救民的思想火种,随着对时局了解日益加深,曾士峨愈加明确走革命道路的人生理想。

(二)投身革命

1924年,曾士峨离开益阳到长沙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曾士峨考入黄埔军校长沙第三分校学习系统的军事知识。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学习,曾士峨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着大革命风暴席卷中国,曾士峨参加北伐战争并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警卫团连长。他随部队北伐至武汉后,转入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1927年9月,曾士峨参加秋收起义,这段时间他听了毛泽东对形势的精辟分析,思想豁然开朗。在当时秋收起义部队便饱受挫折的情况下,曾士峨坚定立场支持毛泽东。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在整顿组织上,毛泽东将一个师缩编成一个团,辖两个营,每营编三个连。除此之外,单独编一个特务连,叫第四连。因为特务连在行军作战中需执行探敌情、当尖刀、担任警卫的特殊任务,毛泽东将此重要职责交给了政治上过硬、能力上突出的曾士峨。从三湾村到井冈山,特务连一直负责毛泽东的警卫工作。艰苦的革命战斗生涯培育了曾士峨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由于才华突出,他屡获擢拔。从1927年至1931年,曾士峨历任连长、团参谋长、营长、纵队参谋长、司令员、军参谋长、师长、师政委等职,26岁即成为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他所带的部队也被称为红军中的“钢军”。

(三)血洒竺高

1931年9月8日,江西省兴国县高兴圩西北的竺高山上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斗。这是当时中央苏区进行第三次反围剿战役中最惨烈的对峙战,交战双方正是曾士峨率领的红四军第十一师和蔡廷锴率领的国民党十九军第六十和六十一师。在战斗中,曾士峨率领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十一师连续作战三十多个小时,他始终坚持前线指挥,打退无数波敌人,弹药用尽了就用枪托、梭标、大刀和石头与敌人肉搏。曾士峨鼓舞战士们:“我们是工农红军,是钢铸的,是钢军。一定能把‘铁军吃掉!”②其后,曾士峨组织全师党员、团员和排以上干部,组成敢死队向敌阵冲去,在这次冲锋中他身中数弹,壮烈牺牲。1931年,红军总政治部发出向曾士峨学习的通令,这是红军历史上第一次发通令向个人学习。通令中作出评价:“曾士峨革命立场坚定,作战勇敢,不怕牺牲。”③

二、曾士峨人生实践的当代启示

1929年曾士峨写了最后一封家书,信中说道:“士峨离家四载有余,虽奔波南北,历尽千辛,然为大众之生息,常觉无形的快慰,精神爽奋。”回顾曾士峨的人生实践有着深刻的当代启示:其一,崇尚理想、坚定信念;其二,艰苦奋斗、勇战强敌。

(一)崇尚理想、坚定信念

崇尚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内涵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必然性的科学认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集中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描述。正是通过严格论证,《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一重要观点坚定了无数共产党员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信心,特别是在血与火的革命岁月,理想信念付诸于行动便是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勇于牺牲。

曾士峨牺牲时只有27岁,但他对革命信仰的坚定早已在红军中广为人知。三湾改编后曾士峨受命担任特务连连长,他尽职尽责,每遇危机都是冲在最前头。当时部队经过遂川县大汾镇,毛泽东让行军一天的部队停下来进行休整。战士们刚刚躺下,忽然枪声四起。此时,曾士峨第一个跳了起来,他发现是当地反动武装靖卫团前来偷袭。于是曾士峨迅速召集士兵集合,命令一个排占领小山头,负责打退敌人。而他则亲率两个排保护毛泽东向安全地域转移,由于夜间作战,地形不熟,大部队被冲散了。但曾士峨带的队伍始终紧跟毛泽东,这一走就是几十里地。直到黄坳,大家精疲力竭才坐下来休息。可此时,队伍已经只剩稀稀拉拉几十人,连炊事担子也跑丢了。正当士兵们纷纷垂头丧气时,曾士峨却精神饱满地叫上罗荣桓去附近农家买剩菜剩饭。没有碗筷,毛泽东带头用手从饭箩里抓起来吃。饭毕,毛泽东站起来,大声说道:“现在来站队,我站头一名,请曾连长喊口令!”④曾士峨紧随毛泽东命令,用洪亮的口令带领士兵们整齐列队,他那坚毅的表情、乐观的神情鼓舞了在场所有士兵。

上了井冈山,革命战斗的日子却毫不轻松。曾士峨作为井冈山上少有的大学生又是黄埔军校生,始终以其出色的政治品质、坚定的革命信仰起着模范带头作用。据曾士峨当时的战友,后来担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老革命家何长工向曾士峨的儿子曾天元回忆:“曾士峨同志政治品质好,斗争顽强坚定。他高度信仰马列主义……斗争激烈,我们当时没有想过家,没有想过结婚。我和你爸爸有时议论说,今天一下午仗够呛,可能当烈士。如果被打死了,要请没有死的人做两件事:一件是告诉我家里,说你的儿子是为人民流了最后一滴血,死在哪里;另一件是革命成功了,在烈士纪念册上写我一个名字,证明我是烈士,没当逃兵和叛徒。”

(二)艰苦奋斗、勇战强敌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和发展时期,以曾士峨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就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发扬艰苦奋斗、勇战强敌的精神书写出无比壮丽的革命乐章。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将新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扼杀于摇篮中,不但对根据地进行频繁的军事进攻,同时在经济上也实行残酷封锁。他们设立关卡、出示布告、制定措施,试图全盘断绝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外界物资和经济往来,想把井冈山上的军民困死、饿死在山上。如此恶劣的形势并没有打倒井冈山上军民的革命决心,反而激发了他们艰苦奋斗的斗志。当时井冈山上条件差,突出体现在伙食上,吃的都是红糙米、南瓜、红薯。但遇到物资紧张时,连红糙米、南瓜、红薯都只能一天吃一两顿。担任师长的曾士峨从不以领导干部自居,总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在一个灶上吃饭。士兵们吃什么,曾师长就吃什么,偶尔炊事员给他留点菜,他也要与士兵们分着吃。正因为始终和战士们在一起,曾士峨爱兵知兵。据老红军汤光恢回忆:“曾(士峨)师长战斗勇敢,善于指挥。他对人员、武器、战况、各部队的表现如何等等很清楚。他能叫得出全师每个排长的名字,对他们的性格、作战水平和其它情况了如指掌,指挥起来,就很恰当。”

而在战斗中,曾士峨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充分发扬勇战强敌的革命精神。客观地说,当时曾士峨参与和领导的很多次战斗面对的都是物资充足、人数众多的国民党军队,如何在劣势中取胜?曾士峨靠的是过人的勇气和出色的胆识。1928年6月23日,红军在新七溪岭和敌人战斗,曾士峨手提驳壳枪跑在队伍最前面,追着敌人猛打。原本人数占优势的敌军反被红军的威武气势吓倒,一边逃窜一边在胡乱回击扫射。曾士峨灵活地躲开飞来的子弹,如猛虎一般扑向最近的敌人,一把抓住敌人发烫的枪管,将敌兵连人带枪拖翻在地。红军士兵见状,士气大增,齐声呐喊向敌人猛冲。就是这样,在毛泽东和朱德的领导下,在以曾士峨为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将士们的勇猛战斗中,我军在龙源口把国民党杨池生部的一个团包了“饺子”并乘势第三次攻下永新县城,取得“龙源口大捷”,彻底粉碎敌人的第四次“进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至此进入全盛时期。

随着一次又一次残酷战争的洗礼,曾士峨所带领的红四军第十一师打出了军中威名,被称为“钢军”之师。而这种称号绝不是凭空获得,红十一师里大多数士兵和曾士峨一样自秋收起义开始经历三湾改编,再到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始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强大的战斗力。作为师长的曾士峨更将他艰苦奋斗、勇战强敌的精神气质注入到了这支部队,曾士峨对上级战略意图领会透彻,屡屡以少胜多、以奇制胜,因此红十一师也成为了毛泽东当时最倚重和信赖的部队。

曾士峨的一生是为理想奋斗始终的一生;是为大众之生息而战斗的一生;更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一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之时,大家怀念这位红军早期的杰出将领,更是怀念那些在中国人民军队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一次次胜利的伟大军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军队的历史辉煌,是鲜血生命铸就的,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人民军队的历史经验,是艰辛探索得来的,永远需要我们弘扬。人民军队的历史发展,是忠诚担当推动的,永远激励我们向前。”⑤

[注释]

①为大众之生息而战斗——曾士峨[N].人民日报,2006-02-24(2).

②张开泉,邱先华,黄晓明.三位红军悍将——记第三次“反围剿”中在兴国牺牲的红军师长[J].党史文苑,2008(09):37-39.

③井冈人物之:曾士峨[EB/0L].中国青年网:http://agzy.youth.cn/xzzh/jinggangshan/renwu_jg/200906/t20090622_935815.htm,2014-07-05.

④唐德祥.深受毛澤东信赖的红军师长曾士峨[J].湖南党史月刊,1988(08):29-30.

⑤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0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801/c64094-29442905.html,2017-08-01.

猜你喜欢
当代启示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宋代分路取士与凭才取士的论争及其启示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启示
曾国藩的树人育才之道及其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