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讲述法的艺术性

2017-08-26 02:15樊双赵丹樊红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讲授法艺术性知识点

樊双+赵丹+樊红

讲述法是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讲述法主要依靠教师个人来完成,是教师基本功与个人魅力的紧密结合。教师应该在讲授课程的动态过程中提高讲述法的艺术性,从而达到最优的授课效果。

讲述法艺术性教学效果讲述法是教学过程中使用时间最长也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从孔子讲学到今天各种性质的授课,都离不开讲述法。曾经有一段时间,讲述法被人误解为灌输,而不受重视,西方的问题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倍受推崇。但是没有讲述法夯实基础知识,其他的教学方法都是无从谈起的,也有人认为讲述法的内容完全可以从书本中获得,授课应该避开基础知识直接来启发引导学生,针对的是至少大学以上学历层次的人而言的,而且是具有一定自学能力的学生,对于低于大学学历层次和首次接触一门知识的人而言则不适用。那么什么是讲述法呢?它为什么历经了上千年仍然具有活力?今天的教师们应该如何运用它,并且给他赋予新的活力,更加艺术的使用它呢?

讲述法顾名思义,就是用讲述的方式来教授知识,主要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聆听接受为辅,在这个过程中,通常只有教师一人发声,而间或有学生提出疑问,而学生主要是接受和思考,师生间的互动从外在形式上很难看出来,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内在,教师讲述的知识是什么,我是相信还是怀疑,教师的观点是什么,我是同意还是反对。而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课堂反应、表现来推断授课效果,可以说讲授法是教师需要掌握的基础但极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也是最难的一种教学方法。曾经北大著名学者开堂授课,由于名气大,一时之间选课学生爆满,不料想每次上课人皆少一些,到课程最后所剩寥寥几个铁杆粉丝,究其原因是著名学者的严重的地方口音,让人不知所以,更要命的是这位大学者以为众人学问高,于是直接教授高深内容,弄的他讲一个典故,需要更多内容来解释,学生们方才明白。如此之大学者,学问一定是够的,为什么授课难有共鸣,究其根本是曲高和寡,没有掌握讲授法,也是俗语说的茶壶倒饺子。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承担小学、初中、高中基础教学阶段的教师,讲授法尤为重要。

如何能更艺术的使用讲述法呢?对于信息飞速发达的今天,各种形式的授课层出不穷,结合音效动画、视频影像等多媒体手段等,冲击着学习者的感官,但形式的多样化并不能替代教学的效果,反而在这种多感官的刺激下,人们丧失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和静心思考。所以,今天讲述法依然被需要,但需要适应新形势的学习需求,需要注入新的活力,需要重视讲授法的艺术性。

讲述法主要依靠教师个人来完成,是教师基本功与个人魅力的紧密结合。教师的基本功包括有内在的知识结构、个人修养等,以及外在的形象、声音、肢体动作、语言艺术等。所以,讲述法的艺术应用首先得具备外在条件,包括教师的得体的形象、规范的语言表达等,然后有了这些基础,才能继续完成一个高质量的讲述。

艺术的表现讲述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在运用的时候,绝对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提前演练好每一个细节,而是在熟练掌握教学资料的前提下,根据当时课堂中学生的反应来进行的充满活力的讲述,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出艺术的美感,而这也直接提高了课堂的授课效率。

首先,任何的讲述法都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开头是非常重要的。讲述法的开头直接决定了这个方法的成功与否,就像小说的开篇、电视剧第一集、电影头十分钟一样,这是让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是紧跟着教师思路走,还是开始神游太虚。所以,一个好的开头就是讲述法成功的一半了。正因为如此,开头是如此之难,怎么用几句话就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听下去的欲望呢?不管是使用真假故事,还是新闻时事,借助多媒体手段,还是提问引题,开始的原则是哪种开头都不能着急,不能迅速抛出讲述的意图,轻易得到的东西都不能很好的珍惜,所以,开头一定要稳住,设计出悬念的东西和感觉,在这方面可以向曲艺艺术借鉴,不管是评书还是相声其实都有这种意识的。而糟糕的讲述法则是急于展开去讲知识,用一个平淡匆忙的开头来打开课程,其结果可想而知,教者无趣,听者无聊,授课效果可见一斑。而极端的例子是传销机构的授课人员,用极度夸张或者声泪俱下的故事来给人们洗脑,其行为触犯法律,其技巧确有可鉴。

其次,讲述的知识点之间尽量天衣无缝的衔接。一节课通常会有三到四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有的时候从表面上看都是孤立的,有的还很跳跃,尤其是基础教学中,教材中的知识点跨度很大,彼此之间关联不大,作为教师来说,他拿到这些内容理解消化起来毫不费力,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些困难了,杂乱无章的知识不仅理解起来困难,记忆起来更是费劲。所以,一个高品质的讲述法应该将一堂课中的几个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彼此之间无缝结合,形成一个课堂的知识整体。从本质上说这是教师的教学水平的体现,是教师对所教授知识的深刻体会。好的讲授法就是讲这种深刻体会,深入浅出的艺术表达,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像影视作品的转场,彼此之间要有关联性,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也绝对不是主观臆想的乱衔接,他们是有知识体系依托的,可以使用人、物、事件衔接,也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衔接,比如通过历史,通过对比。不管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让衔接看上去不自然,生搬硬套,而应该是让学生觉得彼此之间就是应该有这样的联系,在增进理解的同时加深记忆,达到教学的基本效果。

再次,知识点的展开要使用多种形式,最好令人印象深刻。知识点的展开绝对不能按部就班,照本宣科,也绝对不能把书面表达背出来直接生硬的变成口头表达,这都是失败的讲述法。我曾经见过一位教授知识产权法的老师,他自己编写了一部教材,令我吃惊的是,他竟然在讲课的时候把自己的教材背了下来,一字不差,我在佩服他的同时也哈欠连连,因为感觉就是在听朗读课文,还是业余朗读水平。知识点的展开是教师在对教授的知识的深刻领会把握基础上而进行的,而其实知识点的展开方式是很多的,可以平铺直叙,也大可以借鉴文艺作品,比如展开知识点可以用倒序、插叙,当然这是特指文史哲等专业,理工类可以使用其强大的逻辑能力展开,最好的讲述法是各个知识点的展开方式都不尽相同,让学生永远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不是一成不变。好的讲述法是知识的展开方式能较好的为知识本身服务,能准确的并且印象深刻的传递信息,而受教育者也能很好的吸收知识。

最后,要有一个让人情不自禁思考,开放式的结局。講述法最害怕就是虎头蛇尾,如果结尾草率,那么直接影响到授课质量和对下一次上课的期待。好的讲述法结尾,应该和开头一样不能着急,最好是和开头有一定程度的对照,使得一堂课形式和内容上完整。授课的目的绝对不是仅仅传递一些知识,传递知识只是基础,而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知识而引发的新的思考,所以好的讲述法在最后要有点睛之笔,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将知识的大门开启,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它。

讲授法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一直到今天依然常用,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方法,任何贬低讲授法的倾向都是不可取的,今天的教师,应该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新奇教学方法中认真打磨自己的讲授法,认识到讲授法的重要地位,不断给讲授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讲授过程中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乔建中.教育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讲授法艺术性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讲授法的辩证认识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讲授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关于G20 的知识点